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強大的概念在我們決定運用它以前,都很迷人,也一無是處。
── 作家李察.巴哈(Richard Bach)
一次小挫折讓我學到了資料敘事的第一課。那是發生在職涯初期,我剛完成第一年的MBA課程,在美國中西部一家知名的多重通路零售商,找到實習工作。當時,美國經濟陷入嚴重衰退,許多美國企業沒興趣雇用我這種外籍生,因為雇用我需要負擔額外的成本。幸好,我在加拿大做過網路行銷,那家零售商覺得該經驗很有吸引力,所以我在它的電子商務部門獲得了實習的機會。
暑期實習接近尾聲時,我和其他幾位MBA實習生需要競爭正職。我必須先向電子商務部的副總經理(SVP)做簡報,那是一次重要的機會,它讓我在最後的簡報之前,先確保我的專案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當時內人有孕在身,我們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我非常需要全職工作,所以覺得壓力很大,非得讓這位掌握大權的高階主管留下好印象不可。
這位副總經理不是典型的商業領袖,他曾是上尉及特種部隊的直升機飛行員,不只嚴肅的舉止令人望而生畏,還非常精明,畢業於頂尖的商學院。多年來,他把許多MBA實習生精心準備的簡報批得狗血淋頭,實習生向他簡報後,往往一臉驚恐、噙著淚水離開。
我不想像其他的實習生那樣落魄地離開,所以費盡心思準備那場簡報。我對自己的專案進展很滿意,也有信心報告目前為止完成的任務。不過,投入專案的過程中,我翻閱客戶調查的回應時,偶然發現一個有趣的資料點。那份資料顯示,顧客認為某種出貨慣例其實不像電商團隊所想的那麼重要。雖然這點對我的專案不太重要,但我覺得值得提出來分享,因為如果資料是真的,那對電商團隊的作法有很大的影響。
簡報當天,一切都很順利,但我秀出那張客戶調查的投影片後,情況就急轉直下了。副總經理看了那張投影片後,產生了反應,但他的反應與我預期的不同。他傾身向前,脫口說出:「鬼扯!」他不是低聲說,而是放聲大喊,好讓現場的每個人都聽得見。那種加強語氣是為了確保現場沒有人質疑他的權威觀點,包括我。我覺得自己好像踩到了地雷,一顆文化地雷。當下那種猝不及防的感覺,讓我頓時陷入恐慌。幸好,一位勇敢的前輩及時跳出來解圍,提供一些必要的掩護,讓我回神過來,勉強地完成了剩下的簡報。我的自尊心雖然有些動搖,但我挺過了那場會議,也帶著寶貴的經驗離開了。
後來我回想那段經歷時,覺得我做了嚴重的誤判。我天真地以為我是在增添價值,貢獻可能有意義的見解,我以為那個見解的潛在優點一定會獲得採納,並促成進一步的探索。遺憾的是,單憑優點不見得會獲得採納。就像許多充滿前景的發現永遠沒有機會實現一樣,我的見解也遭到忽視,那天在會議室裡就遭到摒棄了。我覺得那是值得關注的優點,但那只是我自己的幻覺。一般人與組織不見得會敞開心胸,去接納那些可能改善其績效或職位的新發現(無論他們有心還是無意)。
許多因素導致我的見解遭到摒棄,像是:我的表達方式欠佳、高階主管的封閉心態、文化惰性等等。不過,造成那個見解遭到封殺的關鍵,是它激發的變革程度。見解與變革是齊頭並進的。每次我們發現見解時,只要針對那個資料採取行動,一定會產生變化。
一個發現的潛在價值,往往與它面臨的阻力大小成正比。雖然我們覺得提出見解是分享無害的洞見,但那些見解可能產生大小不一的影響,而那恐怕是他人難以接受的。一般來說,見解越重大,對現狀的破壞越大。畢竟,要別人放棄常規與熟悉的東西,往往相當困難。如果新的見解未獲理解,聽起來也毫無說服力,它就沒有機會克服阻礙改變的力量。自從經歷那次挫敗後,我發現,如果你想提出深刻的見解,啟動改變,你不能只是告知受眾,也必須吸引他們參與。
用資料推動正向改變
我不確定,我們改變的話,情況會不會好轉。我只能說,情況若要好轉,需要先改變。
