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討好有用,還要努力做什麼?
最近中國當代青年作家蔣方舟在某節目中提到:「我從沒有和任何一個人產生過『真實』的關係。」所謂「真實的關係」是指──我們可以和這個人爭吵,可以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展現給他看,可以在他面前肆無忌憚地做自己,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這是蔣方舟回答好朋友的問題時說的一段話,那時候的她正處於習慣性討好別人的角色裡,不懂得拒絕,也不懂得反抗。甚至在男朋友打電話來罵她時,她竟也不分青紅皂白地道歉長達兩個多小時。
可她男友卻認為她的道歉不過是敷衍,反而更加怒火中燒,不停地將電話掛掉後再重新打來,當時的她卻完全想不到以「道歉」之外的其他方式來處理這件事。
節目播出後,評論如潮,引起許多人的共鳴。很多人不由得驚呼:「哇,這說的不是我嗎?」、「對耶!我就是這樣子啊!」……「討好型人格」一下子成為熱門搜尋關鍵字。
這雖然不是一個新的詞,卻還是有不少人沒有發現自己有這樣的特質,其描述的人格特徵早被心理學家關注,只是在心理學中,它另有名稱──「取悅症」、「聖母型人格」。這些名稱無一不恰如其分地凸顯出這類人格的核心特點,那就是「討好」。
讓別人高興,初聽起來沒什麼問題,人們相處共事誰不希望彼此有個好心情?誰願意每天跟別人鬧彆扭,讓別人不開心,自己也難受呢?問題的本質在於,在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心裡只有別人,沒有自己。
為了別人高興,可以時時處處委屈自己,犧牲自己的快樂。每天活在別人的情緒中,一切圍繞著別人的喜怒哀樂行事。這種做事以取悅別人為目的,極力維護人際和諧的行為模式,顯然是不健康的。因為討好別人是以壓抑和犧牲自己的正常情緒為代價,說白了,就是讓自己活得憋屈、懦弱,來換得他人的開心、恣意。長此以往,內心必然裝滿痛苦、焦慮、憤怒、孤獨、無奈等諸多負面情緒,他的內心談何健康?他的人生談何幸福?
你會不會特別在意別人是不是不高興了,是不是討厭我們的時候呢?有沒有曾經違心說著附和別人的話,內心裡卻是另一種聲音呢?是否有對別人的請求有求必應,哪怕自己正忙得焦頭爛額,也竭盡全力先把別人的事做好呢?
拿這些問題考量一下自己以及身邊的人,不難發現,這個群體很龐大。一份線上調查顯示,有八四.二%的人認為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或多或少存在「討好」心理,有六一%的人確認自己身邊有很多「老好人」。蔣方舟一言激起千層浪,那些被魔咒禁錮的人仿佛頃刻間發現──我原來中了「討好」的毒!
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他人的眼光中,而屬於他自己的真我則是空無一物,每一個人都在扮演著某種角色,被別人的眼光所定義,通過種種外在的文飾扼殺了原始的本真與素樸。在別人的目光中丟失自我,以取悅別人為要義的生活,終歸與幸福無緣。
更傷人的現實是,我們把自己放低一尺,別人就會把我們看低一丈。我們越是放低姿態對別人好,別人就越是得寸進尺要求我們更多地付出。
心理學中有一個「登門檻效應」¹和「阿倫森效應」很好地解釋了這種心理機制:我們幫人一次,他很感激我們。我們幫人十次,他便會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倘若哪天我們不幫他了,他就會不高興了:你怎麼能不幫我了呢?同理,我們一直在放低自己,他就會覺得,我們本來就應該比他低。
張愛玲對胡蘭成低到塵埃裡的傾世之戀,似乎正是這種心理博弈的佐證。正如張愛玲在作品中所言:「女人一旦愛上一個男人,如賜予女人的一杯毒酒,心甘情願地以一種最美的姿勢一飲而盡,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
張愛玲對胡蘭成的付出與討好,完全處於失衡和無邊界狀態,對胡蘭成的縱容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甚至在受到胡蘭成漢奸之名牽連的時候,沒有作品可發表,沒有經濟來源的日子裡,張愛玲還是省吃儉用,不斷給逃亡的胡蘭成寄錢,並且在與胡蘭成分手後仍將兩部小說的稿費三十萬元全部寄給了逃亡中的他。
「二戰」結束後,胡蘭成逃亡到溫州,但風流成性的他並沒有把張愛玲放在心上,他愛上了一個又一個女人,而對她從沒有感到過一絲愧疚。張愛玲千里尋夫,想尋回丈夫的心時,看到的卻是胡蘭成的又一次背信棄義。
在這場短短三年的婚姻裡,張愛玲把自己低到塵埃裡去愛,把自己一生全部的情感都給了有才無德的胡蘭成,而胡蘭成帶給她的卻是一段不堪的初戀和不幸的婚姻,從此,她從塵埃中開出的這朵花也永遠地枯萎了。
張愛玲為維護對胡蘭成的愛,百般討好與付出,換來的是胡蘭成千般的輕視與侮辱。愛情似乎不講道理,其實人際關係也是如此。
討好者之所以老吃虧和受傷,根源在於沒有邊界意識,幫忙和付出沒底線。善良本是美德,但是過度善良損害到自身利益就是犯傻了。像生活中最常見的朋友借錢,不管自已經濟能力如何,就滿口應允,最終受傷的只是自己。這在本書的第三章裡,會有全面的闡述。
如果討好有用,還要努力和實力做什麼?這個世界上所有成就一番事業的人,無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實力。如果討好有用,那麼,這個世界將是多麼可怕和叫人無望啊!有句話說得好,不要去追一匹馬,而是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待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我們挑選。
最後,我用陸小曼的一段話與讀者共勉!
我們不必去討好所有的人,正如不必銘記所有昨天。時光如雨,我們都是在雨中行走的人,找到屬於自己的傘,建造小天地,朝前走,一直走到風停雨住,美好晴天。
¹kips threshold effect/Foot In The Door Effect,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與弗雷瑟提出,指一旦接受他人較小的要求後,為避免認知不協調,讓他人覺得自己前後不一,因此儘管對方接著提出較不合理的要求,人們也會自行增加同意的傾向,又稱得寸進尺效應。
閱讀完整內容
遠的不說,就說說最近熱映的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中的劉峰,就是一個具有典型「討好型人格」的人。他做事一切以他人的需求為中心,帶著十足的取悅他人的「討好心理」:每次到北京出差,都要給戰友捎大大小小、零零碎碎各種東西,大包小包地拎回來後,還要不厭其煩地一樣樣送到人家手裡;大家吃大鍋飯,一起吃餃子,他總是把別人不喜歡吃的破了皮的餃子,都打到自己碗裡,甚至專挑一碗餃子皮吃;平時團裡的髒活累活都是他的,因為他總搶著幹,時間長了,大家都習慣性地把這些活扔給他;最讓人感嘆的是,他用抗洪救災受傷,換來上大學的機會,卻在別人表達了自己也需要的想法後,很輕易地就拱手讓給了人家,自願繼續留在團裡打雜……
劉峰如此消耗著自己的內心,去取悅身邊的每一個人,卻在對自己心儀的女孩子表達愛慕時,被說成是「耍流氓」,而昔日那些接受著他各種幫助的戰友,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他說話。從此,他的人生充斥著窘迫、困頓。
一味地討好別人,並沒有換來自己想要的和諧和來自他人的尊重、認可,卻成為悲劇的根源。這其中所折射的人之本性以及心理動機,在本書中會展開詳盡的闡述。
正如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中所描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