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學習動機的關鍵



第1章 提升學習動機的關鍵


▌學習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對學習又愛又恨?

「學習」是我們日常每分鐘都會使用的技能。可是一談到「學習」,心底又會浮上一股複雜的感覺。我們一方面知道「學習」會帶來好處,另一方面又痛恨學習的冗長過程、過於消耗時間、學習成果不穩定。絕大多數的人面對這件事選擇了「逃避」。

這也造成「學習」雖占去多數人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卻只有極少人花上心力正面有組織地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境。談到提升學習能力,眼前就像立了一堵黏糊糊的厚牆。雖然用盡全力想擊破這堵牆,但不是拳頭深陷在牆裡狼狽不堪,就是只讓牆晃動了一下,最後依然好端端的在原地,搞得我們心力交瘁。

我們弄混了「自然學習」和「刻意學習」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我想先來談談:什麼是學習?

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學習分為狹義與廣義:

■狹義:透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理解、探索、實驗、實踐等手段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在知識、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上改善與昇華的行為方式。例如經由學校教育獲取知識。

■廣義:人在生活中透過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變化。

廣義來說,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從外界下載經驗」,這也是所謂的「自然學習」。我們天生就有這種能力:看了旁人示範,立刻有辦法模仿操作;跌了一跤,就記得這條路上有坑洞,下次走過會小心。

透過經驗上的修正與升級,我們更能確切掌握各種執行結果。下次執行同一件事時,效率會提升許多。攻克難題後那種瞬間的喜悅,甚至還會讓我們對學習產生熱愛。

但是,為什麼同一時間我們又討厭學習呢?因為在學習時會遇上這些情形:

■在A領域工作有效的經驗,用到B領域卻頭破血流。

■有時候用盡全力卻一無所獲。

■上課實在太痛苦,很像受針刑。

■要解一個問題卻被書山淹沒,找了老半天找不到答案。

■花很多時間閱讀的東西,轉眼就忘掉了。

對於學習的抱怨,一般人可以再寫幾十行下去。但關鍵是,為什麼同一件事,我們可以對它又愛又恨?因為,真要說起來,我們在談的「學習」其實是兩件事。

■喜歡:你喜歡的是自然學習的過程與結果。

■討厭:你討厭的是刻意學習的過程與結果。

我們天生就具有自然學習的能力。經過一段自由快樂的學習時光(1-6歲)後,迅速被推進一個地獄般的學習環境(6-18歲國民教育),下載一些似是而非的學習方法。被這些亂七八糟的方法折磨洗腦後,我們誤以為這些植入的方法是正確的。最後把兩種的方法、結果、感覺混淆在一起,搞混使用時機、弄混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學習方法。更糟糕的是,整個學習過程中還出現了薛丁格現象,過程與結果都不確定。

導致最後我們對「學習」的感受五味雜陳:在「自然」學習時很開心,但「刻意」使用這些「學習方法」時卻很痛苦。社會上許多人甚至對「學習」產生了創傷症候群。聽到這兩個字就覺得恐懼,下意識關閉通往「學習」的路。

▌錯誤的溫室環境是扼殺超能力的罪魁禍首

將兩種感覺分開討論後,你會發現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然學習能力並沒有壞掉。我們在日常中會時刻針對結果修正先前的行為,好在下一次取得同樣的結果,這種能力就是「自然學習」。但是談到「刻意學習」,每個人卻用得相當吃力。只要題目大一點,過程就會變得痛苦不堪,結果歪七扭八。

當然在理論上,我們不碰觸「刻意學習」議題,人生可能可以過得開開心心,不去研究、使用也無所謂。在一兩百年之前,多數人過的是平穩的農耕漁獵生活,環境沒有什麼太大改變。即便「刻意學習」的能力不行,光靠著內建的「自然學習」也能過上一生。

不過在近兩百年來,世界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個人電腦開始流行,家家戶戶可以上網,到現在可以用手機完成各樣事情,時間進程只花了三、四十年。各個領域的生產力在自動工具的輔助下,效率變得越來越高,也有越來越多的新方法與流程被發明出來。科技進步神速,遠超過自然學習的速度。

人類向來是透過不斷的自然學習去適應周遭環境。但是現在環境的改變太快,如果不做一點「刻意學習」就會與社會脫節,甚至會寸步難行(例如手機數位支付與掃碼通關)。

因此,「刻意學習」變得無法躲避,甚至搖身一變成為跟上社會變遷道路上的重要議題。社會上的教育系統便是為訓練人類跟上現代社會高速變化所打造。

但坦白說,這個教育系統對我們克服時代變遷有幫助嗎?按照社會上每個人對於「學習」這件事的評價與結果,我想是「沒有用」的,甚至很有害。

錯誤的模型讓人一直在使用錯誤的策略解題,甚至產生錯誤的心態

理論上,學校是為了增加學生「刻意學習」的成果而存在的。學校教育模擬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讓學生在此環境下學習未來出社會會使用到的知識與方法,讓整個社會能夠接收一批高質量、具備學習方法、能夠跟上社會變遷的成人。

