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在許多時候都過於樂觀。
社會心理學家區分出以下三種會導致人們接受內部觀點的假象:
‧優越感的假象
‧樂觀的假象
‧控制的假象
「這是必然的結局。」瑞克.達特羅(Rick Dutrow)對於他的一匹賽馬「大棕馬」(Big Brown),是否能奪得夢寐以求的三冠王頭銜時如此宣稱。贏得三冠王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功績,牠必須在短短五週內,在三個不同長度的跑道贏得肯塔基馬賽(Kentucky Derby)、普瑞克涅斯馬賽(Preakness Stakes),以及貝爾蒙馬賽(Belmont Stakes)冠軍。在大棕馬試圖贏得三冠王頭銜之前,只有11匹賽馬在上一世紀成功創下紀錄,過去30年內並沒有任何一匹賽馬締造如此佳績。現在,只差一場比賽,大棕馬就可以成為賽馬界的「不朽傳奇」。
馴馬師達特羅是有理由樂觀的,不僅因為他的三歲小馬在前五場比賽時未嘗敗績,同時牠也居於主導地位。雖然,在賠率方面,工作人員設定大棕馬贏得肯塔基馬賽的機率是25%,但牠以領先四又四分之三的跑道長度奪得勝利。而牠在普瑞克涅斯馬賽時更強了,雖然騎師在衝刺階段安撫牠,但牠仍然越過終點五又四分之一的跑道長度。在牠的最後一場比賽(貝爾蒙馬賽),與之交鋒的都是一些平庸的競爭對手,而牠的最強挑戰者「娛樂場」(Casino Drive),在最後一刻退出比賽。
毫不意外,觀眾對大棕馬的興趣逐漸增強。優比速公司(UPS)嗅到了機會,以大棕馬為名,簽署了行銷協議,其中包括在馬背外套上打上企業標誌。大多數的賽馬場老手都認定牠會贏得比賽。至於大棕馬本身,則被描繪成強壯、自信和準備就緒的形象。達特羅讚揚道:「牠看起來好得不能再好了,在大棕馬身上我找不出任何缺點。我看到最美麗的畫面,我很有信心,這真是不可思議。」馬迷們同意這個說法。儘管酷熱難當,關鍵賽的出席率仍比過去一年高出一倍,群眾無不渴望親眼目睹歷史性的一刻。
大棕馬是締造了歷史沒錯,但不是所有人預期的那種歷史。牠跑出倒數第一的成績,這是三冠王競逐者從未發生過的憾事。
賽後,獸醫為大棕馬做了全面體檢,牠看起來似乎無恙。大棕馬如此反覆無常的表現,讓人聯想到實驗室研究人員所稱的「哈佛定律」(Harvard’s Law):「壓力、溫度、體積、濕度和其他變數,即使在最嚴格控制的情況下,有機體照樣隨興所為。」
然而,關於大棕馬贏得三冠王的前景,還有另外一派的看法,這一派並不認為牠未來進入賽馬聖殿的機會有多樂觀。此派觀點凸顯出一個簡單的問題:當其他賽馬和大棕馬處境相同時,成功的機會又有多少?
史蒂芬.克里斯特(Steven Crist,才華洋溢的作家暨著名賽馬裁判員)提供了一些數據,令人醍醐灌頂。以贏得肯塔基馬賽和普瑞克涅斯馬賽、並有機會上看三冠王頭銜的29匹馬來說,最後只有11匹獲得殊榮,成功率不到40%。但仔細研究1950年前後的統計數字,差異極為明顯。在1950年之前,9匹馬中有8匹贏得三冠王的頭銜;在1950年之後,20匹馬中只有3匹馬成功奪冠。成功率為什麼從幾近90%降到只有15%,著實令人費解;但合理的因素包括育種較佳(產生較多的優質馬駒),以及起跑場地較大。
15%的成功率或許會引起一些疑慮,但它並未將大棕馬的天賦和過去令人印象深刻的紀錄一併納入考量。畢竟,並非所有有能力贏得三冠王的馬匹都擁有類似的天賦。有一種比較馬匹的方法是「拜爾速率」系統(Beyer Speed Figure):在既定的天氣條件下,根據馬匹在比賽時間和跑道速度的表現給分,數字愈高的馬匹愈好。
表1-1顯示,包括大棕馬在內,有志奪取三冠王頭銜的7匹馬(包括大棕馬在內),在前兩場競賽中的「速勢指數」(speed figures)。由於自1991年之後才有速勢指數可供參考,因此樣本數很小。大棕馬的速勢指數,雖然可能因為在普瑞克涅斯馬賽的表現而拉低了幾分,但與其他馬匹相較絕對更具勝相。即使考慮到不怎麼樣的貝爾蒙場地,清楚可見大棕馬不確定必贏。然而,投注大棕馬勝出的機率卻還是出現令人滿意的三比十。這意味著牠有超過75%的機會贏得最後一站。克里斯特和其他敏銳的裁判人員閱馬無數,足以看出賽場公告板過分誇大了大棕馬的勝率。
