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愛與創傷的源頭,那些愛,剛剛好就好!

家庭裡隨時都上演著掌控的遊戲:父母希望孩子乖巧聽話,孩子希望得到父母認可讚許;夫妻關係,常在誰贏誰輸中爭得傷痕累累,各展神通,使出渾身解數,這一切都是希望別人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如果能夠給予彼此多一份理解與尊重,在自由的空間裡,家就會有更多的和諧與幸福。

與自己相遇

他的學生說:沒見過這麼「不正經」的老師,他是家族治療師-賴杞豐,在同志議題不見天日的年代,將同志酒吧經營得有聲有色;更投身諮詢工作,人稱「同志教父」。四十歲時一頭栽入家族治療,跟著瑪莉亞.葛莫利等大師學習,走上治療師之路,認真地不正經起來。

面對父母的依賴
你可以悲傷,可以緬懷,但千萬不要內疚

小筠的父親年紀大,體弱多病,在親戚的規勸下,心不甘情不願地住進安養院。父親希望女兒每天去看他,小筠告訴他:「我有空就會來看你,你安心住下,你臨時有狀況,這裡有醫護人員可以協助,我上班也比較安心。」她在公司擔任要職,每天得加班,但父親要求她「天天」到安養院探望。

初期小筠不論加班多晚都過去,安養院一片漆黑,她搭上電梯,發現父親倚在門口等她,「爸,這麼晚了,你怎麼不進去休息呢?」他說:「我怕你以為燈熄了,你就不進來了。」「怎麼會呢,既然到安養院來就一定會看到你才離開啊!」父親見到女兒很欣慰,兩、三分鐘就睡著了,她才離開。這時已近午夜十二點。

搭不上最末班車,她只好搭計程車。一個月的舟車勞頓,令她身心俱疲。

某日她告訴父親,因為工作量大,恐怕無法天天來,父親表示諒解。但是女兒不再每天探望,讓他非常焦慮,情緒更是不穩,揚言割腕自殘,安養院立刻打電話通知正在開會的小筠。

她十萬火急地趕到安養院,父親看到她,安心了,放下刀子,乖乖的吃飯,不吵也不鬧。「爸,你知道年底我特別忙碌,但只要一有空我就會來,帶你愛吃的東西,你好好待在這兒!」父親微笑點頭說好:「我體諒你,你工作能力強,我女兒好棒。」

父親嘴裡說體諒,但心裡並沒有。

其實很多父母到了一個年紀會轉而依賴子女,若得不到及時滿足,會用一些「招數」讓子女們就範;小筠的爸爸就是如此。

三不五時的,父親會突如其來打電話給她,跟她說自己哪些部位不舒服。她信了,放下手中的工作,趕到安養院時卻發現父親人好好的。後來次數多了,她才知道,父親在虛張聲勢,只想獲取她的關注而已。

小筠說,她每次看完父親心裡就特別悶,一方面是不能親自照顧上了年紀的父親而感到的愧疚,另一方面是對給自己帶來這種愧疚的父親感到憤怒。她常覺得委屈,想想自己一個人在外工作,經歷很多挫折,父親不但不理解不支持,反而給她壓力。

接下來的日子,小筠會接到安養院打來說父親要割腕、跳樓、絕食等的電話,甚至轉述父親的「威脅」,倘若不立刻趕過去就見不到父親,但每每到了安養院卻什麼事都沒發生。

這種事情多了就像放羊的孩子,她聽聞就想「又來了!」置之不理,繼續開會……沒想到那一次父親「真的」跳樓自殺了,她嚇得倉皇失措,趕過去,看到一灘血和白布覆蓋的屍體,父親已經氣絕,她頓時崩潰,痛不欲生……「我只是沒有按父親的意思每天探望而已,怎麼會這樣?」說到這兒,她放聲大哭,全身顫抖,有些人也跟著哭了。

「我該怎麼辦?」

感覺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我安慰她:「我相信沒有任何人希望看到這個結局。但你已經盡力,只是你們沒有找到兩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這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千萬不要自責。」