理論上是這樣,執行結果卻不是,甚至還成了反效果。怎麼說呢?我畫個表格,你就知道問題在哪裡了。

各位讀者第一次看到這張表格,瞬間可能會很震驚。你會突然發現,過去之所以討厭學習,不適應畢業以後的職場生活,一直以來都不是自己的問題,而是我們一開始就被學校「搞壞」了。

學校讓人們基於完全不同的目標認真「練習」了一套錯誤的方法,學生進而在過程中喪失了學習的意願和進步能力。這套系統讓參與者在一個不會變動的環境中無盡地練習拿到滿分,病態追求多角平均發展。但是真正的社會卻非如此,不但充滿著未知的環境與挑戰,而且生存的必勝攻略是迅速找到思路開發解法。對於成就的衡量,更是專注在某一專項壓倒性地登峰造極。

社會上多數人之所以對學習有重大挫折感,就是因為花了人生12-16年的精華時光,獲取到的方法、比較成就的標準、設立目標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設計手段,在畢業進入社會之後卻一瞬間發現在學校學的幾乎派不上用場,世界也不是師長告訴我們的樣子。使用學校告訴我們的方法去解題,一直踢鐵板。

這樣的結果實在殘酷,也造成許多畢業生相當沮喪,並且一舉喪失自然學習的意願,也認為自己可能不具備學習新東西的能力。

用全新且正確的思維玩遊戲

這難道是不可逆的嗎?卻也未必。我們被困在這個局裡,根本原因是我們一直在用錯誤的攻略與技巧在玩一個完全不同的遊戲。

怎麼說呢?我相信許多讀者這一生應該玩過許多不同種類的遊戲,粗淺知道不同的遊戲要使用不同的策略去玩、破關。

比如說,用在回合建造類的思維就沒辦法用在即時戰略類型。這兩種遊戲當中雖然有些相同的元素,但本質上屬於完全不同類型的遊戲。

玩遊戲如果用錯方法,通常很難通關,甚至會提前陣亡。學習這個領域也是如此。如果一直拿A遊戲的攻略去打B遊戲,那麼遊戲經歷慘烈、過程事倍功半、最後成為輸家,自然也是正常的。

回到本章的起點,提升學習動機的關鍵是什麼呢?

我認為是要先認知到,學校所建構模擬出的學習系統與社會需要的學習技巧,是兩種不同的遊戲。能正確認知到自己處在什麼遊戲當中,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人類本身會因為目標不同而自然切換不同的施行手段。所以一旦能清楚意識到這是兩款不同的遊戲,遊戲規則與目標截然不同時,我們自然會去研究新規則,主動探索出有效的遊戲方法與通關方法。

讀到這裡,我相信讀者內心又會開始糾結:這本書一開頭就說要學新方法,那舊的方法怎麼辦?

別擔心,

■首先,在學校學的那套方法現在沒用處了,扔掉不可惜。

■再者,在本書要傳授的方法也不是新東西,而是人類自然舊有的內建機制,這本書只是幫大家挖掘出來,再進行「正確」的排列組合,從而釋放出你身上潛藏的強大威力而已。

各位讀者在讀第一遍時可能會稍嫌吃力且毀三觀。但我向你保證,只要能夠耐心花兩三個小時看完,學習能力絕對會立即有爆炸性的成長與改變。

▌學習是RPG 遊戲,不是記憶填空

那麼,我們要如何邁出第一步?

首先,你已經知道我們要玩一個新遊戲,這已經足夠改變很多事。第二,我們的人生本質上是一場RPG遊戲,你只是在地球這個伺服器上扮演你自己。我們在玩角色扮演遊戲,不是在玩一個超大的「記憶填空遊戲」。

你可能還覺得扔掉舊方法很可惜,但是新的遊戲規則是這樣的:

■專攻一個喜歡又擅長的項目,最短時間拿到最高分。

■什麼奇怪手段都能用,法律上沒有明文禁止的行為都可以做。

■經驗值會隨著熟練度上升而暴增,指數型得分。速度是別人的2倍,回報就是別人的4倍;速度是別人的3倍,回報就是別人的9倍。以此類推。

■成就的標準不是完美複製得到100分,不夠完美就扣分,而是鼓勵瘋狂嘗試下一輪,越試成果越好,技能瘋狂疊加到10000分。

■得高分就有錢,有名聲,更有成就。

回頭一看,你有沒有發現扔掉舊玩法與舊戰略其實不可惜:

■喜歡的學科被禁止學過頭,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學「自己不擅長的」。

■背一堆自己覺得無趣的東西,想盡辦法背誦100分。

■不要犯錯,盡量不嘗試新的就不扣分。

第三,也因為這是個RPG,本身就設計了非常多的「小遊戲」做為關卡。這些小遊戲有很多類型,其中一定也有重複打怪、記憶填空。

這本書的主軸不是強迫讀者扔掉「所有」的舊玩法,只是在幫大家掙脫過去舊的錯誤設定,所有的技能等級還是會保留下來。只是,從今以後你的升級速度會增加一百倍。

閱讀完整內容
打造超人學習:科學打造智商10000的自學超能力

本文摘錄自‎

打造超人學習:科學打造智商10000的自學超能力

xdite鄭伊廷

由 商周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