成人的大腦與孩童的大腦機能不同,這是因為它們的任務性質不一樣。
孩童的大腦被賦予「感知世間一切所有」的使命,簡單說,就是一種「輸入裝置」。成人的大腦則是為了「高效達標」而運作,相對於孩童腦,大人腦是種「輸出裝置」。
當然,從「輸入腦」到「輸出腦」,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即切換的,必須歷經十二歲到十五歲的三年轉變期。沒錯,青春期就是大腦的轉變期,這三年和人生中其他的任何三年都大不相同,而這正是青春期中學生所要面對的現實。
特定氣味會將記憶帶回童年
孩子是透過「感官體驗」長記性。兒童腦在記憶時,會附帶保存從五感接收的情感信息。
在回想十二歲之前的記憶時,你是否曾連帶浮現彼時的味道或氣息呢?每當我回想起小學五年級到隔壁城鎮的游泳池時,就會感受到在泳池邊吃炒麵的味道;或是想起鄉下奶奶家的簷下迴廊,就好似依稀聞到從長滿青苔的庭院裡飄來的潮濕氣味。
某位作家曾經在周刊連載的散文隨筆中寫道:「十二歲前的記憶就是味道與氣息」,「只要想到搭乘鄰居伯伯的CORONA ,昭和時期新車特有的座椅氣味,還有當時含在嘴裡的不二家牛奶糖味道,就會栩栩浮現。」
是的,兒童腦的記憶方式就是「全方位感性的」。他們不僅記憶事物本身,還包含與之相關的感覺、情感和周圍環境的經驗。
你的孩子是「五感」生活,還是「無感」生活?
五感信息是理解「世界」由什麼構成,以及它是如何存在的重要信息,也是未來人生創造力的源頭。
從小聽著風吹過竹林的吱嘎聲,以及黃昏時分雨水落在竹葉上淅瀝聲長大的少年,也許會因為喜愛聽風雨和鳴聲,在長大後成為木造建物的建築師,因為他對能夠與自然環境相融或產生共鳴的建築很感興趣。
這樣的感受唯有親身體驗過才會懂得,而這種感性正是「他人所沒有,是個人獨屬的創意」。一個人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感性記憶力,也就是他能創造多少富含感性的記憶。
十二歲之前的大腦可說是感性記憶的全盛期,之後就會步入轉變期。直到轉變前半期的十四歲左右,可以稱為「感性記憶的時期」。
站在我的研究立場來看,將大腦當做一部機械裝置,拆解分析後,十四歲之前的大腦接收了多少感性信息,對日後的發展至關重要,此時對孩子進行「符號式的資訊填鴨」,也就是將想要傳遞的訊息簡化成符號,以便傳達或讓人理解,這在我看來非常可惜。
孩子就應該盡情遊戲,盡情閱讀,與他人相處,與大自然互動,與世界接軌,充分體會興奮激動或傷心難過的各種感受;在學習上,則是去體驗「得知真理的激動」和「摸索到方法的欣喜」。在孩子十四歲之前,我並不建議採用「僅灌輸學習技巧」的方式,這種「空洞模糊的記憶」,除了拿來應付考試以外,別無用武之地。
感性記憶有利創意,但不適合做出決定
感性記憶是直覺與想像力的泉源,也是人類力量之源,但另一方面,這種未成年的大腦在運作上也有明顯的缺點。
因為每個記憶的信息量都很大,也與附帶信息互有關連,所以搜尋速度較慢,並不適用於必須當機立斷的緊急狀況。此外,因為每一項記憶的差異過於鮮明,難以進行抽象化而方便歸類建檔的資料庫,因此在大腦網絡的搜尋上有其困難度。
也就是說,帶有感性的記憶可以做為發揮創意的素材,但不適合「即時做出正確判斷」的狀況。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充滿必須迅速應對的各種情況,如果僅憑感性記憶的運作,可能會令人感到不安,所以大腦勢必發生改變,以因應這種需求。
成人腦依賴「當機立斷」的直覺
成人腦的特徵在於善用「差別記憶」。也就是說,在體驗新事物時,孩童腦會直接全盤記憶,但是成人腦會先提取類似記憶,試著判別狀況,然後迅速辨識「與類似事件的差異所在」,只並記住這些不同之處。
生活在危機四伏的地球上,如何讓自己化險為夷,是成人腦絕對不可欠缺的保命本能。即使是生平頭一遭的新體驗,成人腦透過「瞬間直覺」的運作模式,即可快速採取應對措施,萬一遭遇危機,便得以在第一時間自保,這都要憑藉「當機立斷」的直覺。
大腦選擇性地記住差異性,可以大量節省記憶容量。此外,由於只針對類似的多項數據中之共同部分進行更普遍地歸納,這樣的運作模式,可以建立概念式的多層次結構。透過搜尋追溯這個結構,就能進行「全面檢索」,找到類似的記憶。
這是多麼合理而有效率的運作模式呀!
