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

「極簡主義者的定義」與「我放手的東西」


所以說到底,極簡主義者的定義是什麼?

極簡風格的室內設計師就是極簡主義者嗎?

編寫極簡曲風的作曲家就是極簡主義者嗎?

設計極簡產品的設計家就是極簡主義者嗎?

如果定義真是如此,只要秉持著極簡的想法,那麼就算手邊的東西很多,也能算是極簡主義者嗎?

應該不是這樣吧?一來「物質生活太過豐富不太好」已是現代的主流,所以擁有物不多的人,才能稱為極簡主義者吧?

其實我覺得以上皆為正確解答,而且我覺得替極簡主義者下定義沒什麼意義。極簡主義具有「東西不多、步驟精簡、美觀」這幾種觀點,要以哪個觀點為優先是每個人的自由。

此外,就算是擁有物不多的極簡主義者(=本書稱這種人為「物質極簡主義者」),有些人屬於「對東西沒有執著,只要堪用,就算是百元商店買來的東西也無所謂」,有些人則跟我一樣,覺得「就是因為東西不多,所以才只挑優質商品」。所有物不多這點,與喜歡所有物這點是可以並行不悖的。

此外,也有不以東西多寡為優先判斷的極簡主義者,這類極簡主義者重視的是美感,所以「只購買設計精簡的東西」,在本書稱為「藝術極簡主義者」。再者,也有盡力讓生活遠離數位產品的「數位極簡主義者」,這方面的書籍如今也很受歡迎。之所以會出現這類極簡主義者,主要是對所有事物都被濃縮在一支智慧型手機這點感到疲乏,而這就是所謂的「資訊疲勞」,相關的負面影響如今也已成為社會問題。

換言之,語言與職稱會隨著時代改變,極簡主義者這個字眼也沒有想像中單純,也有不同面向的生態系。

唯一可斷言的是,不管是哪種極簡主義者,都有自己重視的價值觀,也因此不斷地精簡其他事物,而這點絕對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所以本書將「為了強調重要事物而刻意精簡的人」稱為極簡主義者,並以物質為本書的主軸,為大家介紹極簡主義的相關內容。

我根據極簡主義者的定義,列出我放手的部分東西。

•錢包:我將鈔票與三張信用卡放在手機殼裡面,轉型為「無現金生活」。

•眼鏡與隱形眼鏡:我接受ICL植入式微型鏡片手術,讓自己得以放下眼鏡。如此一來便有利於防災與減少隨身物品。

•電視:我改用不占空間的「嵌入式天花板投影機」看影片。

•床:我改用折疊式床墊睡覺。房間變得更寬敞,搬家也變得更簡單。

•冰箱:我每天去附近的超市「買當天需要的食材,然後當天用完」。

•洗衣機:使用大樓附設的投幣式自助洗衣服務。

•紙本書與書架:改讀電子書。電子書沒有紙質劣化的問題,還能隨時隨地用手機閱讀。

•浴巾:浴巾很占空間,又很難晾乾,所以改用尺寸較小的「洗臉毛巾」。

•洗髮精:我只以溫水洗頭髮,藉此改善頭皮發癢的問題。也不需要補充洗髮精。

以上僅作參考,充其量只是「我覺得不需要的東西」。就某些生活型態而言,床、冰箱、紙本書可能會是必需品,而且也有我後來又重新買回來使用的東西。

比方說,我最近為了保存過敏的新藥而需要冰箱,所以買了「移動式迷你保冷庫」。雖然這種保冷庫幾乎無法放什麼食材,卻不占什麼空間。此外,我現在也買了「滾筒式洗脫烘洗衣機」,一開始之所以不買洗衣機,是為了「盡可能減少獨居生活的初期成本」,後來則因為「希望盡可能減少做家事的麻煩」,才買了這台洗衣機。當我搬到沒辦法擺放洗衣機的房間時,我就會把洗衣機讓給朋友。滾筒式洗衣機很受歡迎,沒兩下就能找到想要的朋友。

重點在於「手邊只留下當下必要的量(=及時化,Just In Time)」。假設現在不需要,就透過Mercari(編註:以經營網路二手交易平台為主的日本網路公司)或是社群網站讓給需要的人。隨著Amazon的問世,物流的速度也變快。終極目的就是隨著當下需求增減所有物數量,讓手邊擁有「最低數量」的物品。

我在沒有房子、過著類似遊牧生活的時候,生活達到最精簡的狀態。由於我都住在旅館,所以手邊的所有物只需要「一卡皮箱」就能打包。如今則是租房子生活。雖然所有物多了一些,但現在算是最舒適的生活型態。


減少東西,幸福就會增加的理由


極簡主義就是刻意減少所有物的生存方式,但有些人會對極簡主義這個聽起來很時尚的名稱心存懷疑,有些人則是會覺得,真有必要減少東西嗎?

