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支配著那些不善於思考的人們。」
——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
如果我說,人生是由一堆問題解決而完成的,你相信嗎?我們就從一天的開始來做檢核:早上醒來要先做什麼?要起床還是再賴床一下?該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吃什麼?先吃飽還是到工作地點才吃?要選擇何種交通工具?該走哪一條路線?無論你是否問過自己這些問題,對這一連串問題應該都不陌生,但很少意識到這是「問題」,或覺得這會造成什麼「問題」。
這樣的句子,在句末有問號或語調上揚,但和你心中原本認知到的問題是相同的嗎?本質上有什麼差異呢?
認識三種問題類型
為了認清問題本質,我以問題與人的關係,將生活中常出現的問題粗略地分為三種類型,來看看這三種問題如何產生,以及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一、指令型——錯了沒關係的問題
這類問題不是每個人都會提出,就像是有人早上起床抓了衣服就換上,有人卻會考量今天有哪些事情、場合、會遇到哪些人,而有人則是看天氣如何來決定。對於解答者來說,這類問題往往不是為了得到好答案,更多的是引導自己思考的次序與接續的行動。不論答案為何,通常不會導致太嚴重的影響。這類問題的解決,常依循著生活經驗或慣性出發,無論是擷取訊息、研判狀況或下結論,都快速進行著,有時甚至連自己都不自覺問題的啟動與作答,整個歷程就結束了,呈現自動化的特質。
二、標準型——別人有答案的問題
解答者或許不知道問題的答案,但提問者已有預設答案,又或者這類問題存在標準答案。「標準」一詞,代表著特定社群已經對於這樣的問題情境完成探究或形成共識,所以有了一個社群可接受的答案。因此,這類問題的解決,往往要依循特定社群理解世界的方法,以及詮釋世界的原則,展開特定且「標準化」的解答歷程,最終發現社群其他人也都發現的答案。這麼說並不代表這樣的問題沒有解決的意義,事實上,這種解決問題的歷程,通常有助人們融入一個社群或掌握某種專業。
三、開創型——還沒有答案的問題
這類問題之所以沒有答案,有兩種可能:問題是全新的,沒有人遇過類似情境;問題並非全新的,但因為問題中的許多條件與其他相近問題大不相同,以至於無法直接以經驗解決,也沒有人可以提供答案。這類問題的答案,需要解答者自行探究,而解答之前,將花最多時間在理解問題情境,以確認解決的課題是什麼,才能著手嘗試可能的解方,最終找到答案。這種解決問題的歷程特別之處在於:如果換了解答者,便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歷程與結果。
這些問題在生活中的出現頻率,以第一種最高,第三種最少;問題的難度則以第三種最高,第一種最低。這樣的分布,合理反映出真實的生活情景,畢竟我們不可能花大把時間都在解決全新且結果影響大的問題,那會讓我們總是處於緊張的狀態。
指令型問題,讓我們每天得以按照某種節奏生活著;標準型問題,讓我們相互理解與溝通合作;開創型問題,則讓人類擴大對世界的理解、創造進步。缺一不可。作者註
面對問題,三種常見的回應
有了對於問題類型的理解後,再換個方向來想想,平常遇到問題或困難時,你的反應與行動是什麼?你會問自己、問別人,還是問天?一個人只會有一種因應方式,還是不只一種呢?不同的因應方式,對於解決問題的歷程和結果,又有什麼影響呢?我嘗試分析身邊的人,將大家的做法簡單分為三種類型:
一、經驗者——我說了算:在問題情境出現時,這類做法能在第一時間快速連結經驗,馬上採取行動。有時,這種方式確實有效解決問題了,不僅掌握時效,也避免更嚴重的情形出現,但有時卻失靈,原因何在呢?最大的可能是,儘管抓住了情境中某些與過去經驗相似或相同的特點,但忽略了其他部分,導致對於問題的判斷錯誤,解方當然就沒有效果。
