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比倫到華爾街,說明利息在歷史上的真實故事

如果把財富放在會生利息的地方,它回到你身邊時就會加倍。

──埃及文牘,無名,西元前1000年初


整個國家可能再也沒有別人像他這樣深思利息的問題,瑪格雅(Margayya)心裡全想著這件事,日日夜夜都坐下來想。他愈是思考,愈是覺得這是最神奇的產物。利息裡結合了生長與倍增的祕密。你還能舉出什麼別的方法,能在一段時間裡把儲蓄銀行裡的100盧布變成120盧布?這就像是玉米成熟一樣。瑪格雅覺得,每一個盧布裡面都藏著另一個盧布的種子,種子裡面還有另一個種子,就這樣一直下去,永無止境。這就好像天空一樣,有無數的星星,每一顆星星裡還有無盡的天空,每一個天空裡還有更多無窮無盡……這幾乎就是認知上的神祕了,這讓他覺得自己也是無盡存在的一部分。

──納拉揚恩(R. K. Narayan),《金融專家》(The Financial Expert, 1952)



一切始於借貸,借貸要支付利息。雖然無法肯定,但目前普遍認為,最早期的交易形式是借貸,而非以物易物。我們知道,美索不達米亞人早在發現如何在推車上裝輪子之前,就已經開始對借貸收取利息。利息的歷史比錢幣還古老,錢幣一直要到西元前8世紀才出現。有人說,利息的源頭很可能和支付補償金有關,也就是法律中所謂的「Wergild」①,是支付給被殺害或遭受其他傷害的人的補償金,而「利息」指的是超過損害金額之外的懲罰金。1另一方面,法國人類學家馬塞爾‧莫斯(Marcel Mauss)在1925年出版的《禮物》(The Gift)中主張,利率始於部落人民之間互相回禮的操作。2

史前人類很可能會對貸放穀物與牲口收取利息。在古代語言中,就納入了利息和貸放標的後來增生產物之間的關係。在古代世界裡,利息的詞源來自牲口的繁衍。蘇美語中的利息叫「mas」,意指羊之子(或者說羔羊)。3古埃及語裡對應的詞是「ms」,意指分娩。4古希臘人稱利息為「tokos」,指的是牛犢。希伯來語中會用幾個不同的詞來講利息,比方說「marbit」和「tarbit」,意為增加和相乘。拉丁語中的利息叫「foenus」,代表繁殖力,金錢則是「pecunia」,源自另一個詞「pecus」,後者是「一群」的意思。英語的資本叫「capital」,出自「caput」,指牛的頭。美國經濟學家西德尼‧荷馬(Sydney Homer)和理察‧西拉(Richard Sylla)主張,從這些衍生淵源來看,隱含利息源出於:

借貸種子和牲口,這些借貸是為了生產。種子的生長是一種增加,到了收穫季,可以很輕鬆地附帶利息返還種子;動物生下的部分或全部幼獸會連同動物一起返還。我們永遠不知道實情如何,但我們可以猜測,在現代意義下的利息概念,起於這類生產性的借貸。5

把農場裡的動物牲口借出去並收取利息,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現代。19世紀初期,在美國幾個剛安頓下來的地方,常見以信託的方式販賣牛羊,「條件是返回時的數量必須是轉手時的兩倍,並在四、五年內返還。」6 19世紀德國經濟學家卡爾‧昂德(Karl Arnd)指出自然界的生產力與利息之間有關係,他主張,決定利率的是「對應的比例,也就是歐洲森林樹木每年的成長率……成長率可能是3%或4%至100%,因此,這些國家的利率不可以低於這個水準。」7爾文‧費雪也依循類似的論點,寫下了這段話:

自然界有一大部分都具有繁殖力。種植作物和飼養動物通常也可能讓未來比現在更富裕。人如果可以等待,不要過早砍伐樹木或耗盡地力,可以從森林或農地裡收穫更多。換言之,自然界的生產力有很強烈的維持利率傾向。8

經過時間的淘洗之後,借貸與自然繁殖力之間在語言上的關係變得愈來愈抽象。英語中的「usury」(意為高利貸)衍生自拉丁語中的「usuarius」,意為「使用非自身所有物品的人」。9 17世紀時,貸款常常被講成是「使用」錢。

巴比倫的作風

除了臆測之外,我們還能對早期的金融概況有一定的理解,都要感謝美索不達米亞人,因為他們用黏土板來記錄貸款。這些黏土板就像現代的貸款文件一樣,上面登載了債務人和債權人的姓名、貸款數額、貸款日期和應償還日期,多數時候,也會寫上收取多少利息。債權人會要求各式各樣的擔保品以保障貸款安全無虞,形式可有房子、土地和奴隸。在某個例子中,債務人以妻子為擔保品,住進債權人家中,這是債務奴役制(debt bondage)的早期範例。