這是兩個人對生命的選擇。

老一輩的人常把孩子當產物,視孩子為自己的財產—這是社會上常見父母「掌控」兒女的心態。這位父親對女兒的掌控就是「你得按照我的意思天天來看我」,女兒不是小孩,她已經四十幾歲,有自主權,後來衍生出一種「反控制」行為,就是不理不睬;沒想到父親發現再也無法控制女兒,最後用結束生命這個極端方法抗議女兒不受控。他們都以控制和反控制的方式處理對方的要求,這種方法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沒想到真的就發生了萬一。

我對她說:「你可以悲傷,可以緬懷,讓你不自責是不可能的,但千萬不要內疚。內疚會消弱你的能量,要你想法子彌補,最後立於萬劫不復的深淵。事情發生了,不是對與錯的問題,只是沒能滿足對方的需求罷了。」

那麼身為兒女的我們,該如何面對父母這種依賴?

其實,當父母親(將來我們也會如此)慢慢地變老,身體愈來愈不如從前,甚至開始生病的時候,內心也會隨之變化:他們覺得自己的價值感正在喪失,正被推向社會的邊緣。為了讓自己感覺仍有力量,仍是社會或者家庭的中心,他們就會用各種方式來尋求這種證明,比如,繼續干涉孩子們的生活,以期在孩子生活中仍握有掌控權。當這種方式不奏效時,他們就會尋求其他方式,比如像小筠的父親,所有舉措無非是想引起孩子的關注。

家庭的序位非常重要,長幼有序,各得其位,一個家庭才可能朝著正常、健康的方向運轉。

至於什麼才是合適和各得其位呢?簡單的說,就是父親在父親的位置,母親在母親的位置,孩子在孩子的位置……各司其職,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扮演」這個詞非常重要,即便是一個孩子已成年、成家,在父母親面前仍要「扮演」孩子的角色。當然,你可以有自己的主見、價值觀、不同於父母親的做事準則和方式。比如,小筠打電話問候父親,讓自己回歸到「女兒」的身分,不再只是一個傾聽的角色,而是試著與父親分享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讓他覺得在你生命中,他的價值仍然存在。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一方面,你給予了父親潛意識中想要的東西——「我仍有價值!」另一方面,你也釋放自己的一些壓力和委屈,如此一來慢慢就會形成良性的互動循環。至於你到底要不要按照父親給予的建議去做,或是作為一個參考,對你的工作和生活總是有益無害。

無論父母是什麼樣類型的依賴,你都可以找到合適的方法讓雙方都好過,一個人想要完全脫離父母的依賴和控制,最終極的辦法是讓自己真正成為一個「成人」,標準就是學會自我負責。

有人曾經問我,當父母親老了,我們不應該成為他們的依靠嗎?不應該「反哺」嗎?

實際上,扮演「孩子」是一種讓父母和自己進入良性互動的方法,因為只有順暢的關係才能讓彼此更親密,這就是所謂「健康依賴」。

中國人講孝道,我們可以「孝」,但不一定要「順」。孝是情感上「我能為你做的」,但在不合理的地方,不必順從。例如有些父母跟孩子要錢,如果孩子沒錢,難道要他們去搶銀行?對不合情理的要求,如何在孝的情感下,雖然不順從,卻不造成忤逆、衝突,這是為人子女者需要拿捏的分寸了。

關於作者:

出身金山漁村,「二哥」是他的綽號,英文名字Jerry,很少人叫他的本名「賴杞豐」。四十歲初次參加個人成長工作坊,他經歷前所未有的震撼,深刻體驗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根深柢固地伴隨著生命,從童年延伸到學校、職場,以及日後組成的家庭。從此他開始參與與家庭有關的專業訓練,專心投入心理學教學及個人成長課程,這幾年在大陸開課、演講等的簡介資料上,他是「賴杞豐博士」。

他學習、教導心理學二十餘年,不只專精薩提爾家庭治療模式,並融會貫通結構家庭治療、系統家庭治療、敘事治療、完形治療、心理劇和動力學、客體關係等。

與自己相遇

本文摘錄自‎

與自己相遇:家族治療師的陪伴之旅

賴杞豐

由 心靈工坊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