若問減少東西能創造什麼幸福,「旅行的輕便性」當是其中之一。

旅行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帶著一只行李箱出門,在整理得乾乾淨淨的旅館休息。在旅行的前一天,會想著該穿什麼衣服觀光,又該怎麼搭配衣服。由於能帶出門的衣服有限,所以自然而然會選擇「最喜歡的服裝搭配」。

化妝品或是常備藥品的部分也只會帶「絕對需要的種類」,而那些「不帶也無所謂」的東西就會放在家裡,而且就算真的忘記帶,也可以在當地補買應急,總之會盡可能朝正面的方向思考。如果是開車也到不了的地點,就會在當地租車,所以也沒有移動上的問題。

到了目的地之後,可以邊放空,邊休息,也能帶著好奇心在當地散散步,或是做一些休閒活動,完全不用擔心家事或是工作。外出時,可將行李托給飯店或是放在投幣式寄物櫃。旅行的時候,可以穿上出發之前配好的穿著,早上就不需要為了穿搭傷腦筋,這種輕便性、舒適性正是極簡主義者口中的「極簡即幸福」,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維持的感覺。

江戶時代的知名俳諧師(俳句詩人),同時也是浮世草子(文學體裁)創造者的井原西鶴也曾寫道:「懂得旅行的人才懂得輕車簡行。」。踏上旅途之後,一身的簡便正是行動力的根源,「只帶必要的行李上路」才算懂得旅行的真諦。增加行李本身不是一件難事,而減少行李才是聰明的選擇。

旅行的幸福也能在日常生活之中塑造。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部分的人在聽到「減少」、「簡約」、「精簡」這類字眼的時候,會立刻聯想到減法,所以覺得這些字眼與幸福無關,但其實減少東西也是獲得幸福的方法之一。

剛剛透過「旅行」這件事比擬了極簡主義者的幸福,但接下來想從科學的角度進一步探討極簡主義者的幸福。我們這些極簡主義者之所以覺得東西越少越幸福,是因為「可從『選擇的矛盾』解脫」(paradox=矛盾、悖論)。「選擇的矛盾」是指「當身邊出現的選項越多,反而越容易感到不幸」的心理狀態。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的說法,選項過多的缺點有三個──

①湧現無力感(=做選擇變成一件辛苦的事)。

②滿足感下降(=對自己的選擇產生懷疑或後悔)。

③過度期待(=可比較的對象增加)。

讓我們透過例子進一步說明。假設我們在某家超市根據「選項越豐富,越能提升業績」的假設,比較了「二十四種果醬的賣場」與「六種果醬的賣場」的業績。結果發現,選項較少的賣場,也就是「只有六種果醬的賣場」,業績是果醬多達二十四種的賣場的十倍,而這個結果與先前的假設完全相反。這個現象稱為「果醬定律」,證明了選項太多會導致消費者因為「選擇障礙」而「放棄選擇與購買」。

令人眼花繚亂的選項會讓消費者產生「既然有這麼多選擇,一定能選到超美味的果醬」這種期待,但是當眼前有這麼多果醬可以選擇,消費者卻又不可能全部試吃一遍時,心中的期待就會過度膨脹,那麼就算選到美味的果醬,也不會因此而滿足。

換言之,許多人都覺得「選項越多越好」,但就科學的角度來看,「選擇越精簡反而越好」。

這就是極簡主義者異口同聲地主張「減少東西,人生變得更加豐富」的理由。這不單單是減少支出、節省時間或是降低所有物成本的問題,而是當我們從選擇的矛盾解脫,思緒也將變得更加清晰。

那麼到底該減少多少東西,才能從選擇的矛盾中解脫呢?

