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難」的通病


有報導指出美國公司在企業訓練和員工教育上的花費極大。光是2015年,就為此花掉1,600億美元,在全球更耗費近3,560億美元。但,出乎意料的是,這麼鉅額的投資,所換來的報酬率卻很差。一段時間之後,公司評估這個所費不貲的訓練計畫,發現員工在接受訓練當時,雖然確實受到了啟發,有更多的知識,但是卻很少能夠把這些知識用出來,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情況並沒有什麼改變。所以提昇一個人的知識只是改變的第一步,如果沒有實地持續去做,還是用處不大(HBR,October 2016)。

學習新知,是改變的第一步。

知道了更有效的方法、找到了更好的解答,只是發動引擎,如果沒有穩定持續地踩下油門,車子還是無法前進,只會耗盡油料,停留在原地打轉。

如同每到歲末年終,我們最常做的,就是許下「新年新希望」。買了一本全新的行事曆,寫下嶄新的計畫,對未來充滿信心!

今年要把英文學好!
今年要開始上健身房!
今年要養成閱讀習慣!
今年要開始寫日記、寫文章!


然而,現實卻往往不如預期。

根據我國著名周刊在2018年的調查發現,只有3.5%的國人,可以全部完成上個年度所訂下的新年願望。國外更有調查顯示,80%的新年新希望,往往會在新年的第二個月就以失敗告終,然後年復一年的循環……

既然「新年新希望」的失敗率如此之高,為什麼大家還是一直重複執行如此的儀式呢?

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去思考:

其一,人們之所以會想在新年度的一開始,立下嶄新的計畫。起源於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期許著自己能變得更好,都想在某些時刻啟動改變、戒除陋習,創造出更好的自己。

其二,之所以一再反覆,打掉重練,則是因為理想目標與真正能夠執行的狀態之間,有著過大的落差,而且過程中又沒有找到正確可行的有效計畫,所以往往會從一開始的興致勃勃,到最後變成不了了之……

達成目標的路太遠,沿途的干擾誘惑太多!

我知道!

我想要!

卻,做不到……

要解決大多數人「知易行難」的通病之前,可以透過認知神經科學來了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不能輕鬆地「知易行易」?

人類每個外顯行為的背後,都是數以百萬計的神經元連結互動後的結果。在日常生活中,約有一半的行為源自於習慣。想想您每天早起刷牙,是用左手?還是右手擠牙膏呢?出門穿鞋,先穿左腳?還是右腳?用哪隻手拿水杯?坐捷運時,是不是幾乎都站在差不多的月台位置?走進便利商店,完全不需要看招牌就可以說出「熱美式不要糖」?這些看似沒有經過思考,就能順利運作的日常,是因為經過無數次反覆之後,在大腦中已經形成一套穩定的神經迴路,並以自動化的方式進行著。

明天開始,您可以試試以非慣用手拿鑰匙鎖門、試著提早一個路口過紅綠燈、試著換換咖啡口味、試著做一點跟平常不一樣的事情,您會發現之前做起來毫不費力的事,變得都要多想一下,感覺不太習慣,甚至可能覺得有點不順、有種腦袋在打架,卡卡的感覺。

那是因為,大腦裡面原本習慣的神經迴路路徑,被您改變了!

這種需要多想一下,卡住、不流暢的感覺,會讓人覺得不舒服;需要先停下來思考再行動的這個過程,會讓人覺得耗神疲累,無法堅持,會讓我們想要選擇回到改變前的習慣「舒適圈」,繼續原有不費力的慣性模式。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做事3分鐘熱度、虎頭蛇尾的原因。

如果將行為背後運作的神經網絡,想像成電腦的程式碼一般,只要啟動特定的指令,就會執行相對應的動作。上面那種卡卡的感覺,就是因為我們在原有的網絡中,加入或移除某些成分,這個動作會讓原本通行無阻的網絡,出現阻礙、降速,甚至停滯。

我們想要改變習慣(建構新行為),就是一種重新編碼的過程,需要建置新的神經迴路(例如:認知基模)。知易行難的原因也在此,當我們聽到一個訊息,(建立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讓您變得更年輕;維持運動習慣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預防阿茲海默症……等等),「知道」這些資訊往往只需要短短幾分鐘,這些振奮人心的訊息,也很容易觸發我們想要開始行動的強烈慾望。但是,如果沒有透過反覆執行、回饋、修正的過程,穩定建立起新的神經迴路路徑,那些激勵人心的點子,永遠只會短暫掠過腦海,無法得到具體實踐。

像參觀健身房之後,信心十足立志這次一定要改變,毅然決然買下整年度的課程之後;像每次聽完成長激勵講座,滿滿的感動與省思,決心重新思考人生方向,決心脫胎換骨之後。多數的人,最後還是回到了原點。

想要做,知道應該要做;

但路徑沒有改變,仍舊只會在同一個迴圈,

不會憑空抵達新的終點。
閱讀完整內容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本文摘錄自‎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洪聰敏

由 時報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