這些對比的觀點顯示出我們的第一個錯誤,一種偏好內部觀點多於外部觀點的傾向。內部觀點以聚焦在特定任務及利用垂手可及的信息來思考問題,並依據狹隘和獨特的信息做出預測。這些信息可能包括傳聞證據和謬誤的看法,但這是大多數人在建立未來模型時所使用的方法,而且確實也常見於各種規劃形式中。達特羅和大棕馬的粉絲們大多侷限在內部觀點,包括馬的勝績和雄偉的外觀,這是自然的,但幾乎總是過於樂觀。
外部觀點要問的是,是否有類似情況可以提供統計的基礎,以便做出決策。外部觀點並不看問題的獨特性,而是想知道有沒有其他人遇到類似的問題;若有,結果是什麼?這種外部觀點是一種很不尋常的思考方法,人們會在這種觀點之下不得不把搜尋到的寶貴資訊擺到一邊去。如果使用外部觀點,裁判人員將評斷出大棕馬是一個很不好的賭注,如同其他馬匹在相同情境的經驗下所顯示的,獲勝機率會遠低於賽場公告板上的預測結果。外部觀點通常可為決策者創造出一種極具價值的實際驗證。
為什麼人們傾向於接受內部觀點?我們多數人在許多時候都過於樂觀。社會心理學家區分出以下三個會導致人們接受內部觀點的假象。
請你花一點時間,誠實以「是」或「不是」來回答以下問題,便會了解第一種假象:
.我是優於平均的駕駛。
.我有高於平均水平的判斷能力。
.我的專業表現在所屬組織裡是居於較好的那一半。
如果你像大多數人一樣,以上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這便顯現了優越感的假象,亦即對自己有著不切實際的正面看法。當然,並不會每一個人都是優於平均。在1976年的一個經典案例中,大學委員會要求高中受試者就多項準則對自己評分。85%以上的人自認在與人相處上優於中位數;70%的人則認為自己在領導他人的能力上優於中位數;而有60%的人自認在運動表現方面在中位數之上。有份調查顯示,80%以上的人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比大半數的人高明。
驚人的是,能力最差的人自認能做的事和實際有能力完成的事之間,差距往往最大。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在文法測試上,針對自認能力和成功可能性方面進行評分。圖1-1顯示,表現最差者過於誇大他們的能力,自認最近於最高的四分位數,結果卻是位於最後的四分位數。更有甚者,就算個人確實認知到自己低於平均值,往往自認本身的缺點無關緊要、不值得一提。
其次是樂觀的假象,大部分的人認為自己的未來比別人更光明。例如,研究人員要求大學生估計在他們的生命中擁有各種好壞經歷的可能性時,大多數學生都判斷自己比其他同儕更有可能擁有好的經歷,而且不太可能會有不好的經歷。
最後是控制的假象,人們表現得就好像偶發事件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例如,人們在擲骰子時,若希望擲出較小的數字,力道就輕一些,反之則用力一點。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兩組上班族參與簽賭彩券,只要花費1美元,就有機會獲得50美元彩金。其中一組人員可以選擇彩券,另一組則沒有選擇權。運氣決定得獎的可能性,但這些上班族的表現並非如此。
在開獎之前,一位研究員詢問參與者願意以什麼價格出售他們的彩券。有權選擇自己彩券的那一組,平均出價接近9美元,然而,無決定權的那一組出價則低於2美元。那些相信自己擁有某些掌控力的人,自認成功機率要比實際為高,而那些沒有控制感的人則無此偏見。
我必須承認我的職業,積極的資金管理,可能是專業世界中控制假象的最好例子。研究人員顯示,整體而言,積極建構投資組合的基金管理人長期來看,投資報酬率低於市場指數,而這是每家投資公司都認知的結果。理由非常簡單:市場是高度競爭的,基金經理人收取的費用減少了報酬。市場也有良好的隨機性,確保所有投資者不時看到好的和不好的結果。不管證據如何,基金管理人的表現宛如他們可以違抗機率,提供優於市場的報酬。這些投資公司依賴內部觀點來調整其策略和收費。
成功的機率很小,但不適用於我
眾多的專業人士普遍傾向以內部觀點,對可預見的不好結局做出重大決策。但這並不表示這些決策者是輕忽、天真或惡意的。由於上述三種假象的激勵,他們大多相信自己做的是正確的決定,而且有信心結果會令人滿意。現在你已明白內部觀點和外部觀點的差異,你可以更加小心地評估自己與他人的決定。讓我們來看看幾個範例。
企業合併和收購(M&A)是年復一年數兆美元的全球業務。企業投下巨資來辨別、收購和整合各家公司,以獲得策略優勢。毫無疑問,企業之間的交易都是出於最佳的意圖。