西元前3000年到2000年期間,古代近東經常進行借貸交易,支付的利息通常是和借貸標的相同的大宗商品,常見的如白銀或大麥,但也可以用其他大宗商品(棗子、柴火等等)或是勞務來支付。10每一塊黏土板都會封緘,並有人見證。然而,很多借貸都有違約的情況,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的爭議通常要上法庭解決。清償借貸時就會毀掉債務黏土板,因此,考古挖出來的都是欠債未還的紀錄,而且看起來這種事情很多。

西元前24世紀一份借貸文件顯示該筆交易中有多個債務人,每個人都借了720公升的大麥,其中包括「徵稅人」路吉德(Lugid)、鐵匠伊吉西(Igizi)、來自卡卡(KA.KA.)的守門人烏屋(U’u)、僧人伊基(Eki)、牧羊人基庫里(Kikuli)和很多其他人。11神廟每個月配給男性的大麥配額是60公升(女性是30公升),這些人借的數量相當於一個人一年的糧食配給量,不算小數目。其中一個債務人是「奴僕監督人」古吉許(Gugish),他借的大麥數量高達9,360公升,相當於十三年的配額。黏土板上寫的貸放人是烏爾諾的阿瑪瑞澤(Amarezem of Urnu),此人可能是神廟的職員,代表神廟提供貸放品,也有可能是某個個人。12這個範例中沒有提到利息,適用的利率很可能是33.33%,這是多數黏土板上的大麥借貸交易適用的標準利率。

我們不知道這些人為何需要借大麥。如果是歉收,就需要大麥防範飢荒;歷史學家一致同意,借大麥一般來說是為了食用。或者,人們也會借大麥來作種。事實上,美索不達米亞人會為了各種目的而借貸,許多大宗商品(包括大麥、茅草、木梁和球莖)與牲口,都是以賒銷的形式出售。13有些借貸是為了購置房地產和奴隸,有些是為了創業,有些則是為了消費。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缺少許多原物料,必須進口西洋杉木、大理石、銅和石膏,靠出口紡織、麻油、玉米和棗子來支付。14此地區的工藝,例如製陶、草編用品、紡織和製作珠寶,都要仰賴國際貿易推動。15海外貿易通常以借貸融資。從西元前3000年晚期開始,就有出借白銀給貿易合夥事業的紀錄。商業借貸收取的利息比較高,但萬一企業破產,借貸的本金就不用還了;這類借貸和古希臘以及中世紀常見的船舶抵押借貸(bottomry loan)很相似(船舶抵押借貸是以船的龍骨或者「壓艙貨」作為抵押標的之借貸)。

美索不達米亞的借貸文化

要算利息,就需要把時間和價值的度量標準化。蘇美人的曆法一個月有三十天、一年有十二個月。16時間、距離和重量,還有金錢和貨幣,都以六十進位制來計算;六十是能被前六個整數17除盡的最小整數,很適合拿來做簡單計算。但,要算出應付利息是多少,仍是很複雜的工作。他們會教學生如何計算結合本金和利息之後的貸放利率。18古代巴比倫的學生需要接受一項測驗,回答以下問題:「出借1古爾(gur)的穀物並收取利息的話,多少年後,本金和利息會相等?」19我們也聽說過「巴比倫數學的特色之一就是複雜的計算」。20

債權人可以在契約上言明以勞力來支付利息,執行勞務的可以是債務人、其家庭成員或奴隸,這種做法稱為使用利益抵押利息(anticretic interest)。當債權人以掌控擔保品(比方說土地)來收取利息,就相當於是租金或是現代的資本租賃。事實上,巴比倫人用相同的詞彙「mas」來指稱利息和租金。古代利息和租金之間的關係,在現代德語中還可見到蛛絲馬跡,德語用「Zins」來指稱利息,這個詞便衍生自統計資料或租金。法文中把公部門的借貸稱為「rentes」,源自法國君主用巴黎的市政廳(Hôtel de Ville)租金當作抵押,進行借貸。這個詞又衍生出另一個詞「rentier」(收息人),指的是靠利息過活的人。

巴比倫有一些債務具備可移轉性與可繼承性。歷史學家莫里斯‧席爾佛(Morris Silver)寫道:「在(西元前)14世紀的亞述國(Assyria),市場上可買賣登載契約的黏土板。」21借貸的期間有長有短,通常償付期都訂在收穫季之後。有些借貸是通知借貸(call loan),當債權人發出通知時就要清償。西元前2000年初期西帕爾城(Sippar)就有一個範例,載明「一旦他(債權人)要求」,就要馬上償付借貸。22同樣也是西元前2000年初期,另一個範例中一位商人以本票(promissory note)通知另一位商人清償債務。23

