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種才華和能力都是源自我們自覺不足」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做,這樣生活?

一千種才華和能力都是源自我們自覺不足


一九〇二年,有一群人,大多數是醫生,而且全部是猶太人,開始每星期三在維也納的一間公寓聚會。佛洛伊德的「星期三學會」最後成為「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第一任會長就是阿德勒。

身為維也納朋友圈的第二號重要人物,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建者,然而阿德勒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佛洛伊德的弟子。佛洛伊德是盛氣凌人、帶著貴族氣息的典型,來自高教育背景的家庭,住在維也納的時髦地區,而阿德勒是糧商之子,相貌平平,在城市的外圍長大。佛洛伊德以豐富的古典知識和古物收藏聞名,阿德勒則是孜孜矻矻於提升勞工階層的健康與教育,以及女性權利。
兩人著名的決裂發生在一九一一年,在阿德勒越來越惱怒佛洛伊德相信所有心理議題都是源自壓抑的性感受之後。之前幾年阿德勒出版了《器官不如人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主張人們對於自己的身體與身體缺陷的認知,是形塑他們人生目標的主要因素。佛洛伊德相信人類完全受潛意識心靈的騷動所驅使,但是阿德勒把人類看成是社會性存在,會回應環境以及自覺欠缺的創造出人生風格。每個人都自然而然追求個人權力與自我認同感,不過如果心理健康,我們也會尋求適應社會,並且為大義貢獻一己之力。

補償弱點

如同佛洛伊德,阿德勒相信童年初期形塑了人的心靈,而且那些行為模式會驚人的保持不變,延續到我們成年。不過佛洛伊德聚焦於嬰兒的性慾,而阿德勒更感興趣的是:兒童如何尋求加強自己在這個世界的權力。成長於其他人似乎都比自己高大、有力量的環境裡,每位孩童都會尋找最容易的途徑來獲得他們所需要的。

阿德勒以他關於「出生序」(或者我們在家庭的位置)的觀點而聞名。舉個例子,最小的孩子因為顯然比其他人幼小而且權力小,往往會努力「超越家裡其他成員,成為最能幹的一員」。發展途徑上的岔路會把孩子導向模仿大人讓自己變得比較果斷和強大,或者是刻意展露弱點以取得大人的協助和關注。

簡單來說,每個孩子的發展方式都是讓自己能最好的補償弱點;「一千種才華和能力都是源自我們自覺不足。」阿德勒指出。想要獲得認可的渴望同時是種自卑感。良好的撫育應該能夠化解這種自卑感,因此孩子不會發展出一心求勝不惜犧牲別人的不平衡需求。我們可能假定,小時候承受的某種精神、身體或環境上的障礙是個問題,然而究竟是資產還是負債取決於環境脈絡。最關鍵的是我們是否把缺點看成是缺點。

企圖驅除自卑感的心理往往會形塑一個人的一生,有時候人們會試圖以極端方式來補償。阿德勒為此發明了一個詞,那就是著名的「自卑情結」。雖然自卑情結會讓人比較膽怯或退縮,同樣也可能產生以超高成就來補償的需求。這就是「病態的權力驅力」,不惜以他人和社會整體為代價來展現自己。阿德勒舉拿破崙為自卑情結作祟的經典案例:對世界造成巨大衝擊的小個子。

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阿德勒的基本原則是,我們的心靈不是由遺傳因素而是社會影響塑造的。「性格」是兩股相反力量獨特的交互作用。這兩股力量是:對於權力或者個人擴張的需求,以及「社會情感」與和諧共融的需求。

兩股力量互相對立,而我們之所以獨一無二,是因為我們會以不同方式來接納或排斥這兩股力量。例如,正常狀況下,努力想要宰制的企圖會因為認知到社群期待而收斂,虛榮或驕傲會有所節制。不過,當野心或虛榮掌控個人時,他的心理成長就會突然停止。如阿德勒戲劇性的陳述:「對權力飢渴的人會走向自己的毀滅。」

如果忽視或輕蔑第一股力量(社會情感和社群期待),當事人會顯露出某些帶有侵略性質的性格特徵:虛榮、野心勃勃、眼紅、嫉妒、扮演上帝、貪婪;或是沒有侵略性質的特徵:退縮、焦慮、膽怯、不懂社交禮儀。無論是哪股力量占上風,通常是因為根深蒂固的自覺不足。不過這種力量也會產生一種強度或張力,能夠帶來巨大能量。這樣的人生活在「期待偉大的勝利中」,以補償那些不足的感受,然而結果卻是他們膨脹的自我意識喪失了某些現實感。人生變成是他們會在世上留下什麼印記,以及別人對他們的看法。儘管他們認為自己好歹是號英雄人物,旁人看得出來他們的自我中心實際上限制他們好好享受人生的各種可能性。他們忘記自己是跟其他人連結的人類。