話雖如此,但它仍會遺漏一些細節。
成人腦習慣驟下定論
這已經是好幾十年前的往事了。
那天我和幾個朋友在頂級大飯店裡享用冰淇淋,其中一位女性友人說:「這味道嘗起來和○○很像呢!」她說的是某高檔的市售冰淇淋品牌。有位朋友也出聲附和:「是啊,確實很像。」「那去超商買○○冰淇淋就好了呀!」但另一位朋友說:「不,不一樣,它入口時層次醇厚,在嘴裡化開後口感卻清爽無比,這種反差是○○牌吃不到的喔。」「就為了這樣花大錢?」「是呀!」說完,我們大家相視而笑。
當時我不禁在心中讚嘆:多麼了不起的成人腦呀。換成是十二歲不到的孩童,享用這頂級大飯店引以為傲的招牌冰淇淋,他會將這份可口美味原封不動地植入腦海中:用優質鮮乳精釀而成的醇厚口感,透著乳脂特有的香氣,包括精緻的器皿、講究的擺盤、侍者送餐時優雅的動作……等,也都會被一一記入腦海中。
即使不是十二歲,二十八歲之前的大腦仍然屬於「懂得細細品嘗高級冰淇淋滋味」的「輸入裝置」,不會輕易驟下結論。
然而隨著年歲增長,大腦會變得越來越武斷,人更加傾向下定論。年過四十歲以後,會更常說出類似「啊,這就是那個○○嘛!」之類的話。
當大腦驟下結論說出「這就是那個○○」這類的話時,原本敏銳的感性信息接收能力就會被屏蔽,所以上了年紀以後,人們越來越難像小時候那樣天真地感到快樂。我認為,如果想將初次體驗當成禮物的話,那麼年輕人會比較容易因為這份禮物而感到開心。所以中年男子總喜歡請年輕女孩吃大餐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
為什麼大人總愛倚老賣老?
儘管如此,並不表示人上了年紀以後就不會再覺得感動。成人腦在「大膽歸納共通點」的同時,對事物間差異的分別也越來越細緻,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反而能夠深刻品味所謂「頂級」的體驗。以前面提到的品嘗冰淇淋為例,大人會只為了體會「入口的醇厚層次,以及在嘴裡化開的清爽反差」,而花費時間與金錢也在所不惜。
以前某品牌咖啡打出的廣告文宣是這樣的:「男人的咖啡,懂你的就是不一樣!」畫面配合一排成年男性的側臉剪影,以此訴求消費者的共鳴。「明白品味差異」確實是成熟大人腦的特權。
正因為如此,所以大人喜歡談論「差異性」。當年輕人眉飛色舞地分享自己的旅遊見聞說:「上次我去福岡,吃了道地的博多拉麵喔~」,這時大人可能就會潑冷水地說道:「呵呵,這你就不懂了,博多拉麵只是個籠統的說法,這裡面學問可大了……」
沒錯,一秒觸怒年輕人的,正是這種「愛賣弄學問的大叔」,這種自以為是也是伴隨成熟大腦而來的副作用。
不過,同樣懂得箇中不同的成熟女性,並不會這樣輕易賣弄學問,原因是女性腦總是以「同理」為優先考量。所以女性,例如中年女性,她會先說:「我十年前也去過博多吃拉麵耶。」或是「博多拉麵口味真不錯」,然後才話鋒一轉說:「哎呀,你都去到博多了,怎麼可以沒吃○○拉麵呢?下回一定要去吃吃看呀!」追加諸如此類「帶有推銷式的知識賣弄」。
