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芭芭拉.布萊德里.哈格提
這不是所有事情都開始走下坡的人生階段。相反的,中年這個階段是「更新期」,一段可以讓人重新衡量目標、再次聚焦自己的人際關係,並對周遭事物及自身想法改觀的時期。
倫敦國王學院的教授馬可斯.理查茲(Marcus Richards)指出,人生任何時候,心智儲備都可能加強或流失。
「終其一生,你都可以使心智儲備增加,或者讓它減少。」他這麼對我說,「時間一過就無可挽回的迷思,絕對不正確。」
理查茲主導一項稱為「一九四六年英國出生世代」的研究。英國政府詢問一九四六年某一週在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斯生產的母親,是否可以追蹤她們孩子的一生,自始至終。七十年後,政府蒐集了約其中五千五百位的詳細資料:從長牙與上小學、健康問題與運動習慣,到職業與(有些人)退休。研究人員記錄了孩子八歲、十一歲、十五歲的智商測驗結果。他們認為智商將強而有力地驅動孩子一生的發展。然而他們錯了。
「有時我們存著固有的觀念,以為智商在幼年時就定型了,」理查茲說,「其實並非如此。智商顯然在年幼時最容易鍛鍊,但是之後仍然可以改善。」
智商以及從中年進入老年的認知功能,順應了人的生活型態。參加成人教育課程,可以在你的認知銀行帳戶中加幾分。培養一種嗜好,例如彈鋼琴或學習西班牙文,可以再加幾分。每天都散步?太好了!想要維護腦力,運動比其他任何東西都有效。不過請注意,熱巧克力聖代和炸魚塊薯條可能有如篩網,導致你未來的敏捷度一點一滴流失。事實上,不同的教育經驗、工作和休閒活動(我所指的不包括在電視機前吃冰淇淋),都會增加不同種類的認知儲備。
「現在我所說的很重要,因為研究指出,幼年之後仍可能繼續增加認知儲備。」史登說,「這是個讓人充滿希望的消息。即使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或是工作無法讓人感到有趣,你不見得就被困住了。」
史登和他的同事發現,積極參與人生的年長者,出現失智徵狀的機率會大幅降低。相較於最不活躍者,最活躍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減少了百分之三十八。對記憶最有幫助的活動包括閱讀、拜訪親友、看電影、到餐廳用餐,或是走路和短途旅行。這也有累積效應:從事的活動愈多,與孫子女交談時也會感到更快樂。
此後布蘭戴斯大學的研究人員也發現,只有受過高中教育,但是中年時曾鍛鍊大腦的人(閱讀、寫信、參加講座、玩填字遊戲),晚年的記憶力跟大學畢業者一樣好。梅約診所研究人員追蹤近一千八百位年長者,發現教育程度低的人透過閱讀、演奏樂器、桌上遊戲及參與其他具挑戰性的活動,可以延緩失智症的發生超過七年。他們並非自幼就從事這些活動,而是中年才開始。
在中年之後發展認知儲備,我的母親堪稱典範。母親曾上過大學,畢業於愛默生學院戲劇系,不過她說自己受到的教育「不多」。她留在家裡教養哥哥和我,但是五十幾歲時,她開始在爸爸的小公司裡跟他一起工作,為企業領導人舉辦會議。她清楚記得有一次搭機前往歐洲,將一些歐洲企業領導人介紹給美國官員,其中包括詹姆士.施萊辛格,時任美國能源部部長。他的座位在前四排,母親想要請教他一個問題。
「施萊辛格博士旁的位子沒有人坐,我就走上前。」母親回想,即使到今天仍有點佩服自己的膽量。
「我說:『部長先生,請問我可以跟你坐在一起嗎?』他說好,手上拿著《紐約時報》。我說:『如果我只能做一件事來幫助先生的事業,請問我該做什麼?』他拿起《紐約時報》對我說:『把這份報紙從頭到尾讀過,而且要每天讀。』」
母親當時最感興趣的報導是《華盛頓郵報》的時尚版,此後她開始讀所有的版面。起初很辛苦(中東局勢好複雜!),但是很快地,她沒有一天可以少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大西洋月刊》、《國家新聞報》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我從不與她辯論公共政策。她的論點細緻入微,總能贏過我。
給你和我的訊息很清楚明晰:運用你的腦袋,使它直到最終都可以維持清明。不用的話,後果自行承擔。或者向我母親學習:一旦用心研究,中東局勢其實沒那麼複雜。
逆轉大腦時鐘
隨著嬰兒潮世代接近失智的年齡,尋找避免心智失喪良方的競賽也愈趨激烈與多元,從腦力訓練遊戲、到富含藍莓的飲食、到經顱直流電刺激。不過,神經科學家巴可和愈來愈多其他的人聚焦在一個十分簡單的觀念:參與。
巴可把時間花在兩處實驗室,一處在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另一處在馬里蘭羅克維爾市,與美國國家老年研究所共同合作。她不僅動作快,講話速度更快。我看到她的垃圾桶中有許多健怡可樂空罐,猜想是這些飲料所帶來的刺激。
最近巴可把心力全放在逆轉老化的徵狀,很單純卻不容易:挑戰大腦,讓它費力用功,就好像過去當學生時學習畢氏定理或法文文法一樣。
「你不應該處於自動駕駛模式,」她說,「在這樣的模式下,你只是在漫遊。」
巴可最近決定測試自己的理論。她招募了兩百一十九人,年齡介於六十歲至九十歲,請他們每週參與(或不參與)某些活動十五小時,為期三個月。她把受測者分為幾組,有些如往常般生活;有些進行愉快但是不特別具挑戰性的活動,例如聆聽古典音樂或玩填字遊戲;有些則從事社交活動、郊遊或一起看電影。有兩組要學習可以開拓心智、新且複雜的技能。她短暫考慮過透過舞蹈(已有研究顯示,舞蹈可以增強老年人的認知能力),但是擔心受測者會受傷。她也想過藉由橋牌或西洋棋,但是這兩者皆具競賽性質,可能導致受測者彼此爭鬥。最後,她決定讓受測者學習數位攝影和縫被。
「縫被聽起來或許是個家常、不具什麼挑戰性的活動,但絕對不是如此。」巴可說。舉例來說,縫被涉及在腦海中旋轉抽象的形狀,數位攝影則牽涉快速學習大量的技術資訊,並且加以應用。這兩種嗜好都必須運用工作記憶、長期記憶及其他高階認知歷程。
三個月後,只有面對具挑戰性活動的人,記憶力增強了。參與數位攝影者輕鬆取勝:語言及空間記憶都明顯增強。參與縫被的人,心智敏捷度有所改善,不過幅度較小,可能因為縫被一開始很難,但是之後就變成一種例行程序了。一年後,這兩組人的記憶力仍然比較好。
「我不認為唯有透過數位攝影或縫被才做得到,重點是心智需接受挑戰。」巴可告訴我,「如果你是縫被專家,實際上我會建議不要老是把時間花在縫被上。也許你給自己的挑戰不夠,因此需要做些對你而言獨特、具有挑戰性且有趣的事,以維持這樣的投入。這甚至適用於工作上。」
這些都說明神經可塑性得勝,這是個相當近期才有的觀念——人直到終老,都可以學習新技能,增強記憶力,甚至長出新的腦細胞。
本書限時下載活動進行中,期間限定2017/9/13~10/12!我是書城會員,開啟APP下載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