到了西元前2000年,我們已經看到有借貸網絡了。有一位拉爾薩城(Larsa)的商人巴穆納罕(Balmunamhe)出現在幾份紀錄中,文件中還有另外幾位商人包括普坤(Puqum)、努爾-庫比(Nur-Kubi)、瓦拉德-席比(Warad-Sibi)和吉米倫(Gimillum);最後一位登載為見證人,證明巴穆納罕在瓦拉德—辛(Warad-Sin)國王(西元前1770年到1758年)在西元11年時買下一棟房子。24這些商人銀行家很多都住在拉薩爾城的同一個城區。巴穆納罕是個重要的角色,他收息出借金錢和大麥,也處理奴隸的相關事宜:他出租奴隸,也接受以奴隸作為借貸的擔保品。他也出租船隻。這位偉大的商人交易房地產,最後買得一大片地產,那個村莊便以他為名。巴穆納罕以尋常的古巴比倫「tankarum」(亦即商人)的身分從事這些活動,但他的經營規模比多數人都大得多。

債務人與債權人當中也有很多女性。25史料中記載,烏爾城(Ur)一位女性就出借大麥和白銀給三位合夥人,讓他們能租用船隻與聘用船員出海航行。26在西元前1300年的亞述城(Assur),一位女商人以信用狀支付一批磚塊訂單的款項,承諾提供木材作為交換。27另一筆借貸則是把大麥借給「磨坊女工」。28西帕爾城奉祀太陽神薩馬斯(Samas)的僧侶大量操作借貸交易:他們會出借白銀和奴隸、替商人的行旅提供融資,也會為借貸契約做見證。29這些僧侶稱為「nadita」,他們賺得大量財富,還有華美的房屋、花園和田地,接著他們會把這些財產租出去。30

有句話說,「金融誕生於神聖的餘蔭之下」。31在古代近東,神廟是最初的主要供應貸放的機構,皇宮也提供信貸。這些機構債權人運用貸放賺得的利息重新分配資源,配給鰥寡孤獨者食物。長期下來,收稅與貸放的工作會交給中間人去處理,這些居中的商人有些變得非常富裕。在西元前1000年的新巴比倫時期,就有埃吉比家族(Egibi family)提供各式各樣的商人銀行服務:接受存款、提供貸款、結清顧客的債務與從事大宗商品投機交易。埃吉比家族收購大量的房地產,得到高官職務,他們是古代近東的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32

世界第八大奇蹟

美索不達米亞人發明了複利,(據說)這也就是愛因斯坦(Einstein)所說的世界第八大奇蹟。33相關的歷史文物中有個上面刻有楔形文字的黏土錐體,記錄了美索不達米亞南方兩個相鄰城邦拉格許城(Lagash)和烏瑪城(Umma)的邊界之爭。這份文件以恩梅鐵納(Enmetena)的名義發布,他是西元前2400年以前統治拉格許城的人。黏土錐體上面寫道,四百多年前,烏瑪城占據了部分屬於拉格許城的農地,當時雙方同意每年支付給拉格許城300古魯(guru)②大麥,換得這片土地,但烏瑪城這一方未履行債務。恩梅鐵納收回有爭議的地區,並要求對方償付尚未償付的穀物。恩梅鐵納宣稱,這項債務衍生複利,每年的利率是33.33%,到當時為止,對方總共要支付4.5兆公升大麥,這是誰都付不起的天量。34烏瑪城方無力償債,導致兩個城邦開戰。35

恩梅鐵納的文件點出了一個很早就出現且歷久不衰的利息相關問題:債務以複利計算應收利息時,到了某個時候債務人就還不起。蘇美人用「mash mash」這個詞來講複利,意旨牲口不斷繁衍,債務也會永無休止加乘下去。36債務以幾何級數利滾利的問題,總是讓人著迷。18世紀末的英國哲學家理查‧普萊斯(Richard Price)做過計算:「如果在救世主降生時拿1便士……以5%的利率收取複利,到了此時(總計過了一千七百七十三年),這筆錢會增值到裝得滿1.5億顆每顆大小都和地球相等的球,也和所有純金等值。」卡爾‧馬克思(Karl Marx)非常認同,引用了他的計算(普魯東在和巴斯夏論戰時也這麼做。) 閱讀完整內容
時間的代價:從利息的歷史,揭示低利率的風險與危機

本文摘錄自‎

時間的代價:從利息的歷史,揭示低利率的風險與危機

愛德華.錢思樂

由 今周刊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