其實,不管是大叔還是大媽,其實他們完全沒有任何惡意,只是因為想把自己大腦所感知的「微妙差異」傳達給你,純粹是出於「好東西要跟好朋友分享」的心情。只不過他們都忘了自己年輕時也曾討厭年長者的賣弄,換了一顆新腦袋後便忘了舊腦袋的感受,這也算是大腦的悲哀吧。
孩子最不缺的就是「說教」
成人腦「驟下結論」的特徵,在三十歲以後特別明顯。到了五十歲之後,開始渴望談論喜歡事物的差異性。也就是說,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正值人生「驟下結論」與「探討差異」之間的中年階段,這就意味著他們勢必和青春期大腦正面對決,是「親子沖剋」最劇烈的危險期。
處於輸入期的年輕大腦,具有全神貫注於體驗當下的強大能力。這樣的大腦對於成年人將年輕人的經歷輕易歸結成「那不過就是○○嘛」特別反感。自己正為了「一期一會」的珍貴體驗而興奮雀躍,父母卻反應冷淡,將孩子的感動視為「司空見慣的小題大作」,只是虛應故事、或不當一回事地草草回應孩子的激動心情。
萬一這時大人又賣弄起「這你就不懂了,所謂的頂級,必須是……」這種自以為是的長篇大論,對年輕人來說,無異於是妨礙他們專注體驗人生的惱人噪音,只會觸怒他們敏感的神經。
所以,想要讓年輕人覺得你這個大人「還蠻酷的」,就要盡量避免「妄下斷論」與「賣弄學問」。
唯有在協助孩子排除煩惱時,父母才可表現果斷力,目的是要「快刀斬亂麻」。比方說,當孩子為人際關係煩惱時,不妨直接了當告訴他:「那不過就是對方忌妒心作祟,你無須為這種事困擾,只要問心無愧,坦然面對就好。」父母只需偶爾在特定的場合或有必要時再發表高見,顯示你是個成熟而有智慧的大人即可。
為何大人不懂孩子的世界?
十四歲前的感性記憶期,對於大人的「妄下斷論」和「賣弄學問」特別反感。
如同前面提到,兒童腦可以感知許多大人無法察覺的感性信息,因此當大人驟下斷言時,他們會驚覺「大人原來竟是如此膚淺」,這令他們感到絕望。
「大人根本不懂!」──這是全世界的孩子們常說的話,然而一旦自己成為大人,我們就完全忘記當初說這話時的心情。就像我前面也說過,「轉大人」後的新大腦,會把舊大腦曾經的感受忘得一乾二淨。
那麼,被孩子抱怨「根本不懂」的大人,又是如何回應呢?多數大人都認為自己比孩子更了解這個世界,所以他們會理直氣壯地回嗆孩子:「不懂的人是你!」少數比較公平的大人,則會回說:「彼此彼此」。然而,事實上這並完全不是雙方真的都不懂、勢均力敵的那種「彼此彼此」,因為孩子對世界的感知要細緻得多,他們會認真觀察大人忽視的事物。。
以前我面對還年幼的兒子時,我總是心存尊敬、憧憬與崇拜,還不免帶著幾分羞愧,因為我知道他能夠看見我所看不到的事物。他總是像「小王子」裡的主角,時時在不經意的話語中展現令人驚訝的睿智,並且始終讓人覺得溫暖。
如今我兒子已邁入三十大關,也來到「妄下斷論」的年紀,他一方面展現令人欽佩的精準判斷力,那種如「小王子」般的溫柔也漸漸消失無蹤了。
說來難免感傷,大腦總是從不停歇地前進。幸而堪可告慰的是,我家今年有位新的「小王子」誕生。我的這個孫子幾乎完全復刻了原作插畫裡的小王子,有著精巧的小臉蛋,修長的雙腿,還有下巴的輪廓與雙肩的線條,都活脫脫就是「小王子」再世,酷似地令人難以置信!