「減到多少才足夠」的指標


簡單來說,解決選擇矛盾的方法就是「將選項減至剩下三個」

反之,如果選項等於甚至大於四個,就容易出現選擇障礙。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松竹梅理論」。這是當眼前有A、B、C三個選項的時候,中選率最高的通常是正中央的選項B,而當選項增加至四個以上時,「難以選擇」的機率就會上升的理論。

如果走進日本的餐廳,也常常可以看到只有松、竹、梅三種午餐套餐可以選擇的情況。想必大家應該都有過「不知道該買便宜一點或是貴一點的套餐,所以乾脆買不便宜、不貴的套餐」這種經驗對吧?商場也有類似的情況。「在跑業務或是做問卷的時候,將選項精簡至三個」有利於提升回答率,可見這是能於各種情況應用的技巧。如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應用這種技巧的話──

•將使用中的包包或鞋子精簡至只剩下三款。

•在買衣服或家具的時候,只買「白、黑、灰」這三種顏色。

•讓假日的待辦事項精簡至「讀書」、「整理」、「去岩盤浴」這三種。

這個條列式內容之所以只有三種,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重點在於「三」而不在於「四」。在二○一八年上映的電影《愛情是什麼》之中,曾有下列這一幕:攝影師的朋友問攝影師「你有幾種相機」,結果攝影師回答「三種」。「明明是攝影師,卻只有三種?不會太少嗎?連不是攝影師的我都有四種相機喲!」、「嗯,三種或四種的差別不大對吧?」、「三種雖然有點少,但四種就太多了!」

雖然這是不值一提的對話,卻也證明人類的認知能力有限,能夠認知與比較的範圍僅止於「三」這個數字。

一如前面提到,史蒂夫.賈伯斯為了不讓自己陷入選擇障礙,而每天穿一樣的衣服。重點在於「減少選項」,如果沒辦法適應突然只剩下一種選項的生活,可試著先準備三套服裝,讓選項或是物品「減至三種」就好。

接著再為大家提供一個「該減少多少」的指標。

比方說,我總共擁有二百五十個東西,其中包含年金手帳(編註:日本養老金手冊)、信用卡,和衛生紙這類消耗品,以及其他瑣碎的日用品。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你剛剛不是說,為了讓生活精簡,要減少所有物的數量嗎?你擁有的東西未免太多了吧?」有些人也可能會想問:「極簡主義者口中的『最低限度的物品數量』到底是多少?」我認為:「知道自己到底擁有多少東西,以及說得出為什麼擁有這些東西」就是適當的所有物數量。假設你符合電影《鬥陣俱樂部》的「你所擁有的東西最終擁有了你」這句台詞所描述的情景,代表你擁有了過多的東西。

前面提到的「二百五十個」其實沒有任何意義。「為了方便搬家,只擁有能自己一個人搬上車的物品數量」、「只擁有報酬高於擁有成本的東西」是我的價值觀,而在經過精挑細選之後,最終所有物剩下了二百五十個。

重點在於,我能一一說出「擁有這二百五十個物件的理由」,甚至不在家裡也能百分之百回想:「這些東西是在哪裡買的?是誰送的?目前是收在家裡哪個位置?」,哪怕是只有一枝原子筆被偷,我也一定會發現。我沒有刻意去記我擁有哪些東西,但是當你將所有物精簡至最低數量,就算不想記住,也會自然而然記住這些事情。

有些人習慣掌握自己的身高、體重以及每個月的消費,但是能掌握自己擁有多少東西的人卻不多。既然所有物也是自己的一部分,知道得越多,思緒就越清晰。《豐田式家務分享法》(日本實務教育出版)的作者香村薰曾回答:「我家共有五人,總共擁有一千八百件東西」,連家人擁有多少東西都一清二楚這點,實在很厲害。就算不打算模仿她,也建議大家至少了解自己擁有多少東西。

在精簡所有物數量的時候,一定會遇到「要減少什麼?要留下什麼?」這個問題,所以不妨讓所有物自己說話,應該就不會發生「那東西放在哪裡?又是在哪裡買的?」這種情況。 閱讀完整內容
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澀谷直人的富足人生提案,教你輕鬆拋開數位焦慮

本文摘錄自‎

從加法開始的極簡生活:澀谷直人的富足人生提案,教你輕鬆拋開數位…

澀谷直人

由 墨刻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