社會公敵

阿德勒指出虛榮或高傲的人通常會試圖隱藏他們對未來的展望,表示自己只是「有野心」,或者更溫和的說法是「充滿活力」。他們會機靈的偽裝自己真實感受。為了顯示他們不虛榮,他們可能刻意不注重衣著,或者過度謙虛。不過阿德勒犀利的評述,虛榮的人把生活中的每件事歸結為一個問題:「我從中得到什麼好處?」阿德勒想弄清楚:偉大的成就只是虛榮心對人類的造福嗎?當然,想要改變世界,「自我擴張」是必要動機,要正面看待嗎?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在真正的天才身上,虛榮心起不了什麼作用,事實上只會減損成就的價值。真正造福人類的偉大功業都不是受虛榮心激發而創建的,與之對立的「社會情感」才是原動力。我們多少都有點虛榮,不過健康的人能夠為別人奉獻來昇華他們的虛榮心。

虛榮的人本質上不允許自己「屈服」於社會需求。他們專注於獲取特定的地位、身分或目標,對於社區或家庭應負的正常義務,別人視為理所當然,他們覺得自己可以推脫。結果他們通常會變得孤立,與人關係不好。太習慣於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他們善於怪罪旁人。

共同生活必然涉及一些律法和原則,是個人不能繞開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社群中的他人,才能身心健康生存下來。如達爾文指出的,弱小的動物永遠無法單獨存活。阿德勒斷言,「適應社群」是個人要掌握的「最重要心理功能」。人們可能獲得許多外在成就,但是少了至關重要的社會適應,他們或許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而親近他的人也是這麼看待他。阿德勒說,這樣的人事實上是社會公敵。

為目標奮鬥的存在

阿德勒心理學其中一項核心概念是:個人永遠努力朝目標前進。佛洛伊德把我們看成是受過往種種所驅動,然而阿德勒抱持目的論的觀點。我們的驅動力是我們的目標,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這些目標。我們的心靈不是靜態的,而是必須透過目的(無論是為私或為公)來激活,並且會持續朝著實現目標前行。我們「編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根據這樣的虛構來生活。本質上,這些編造不會總是符合事實,不過可以讓我們充滿能量的活著,永遠朝向某個目標前進。

正是因為目標導向讓我們的心靈幾乎無法摧毀,而且十分抗拒改變。阿德勒寫道:「人類最難做到的就是認識自己和改變自己。」或許這是更充分的理由,讓人們渴望以一群人集體的聰明才智來平衡自己。

總評
阿德勒強調「個人權力」和「社會情感」這兩股雙生的形塑力量,他的用心是瞭解之後我們就不會無知無覺受其擺布。他在書中描述的真實人物片段,我們可能從中看到與自己的共通處。或許我們繭居在家庭或社區裡,忘記我們曾擁有的生涯夢想;或者我們把自己看成是「世界之王」,能夠任意違抗社會習俗。無論哪種狀況都是不平衡,終究會限制我們的可能性。

《認識人性》的大部分內容讀起來比較偏向哲學,而不是心理學,有過多關於個人性格的概括論述是得自傳聞軼事,而不是以實證經驗為依據。缺少科學支持是阿德勒的著作遭受的主要批評之一。不過,自卑情結這類概念已經成為日常用語了。

阿德勒和佛洛伊德一樣,都有堅定的知識進程想要達成,不過受到社會主義傾向的影響,阿德勒的目標放得低一點。他想要實際瞭解童年如何塑造了成年的生活,而這方面的知識可能造福整個社會。不像佛洛伊德是位文化菁英,阿德勒相信認識人性的工作不應該只是保留給心理學家,而是每個人都要承擔的重要任務,因為無知會帶來不好的後果。以這種路徑來研究心理學具有異乎尋常的民主色彩,因此《認識人性》一書是以阿德勒在維也納人民學院(People’s Institute of Vienna)為期一年的講座為基礎整理而成,就再適切不過了。這是一本人人都能閱讀而且瞭解的著作。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識人性》(1972)

小傳: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阿德勒於一八七九年生於維也納,七個孩子中排行老二。五歲時罹患嚴重肺炎,加上一位弟弟去世之後,他立誓成為醫生。

他在維也納大學攻讀醫學,一八九五年通過資格考。一八九八年寫了一篇醫學專論,探討裁縫師的健康和工作條件,第二年遇見了佛洛伊德。阿德勒一直參與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直到一九一一年。一九一二年與其他八人決裂,組織了個體心理學學會。這時他也出版了影響深遠的《精神官能症的體質》。第一次大戰期間,阿德勒中斷事業到軍醫院服務,這次經驗堅定了他的反戰立場。

戰後,他開張了第一家倡導「兒童心理健康」的診所,其後在維也納各地陸續成立了二十一所。因為阿德勒是猶太人,政府當局在一九三二年關閉這些診所,於是他移民美國,在長島醫學院任職教授。從一九二七年開始,他一直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同時他在歐洲與美國的公開演講讓他聲名大噪。

阿德勒歿於一九三七年,死因是心臟病突然發作。當時他身在蘇格蘭的亞伯丁(Aberdeen),是歐洲巡迴演講的一站。阿德勒去世後留下他的妻子拉伊薩(Raissa),他們是在一九八七年結婚,生育了四名子女。

阿德勒其他著作包括《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以及備受歡迎的《自卑與超越》。

閱讀完整內容
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

本文摘錄自‎

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

湯姆‧巴特勒-鮑登

由 時報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