── 科學家喬治.利希滕貝格(Georg C. Lichtenberg)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認為,變化是宇宙的根本。據傳他說過:「變化是人生中唯一不變的東西。」我們活在不斷演變的世界裡,這個世界比我們願意承認的還要隨機、吵雜、不可預測。對個人與組織來說,善於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很重要。誠如奇異(GE)前執行長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所言:「在不得不改變之前就要改變。」與其停滯不前或將就現況,我們通常會想辦法改善自己及周遭的世界。
從古至今,人類的創新都是源自於想要追求更好的狀態,像是更快、更便宜、更安全、更有效率、更多產等等。比方說,印刷、電話、汽車、電腦、網路等突破性的創新,都帶來了重大的變化。這些科學突破需要打破既有的信念、技能、體系以取代它們。改變是進步無可避免的副產品。想要進步與改善,你就必須追求新的見解,落實新的概念,那免不了會帶來改變。
然而,不是所有的改變都有強大的破壞性。二戰後的日本製造商發展出「改善」理念(kaizen philosophy),鼓勵員工在整個工廠中不斷地導入漸進式的小改進。最終,這些小改進積少成多,幫豐田、Sony等日本企業,在產品品質與製造效率上,獲得很大的競爭優勢。如今,多數創新的新創企業、甚至大公司,也採用類似的「精實方法」(lean methodology),透過漸進式的實驗與敏捷開發來持續精進。
「改善」與「精實」方法的根本都是資料。沒有資料的話,使用這些方法的公司根本不知道要改進什麼,或不知道漸進式改變究竟有沒有效果。資料為推動正向的改變,提供必要的透明度與明確性。然而,不是只有在商業界,確立基線、基準、目標才重要,而是從個人發展到社會理念,各領域都適用。正確的見解可以帶來勇氣與信心,幫忙打造新方向,讓你不再只是有勇無謀地豁出去,而是放膽展開明智的探險。
人人都能成為資料分析師
資料有助於解決問題。
── 創業家安妮.沃西基(Anne Wojcicki)
過去50年的大部分時間,在多數商業組織中,資料主要是交給兩個擁有特權的群體:需要資料以管理事業的高階主管;為管理高層收集、分析、報告數據的資料專業人士(例如商業分析師、統計學家、經濟學家或會計師等等)。其他人接觸資料的機會相當有限,或是間接接觸,或只是偶爾接觸。
在當今這個數位時代,資料變得更普遍,更多人可以接觸到事實與資料。每年的資料量預期將成長61%,到2025年將達到175 ZB(1 ZB = 1兆GB)(Patrizio 2018)。這種爆炸性的成長大多歸因於這個世界的連結日益密集,以及機器創造額外的資料,而不只是人類或商業實體創造資料而已。
資料迅速變成關鍵的策略資產,在多數組織中,資料已經從「可有可無」變成不可或缺。例如,對亞馬遜、Google、Facebook、Netflix等科技巨擘來說,資料早已是締造商業成就所不可或缺的根基。無論是從資料如何推動營運,還是從資料提供的巨大策略價值來看,都是如此。從亞馬遜與Netflix利用資料所啟動的推薦引擎,到Google與Facebook那些資料豐富的廣告網路,那些精通資料的公司利用資料與技術,取得強大的競爭優勢。不過,精通資料不再是業界領導者的專利,創新公司不分規模大小都能因此受惠。比方說,我認識一家俄勒岡州的小型建商,它可以從審核過程中獲得絕佳的資料透明度。相較於那些採用低效率紙本流程的在地競爭對手,那家公司享有明顯的優勢。
在現今這個步調明快、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只讓一小群高階主管及資料專業人士取得資訊已經不合理了。前瞻性的組織希望以資料來增強更多員工的能力,讓他們做更明智的決策,更快因應商機與挑戰。為了讓資料普及並培育資料導向的文化,公司依賴各種分析技術,從隨處可見的試算表,到進階的資料發現工具,應有盡有。