二、諮詢者——你怎麼看:在問題情境出現時,諮詢者第一時間就是找人詢問或商量,希望透過別人的分析,幫忙釐清問題;或是期望有過相同經驗的他人,能提供解決方法;最甚者則是根本希望他人拔刀相助。通常不會只諮詢一人,而是多方探詢,解決的歷程與結果將視被詢問者的特質而定,讓我們對於問題有了不同的解讀。
三、思辨者——這是什麼:在問題情境出現時,思辨者第一時間便開始對自己提問,以確認問題的背景條件、形成的脈絡與產生的影響等。即便擁有相關經驗,但不會憑直覺判斷問題本質、簡化決定解方的歷程,而是透過在每個環節不斷自我提問,懸置判斷,確認訊息的正確性、訊息推論的合理性,以及解方的有效性後,讓問題得到更合宜的解方。
面對問題時,你是屬於哪一種類型呢?我猜想每個人都曾經遇過這三種情形。用經驗快速回應、諮詢他人看法、思辨事理邏輯,各有不同優勢。快速回應可以降低認知負荷,有助於面對生命危急的瞬間;諮詢他人可以讓我們汲取更多經驗值,擴大對問題的想像,提供新視野;進行思辨可以讓我們更謹慎地蒐集與分析訊息,確認問題並評估形成更合宜的解方。
雖然每個人都可能在解決問題時出現這三種情形,但隨著每次因應後結果的差異,有些人會逐漸地養成習慣,減少經驗判斷,而期望透過諮詢他人或自我思辨來避免誤判或失敗;也會因為解決問題的經驗更多,深刻體會其責任仍在自己,必須自己判斷與決定,轉向更常出現自我思辨的因應方式。
判斷與決定的責任
透過探討問題與人的關係,以及人們因應問題的方式,我們發現,問題的類型和因應方式間似乎存在的對應關係。例如指令型問題常是生活片段,所以依賴經驗回應的比例高,雖然有時也會詢問他人建議,但多數時候人們還是會以個人經驗下最後決定。標準型問題常與特定社群相關,解答者已經擁有社群的部分知識或詮釋方法,有時可以依據自己的經驗進行解決,或是在思辨與判斷後提出解方。但若是還未掌握的社群知識,較常出現的情形便是諮詢社群專家或前輩。開創型問題因為沒有可直接採用的答案或參考經驗,因應方式便很難不透過思辨,歷程中雖然有些片段可以諮詢他人經驗或專家,但最終的判斷與決定都還是必須經由解答者的思辨而達成。
想一想,在面對問題與解決時,你是怎麼思考的呢?如果每個人都可能遇到這些問題,那我們可以大膽地推論,在沒有人逃避的情形下,大家都會找尋一種合宜的解決因應之道,最終形成不同的結果或影響。然而什麼樣的選擇才算是合宜呢?端看解答者如何定義目前的問題與他是何種關係(屬於哪一種問題),然後就可以決定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回應。
這樣的情景如果套用在日常生活或職場中,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有些人總是以某種方式來解讀與面對問題了。就像是不同的老師在面對學生的改變,有些老師以過去的經驗來解讀現在學生的問題,所以將問題簡化為學生不聽話、學生程度變差;他們選擇了與過去相同的解決方式,希望學校可以訂出更嚴格的校規,或是給予學生更多機械化的練習,認為這樣就能讓情形回到符合「他的經驗」的樣子。但有些老師卻不這麼想,他們認為學生的情形和以往不同,因為條件不變的情形下卻出現不同的行為,使他們進一步去蒐集更多的資料,以便評估真正的問題所在。重新定義問題讓他們有了新的看見,選擇了新的因應方式;善用學生的特質而改變了課堂與學習的方式,產生不同的結果。
這樣的差異來自於解答者的特質,而一連串的過程都是解答者主動開啟思考後而發生的。每個人都是人生問題的判斷者,也是該如何因應人生問題的決定者。若是這樣,我們是否就沒有機會改變人們了?就好比人們常爭執著誰的判斷與做法才是對的,沒有改變對話的可能了嗎?
或許我們更需要思考的是,當我們發現人們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定義問題與自己的關係,並在判斷後決定回應的方式,我們有沒有辦法避免落入某種慣性、迷思或危險呢?面對人生的大小問題,有沒有更合宜的思考路徑呢?
理解問一問
● 人們為何會對相同的問題產生不同解讀?
● 面對問題時,會有哪些不同的因應選擇?
● 問題類型與解決因應方式的對應,是必然的嗎?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