我再度帶著尊敬、崇拜與羞愧的心情,抱著我的小孫子,就如同我三十年前抱著兒子那般。他擁有能洞悉一切、具有感性的大腦,雖然他還不會說話,但絕不該因此就被輕視。
青春期的大腦是用「升級版的硬體」跑舊版軟體
大腦的變化,是從生理結構層面開始發生的。
年過十二歲的孩子,自然而然地能夠處理抽象概念,變數方程式的解題也難不倒他們,若不是具備一定程度「差異認知」的能力,是不容易處理這類數學題的。所以早在學習中學的數學之前,大多數孩子已經開始進入成人腦的階段了。
腦科學家把孩童九歲到十二歲之間的三年期間,稱為「大腦的黃金期」。這段時間,腦神經細胞的迴路急遽發展,可謂「兒童腦的最終調整期」;也就是說,兒童腦在十二歲時臻至成熟,之後,就開始朝成人腦發展。
十二歲孩童的大腦可以進行認知差異,能夠從「過去的記憶」迅速提取類似的事件,並判斷狀況,然後採取某些應對行動。
然而仔細想想,這階段只不過是在成人腦漫長發展旅程的初期,孩童腦內的「過去記憶」可能還不完備。他們腦內的記憶大半是以兒童腦模式儲存的,成人大腦的經驗幾近於零,所以是用「升級版的硬體」在跑舊版軟體。處在大多數檔案與硬體不相容的狀況下,發生系統失誤也就在所難免。
父母要有被青少年討厭的勇氣
原本從不遲到的孩子開始變得不守時,本來不會掉東西的孩子現在會丟三落四,性情溫和體貼的孩子竟然對朋友大發脾氣,還說出「你去死啦!」這樣傷人的話。在這些變化中,受傷最大的,其實是孩子自己。
過去還在孩童時代的他們,每天早上都會高高興興地起床,現在卻進入只要醒來就覺得厭世的青春期。以前一見到爸媽就會超開心飛奔過去,纏著父母不放的孩子,如今卻一見到爸媽就感到厭煩,連最親愛的媽媽也成了他們口中的「死老太婆」;只不過是瀏海被剪短了一點,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拒絕去上學;連和爸爸同在一個屋簷下,呼吸同樣的空氣都感到無法忍受……這些全是青春期大腦可預期的系統失誤。
如果事關霸凌、犯罪惡行,那絕對不容寬怠,但如果人際交往、行為舉止等沒有太大問題,只是單純的「在家中變得性情古怪、惡形惡狀」,其實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為此時的孩子是以「系統失誤的裝置」在進行運作,出現錯誤動作也是必然的。事情純粹就只是如此而已。
父母倘若因此內心忐忑,認為是自己教養無方,而四處尋求解決之道,恐怕也是白忙。此時的父母只能寄予孩子溫暖的同理心,心疼他們:「唉,可憐的孩子,這系統失誤也太嚴重了!」
女兒大了,嫌惡父親是「健康」的表現
方才列舉的諸多青春期問題行為,都是可預期的大腦內部系統失誤,唯一例外的是女兒嫌惡爸爸這件事。「和爸爸同在一個屋簷下,呼吸同樣的空氣,都感到無法忍受」,這並非系統失誤,而是完全正確的反應。
生物會本能地避免與近親的遺傳基因結合,所以在進行交配行為之前,能夠先察覺遺傳基因情報,將「與遺傳基因近似的對象」排除在發情的對象之外。而透過交配結合產生的遺傳基因組合越多樣,後代子孫存活的可能性就越高。如果耐寒的基因與耐熱的基因互相結合,那麼不論地球暖化或是寒化,後代都會有更高的活命機會。生物就是基於這種多樣性理論而繁衍生息。
遺傳基因的近似性,是由HL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人類白血球抗原)來判斷。HLA是製造免疫抗體型態的基因,能讓大腦憑藉異性的體味等訊息,感知到遺傳基因的近似性。一旦察覺自己與對方的HLA基因相似度很高,就不會對其動情。
女兒利用得自父親的HLA遺傳基因進行判斷,結果會是「父親的HLA遺傳基因與自己完全一致」,因此是這世上最不可能結合的對象。
在此附帶一提,HLA遺傳基因的型態與費洛蒙的氣味型態是一致的,所以透過體味中的費洛蒙,就可以讓我們感知「對」和「不對」的人。氣味成了決定性關鍵,感知「對」的男性,其體味令人愉悅,而「不對」的男性,其體味會令人作嘔。這就是為什麼青春期少女面對最不可能的對象(父親)時,會覺得對方的氣味令她們無法忍受。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