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臺南:漫步新化老街——新化老街

新化老街是代表臺南的重要景觀之一,但其實,老街兩側相對的並排街屋,西側和東側的「表情」完全不同。

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想,臺灣建築的魅力,就在老街散步,這麼說毫不過分。我第一次的臺南老街體驗就在新化,而我馬上愛上了臺南。

新化老街,一方面在裝飾上洋溢著豐富的表現,另一方面,又是很符合人性的規模(human scale),這正合我的喜好。建築是兩層樓,各店鋪的入口寬幅較狹窄,一下子就能走到隔壁店家。因為這樣,店老闆的氣息和品味都很明確,容易比較。

大街的西邊呈現了百花繚亂的樣態。二樓窗戶全部是縱長方形的上下拉窗,紅磚或瓷磚將外壁做了分節,窗戶的頂端搭載了優雅的半圓拱或是堅固的楣石。三角和曲線的山牆交叉排列……西邊是這種巴洛克風。莨苕葉、新藝術運動風的植物藤蔓的浮雕,光是閒眺都極有趣味。沒有兩個一樣的東西。看到徽章飾中央的「黃」字,這裡是「黃家」的店吧。窗戶上面的半圓部分,龕楣正中央的束木,陰影相當漂亮……這是西側的印象。暫且將它取名為「熱鬧的西側」好了。


▲新化老街西側


▲新化老街東側

但是,與此相對,東邊的樣子很不一樣。幾乎沒有裝飾,橫長方形的窗戶上是直線的水平簷,屋頂上有圓洞的女兒牆畫出了水平的天際線。這可以稱之為裝飾藝術風嗎?我想叫它「簡樸的東側」。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差異呢?

臺灣各地殘存的老街風景,是日本統治時代在市區改正(統一的都市計畫)下出現的景觀。很多城鎭整備出了主要道路和圓環,直線型的街區也是這個時期出現的。

作為公共通道的一樓部分,加上還要承載二樓的拱廊,這是有義務得建造的「亭仔腳」構造,或者說當時是被建議要蓋亭仔腳的。一開始我深信,新化也是「市區改正下出現的街景」。但事情並非如此單純。

其實新化西邊和東邊立面(建物的臉)的對比,是不同建築年代的表現。

「熱鬧的西側」建於1920年(大正10年)~ 1926年(大正15年)。另一面「簡樸的東側」是十幾年以後的設計。兩邊的成立過程也不一樣。 「熱鬧的西側」,是在1920年道路擴張後,林茂己老闆,使用西洋式的設計翻新了自己的店面。這件事一躍為當地的熱門話題,各個店面都爭相新建,喊著「我也要!我也要!」結果,就出現了這樣熱鬧的眾店喧嘩的景象。

這條道路,1937年(昭和12年)實施了第2次道路擴張,東邊商店群的整修也是在這個時候。總督府提供了整建費——2,000円的免利息融資作為資本,裝修了街道,以30年代流行的新裝飾風格為主。這邊的裝飾風格建築群,和林百貨那邊的舊「末廣町通」商店街(1931年市區改正時整建)的氣氛幾乎一模一樣。換句話說,新化老街是極其罕見的地方,在這裡,可以用對比的角度,而且是以建築群的方式來觀察「大正時代的饒舌」建築和「昭和初期的現代主義風」。

來看看這些擁有豐富表情的招牌吧。咖啡館、餐館的旁邊,並排了診所和鞋店。也就是說,這裡不單是為了觀光客而存在的,對地方居民的生活而言,這些都還是必要的場所。街道的活力,乃基於扎根當地的深度。

從新化老街略微袖珍卻具體而微的富足中,我感受到的一股強大魅力,也許就是因為以上的理由。 閱讀完整內容
臺南日式建築紀行:地靈與現代主義的幸福同居

本文摘錄自‎

臺南日式建築紀行:地靈與現代主義的幸福同居

渡邉義孝

由 鯨嶼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