問題是,大部分的交易並不會為收購公司的股東(一般而言,那些被收購公司的股東則收穫頗豐)創造價值。事實上,研究人員評估,當一家公司買下另一家公司時,收購公司的股價當時會下滑大約三分之二。鑑於大部分經理人追求增值的目標明確——而且他們的薪酬往往與股價連結——併購市場的實際動態似乎讓人感到意外。理由是,即使大部分的執行長了解到全盤的併購紀錄並不好,他們仍有自信可以克服萬難。
「一個高品質的海濱產業」——這是陶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執行長在2008年7月同意收購羅門哈斯公司(Rohm and Haas)後,對該公司的描述。儘管在競價戰爭之下,陶氏化學公司得支付整整74%的溢價,卻依然不為所動。反之,執行長宣布該交易是「建立陶氏化學公司成為盈利成長公司決定性的一步」。陶氏化學公司的管理階層具備所有內在觀點的特質。企業界因為併購案而虧損的例子已層出不窮,這樁交易案宣布之後,陶氏化學公司的股價重挫4%,在這些例子之中更是居首。
為什麼大多數公司在收購其他公司時,價值無法增加,這點只要利用基礎數學便可以解釋原因。買家的價值改變相當於,兩家公司合併使得現金流量增加值(協同作用),以及收購者支付高於市場價格的金額(溢價)之間的差額。公司希望獲得的比付出的多,因此,若協同作用超過溢價金額,買家的股票價格將會提高;反之則會下跌。在陶氏化學的案例中,協同作用的價值——根據陶氏化學公司提供的數據——低於支付的溢價,說明了公司股票價格為何會下跌。把耀眼的修辭放一邊,數字對於陶氏化學公司的股東並不有利。
三人不會成虎
幾年前,我的父親被診斷出癌症末期,在化療失敗後,他基本上是別無選擇的。有一天,他來電詢問我的意見。他在雜誌上讀到有關另類癌症療法的一則廣告,宣稱具有近乎神奇的結果,並指出一個充滿熱烈見證的網站。他想知道,若把資料寄給我,我是否會告訴他我的想法?
這並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研究。沒有任何架構嚴謹的研究顯示這種治療方法的療效,而且有利於該療法的證據不過是各方道聽塗說的傳聞。當我父親再次來電,我可以從語氣中聽出他已下定決心。儘管費用龐大和交通往返,他仍希望嘗試這種姑且一試的另類療法。他問及我的想法時,我告訴他:「我試著以科學家的角度思考,根據我所看到的一切,這個方法並沒有效。」掛掉電話後,我內心像被撕裂一般,我想相信那個故事,並依循內部觀點。我希望父親痊癒健康,但我內在的科學角色要我堅持外部觀點,即使已考量到安慰劑或有療效,但「希望」並不是一種策略。
我父親不久之後辭世。這經驗迫使我思考,我們是怎樣決定醫療方式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父權模式支配著醫生和病患之間的關係。醫生會診斷疾病,並選擇看似對病患最好的治療方法。如今,患者有更多的資訊,且普遍希望能參與決定。醫生與患者經常討論許多治療方法的利弊,並共同選出最佳的對策。研究顯示,那些參與做出決定的病患,對於他們的醫療更為滿意。
但研究也表明,病患經常會做出對自己並非最有利的決定,這往往歸因於沒有考慮到外部觀點。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供實驗對象虛構的疾病和各種治療方法。每一個實驗對象有兩種治療方法的選擇。第一種是控制療法,具有50%的療效。第二種療法則是從十二個選項中擇一,這些選項結合了正面、中性、或負面的傳聞,虛構出四種可能的療效層級,範圍從30%到90%不等。
這些故事對結果造成很大的差異,並在決策過程中淹沒客觀的數據。表1-2的數據便可見真章。當90%療效的治療方法搭配一個失敗病人的故事時,選擇這種治療方式的病患比例不到40%。相反地,療效只有30%的治療方式當搭配一個成功的故事時,高達80%的病患會選擇這種治療方式。這項研究的結果完全吻合我父親的行為。
雖然對於病患而言,被告知和參與治療是件好事,但是他們也同時冒著被資訊來源影響的風險。這些來源主要來自傳聞,包括朋友、家人、網路和大眾媒體。醫生可能會發現,「傳聞」是他們向病患傳達觀點的有效方法。但是醫生和病患都應該要小心,不要忽視了科學的依據。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