即使你的職稱沒有「資料」或「分析師」等字眼,你的工作也可能沉浸在數字中,而且需要運用資料。如今,資料是每個人的責任。事實上,缺乏背景知識或脈絡是任何分析師的致命傷。另一方面,多數參與日常業務的人,則擁有豐富的背景知識或脈絡。舉例來說,精明的分析師可能忽視資料中的某個東西,但資深的事業參與者可以憑藉多年的專業經驗,輕易抓到重點。資料不在乎你是誰,也不在意你的分析技巧高低。只要你夠勤奮好奇,就可以從資料中發現洞見。資料取得變得更容易以後,各種背景的人都可能從資料中發現寶貴的見解,那不再是技術人員的專利。
在工作之外,你可能沒注意到自己在「閒暇時」做了多少分析,因為資料日益融入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例如,你規劃度假或上網評估不同產品時,可能是根據一些資料做決定,像是陌生人的推薦與評價。事實上,89%的消費者表示,線上評價會影響他們的購物決定(PowerReviews 2018)。如果你是狂熱的球迷,整個球季你都會經常關注愛隊的戰績(或缺乏戰績)。此外,你可能是美加近6,000萬名「夢幻賽」(fantasy game)1遊戲的熱情粉絲之一,而夢幻賽完全是靠資料啟動的。
以我的居家生活來說,我太太從來沒想過她會接觸到分析與資料的世界。後來,她開始跑馬拉松及參加鐵人三項後,生活突然充滿了資料分析。現在,她持續以可靠的Garmin GPS手錶來分析自己的健康狀況與訓練績效。透過努力、決心與資料,她達成了健身的目標,包括完成鐵人三項比賽及著名的波士頓馬拉松賽。無論是追求個人健身、還是商業目標,最近數位資料的激增,以及資料日益增加的實用性與重要性,促使每個人都變得更精通資料。
資料經濟中的必備技能
運用資料的能力,即能夠了解它、處理它、從中獲得價值、加以視覺化,並拿來溝通,是未來數十年非常重要的技能。
── Google首席經濟學家哈爾.威里安(Hal Varian)
儘管如今有更多人接觸資料,這不表示每個人都做好了解讀資料的準備,能夠有效地運用資料。隨著我們越來越需要資料的指引以及從資料中獲得見解,資料識讀力的提升變得更加迫切。如果識讀力是指讀寫能力,那麼資料識讀力就是了解及傳達資料的能力。現今的資料工具很先進,可以提供無與倫比的見解,但它們依然需要能夠解讀資料的操作人員。畢竟,一座收藏全球最優秀文學作品的圖書館,對不識字的人來說毫無價值。同樣的,豐富的資料庫對不知道怎麼運用資料的人來說,也毫無意義。
幸好,了解英文不需要高深的英文學位。同理,資料識讀力也不必先有進階的統計知識,以及Python或R之類的程式技能。不過,你需要基本的算數技巧。例如,能夠了解、處理、解讀標準的資料圖表。由於你正在讀這本書,我假設你已經具備了發現見解的必要算數技巧。無論是透過良好的教育、工作經驗、課外活動,還是靠天生的好奇心,你已經培養了這個技能。現在,你正在尋求改善資料識讀力的另一半能力,也就是能夠有效傳達或分享資料。
誠如Google首席經濟學家威里安所述,發現有價值的見解,並有效地分享見解,是「未來數十年非常重要的技能」(McKinsey & Company 2009)。換言之,要從資料中創造價值,大多是靠這些重要的技能。如果你無法解讀那些數字的意義,資料的潛在價值永遠無法發揮出來。假如你能找到有價值的見解,但無法有效地交流,它恐怕還是無法發揮潛在的價值。發明家愛迪生曾說:「創意的價值在於如何運用它。」如果你的驚人發現令人困惑,或沒有吸引力,大家不會有動力採取任何行動。然而,越多人能夠藉由分享見解來推動行動,我們就會看到資料促成更多的正面改變與價值。沒有付諸實踐,見解就只是空洞的數字罷了。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