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需求階層
如今有一個關於人類的病痛與健康的全新概念正在興起,這項心理學令人振奮不已,而且充滿了美好的可能性。
──亞伯拉罕.馬斯洛,《邁向存在心理學》(一九六二年)
透過對自我實現者的研究,馬斯洛發現,達到人性顛峰的人們通常具有多數人畢生追求的特質;他們往往樂於幫助他人、富有創造力、思想開放、真誠可靠、心胸寬大、獨立自主且勇往直前。然而,馬斯洛並不是指每個人都必須如此。他相信,如果社會創造出可滿足個人基本需求的環境(包含直言不諱、發展獨特的能力與熱情,以及享有社會公平正義的自由),人們自然能發展出與至高人性相似的特質。
馬斯洛將教師、治療師與家長的角色視為園藝家,他們的任務是「讓人們以獨特的方式健康成長與發揮效能」。對他而言,這意指「我們努力讓玫瑰花美麗盛開,而不是嘗試將玫瑰變成百合……想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樂見那些與自己截然不同的個人達到自我實現。這甚至意味著,我們應該在最大程度上尊重與承認,每個人都是神聖且獨一無二的」。
馬斯洛熱中研究「存在心理學」的必要性,這個領域透過系統性的方式來探究目的,即終極經驗(如驚嘆、歡笑與情感)、終極價值(如美、真相與正義)、終極認知(如感知現實與新奇體驗的出色能力)、終極目標(如最終的考量或目的),還有以人為本,而不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即馬斯洛所稱的「存在的愛」〔Being-Love,或簡稱B-Love〕)。馬斯洛提倡存在心理學(他有時也稱之為「正向心理學」或「正統心理學」),是為了回應一種更注重「捨得,而不是擁有」、「努力奮鬥,而不是實現目標」、「擁抱挫折,而不是得到滿足」、「追求喜悅,而不是獲得喜悅」與「試圖前進,而不是抵達終點」的心理學。
馬斯洛在這條路上並不孤單。一九三○年到一九七○年間,一群志同道合的思想家崛起,其中包括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詹姆斯.布根塔爾(James Bugental)、夏洛特.布勒、亞瑟.康布斯(Arthur Combs)、維克多.弗蘭克、埃里希.佛洛姆、尤金.簡德林(Eugene Gendlin)、凱倫.荷妮、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吉姆.克利(Jim Klee)、R.D.連恩(R. D. Laing)、羅洛.梅、克拉克.穆斯塔卡斯(Clark Moustakas)、卡爾.羅傑斯、唐納.斯里格(Donald Snygg)與安東尼.蘇提奇(Anthony Sutich),他們全都認知到當時的實驗心理學、行為主義與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的限制。他們認為,這些學科並沒有公平地對待所有個體;它們沒有顧及人類發展創造力、靈性與人道主義的龐大潛能。他們自稱第三勢力(Third Force),試圖整合對於傳統觀點的洞察,同時探索「完整體現人性的意義是什麼,以及那種意義如何讓自我實現或充滿活力的生命展現光彩」。
最終,第三勢力的心理學家被稱為「人本心理學家」,而馬斯洛與安東尼.蘇提奇在一九六一年創辦《人文心理學期刊》(The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之時,這個領域正式成立。今日,有一群精神治療學家與研究人員在人本心理學的傳統中工作(其中許多人自稱為「存在人文主義」心理治療師),並始終強調人文議題,包含真實性、意識、具有同理心的社會行動、最有利成長的社會與生態環境、靈性、自我超越、整合、完整,以及接受人類存在所固有的掙扎與矛盾。在人本心理學的架構中,健康的人格會不斷尋求自由、責任、自覺、意義、承諾、個人成長、成熟、整合與改變,而不是一味追求地位、成就甚至快樂。
九○年代晚期,心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推動正向心理學的發展,以便對幸福與「賦予生命價值」的事物進行更縝密的研究。如今,人本心理學家與正向心理學家都渴望瞭解與培養健康的動機與生活方式。過去四十年來,下列十三種幸福來源持續受到嚴謹的研究,而你可以透過自己的方式來實現每一種幸福:
幸福的來源
• 更多正面情緒(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正面的心情與情緒的頻率更高、程度更強烈,例如滿足、歡笑與喜悅)
• 更少負面情緒(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負面的心情與情緒的頻率更低、程度更輕微,例如傷心、焦慮、恐懼與憤怒)
• 生命的滿足(對整體生命的正面主觀評價)
• 活力(對生理健康與精力的正面主觀認知)
• 環境控制(將環境塑造成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與欲望;掌控自己的人生;不被日常生活的要求與責任壓垮的能力)
• 正向的關係(感受他人的愛、支持與重視;擁有溫暖且可靠的人際關係;以愛與寬容對待他人)
• 自我接納(以正面態度看待自己;自我價值感;喜愛與尊重自我)
• 掌握(完成困難任務的成就感;達成自我重大目標的效能感)
• 自主(獨立自主,能夠在人生中自由做出選擇與抵抗社會壓力)
• 個人成長(不斷尋發展與進步,而不是追求固定不變的狀態)
• 生命的參與(全心全意與充滿熱情地投入日常活動與生活)
• 生命的目的與意義(相信自己的人生是重要、寶貴且值得的;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與意義;與超越自我的事物建立連結)
• 超然的經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敬畏、心流、啟發與感激的經驗)
注意,許多這些幸福來源超越了人們對於快樂的刻板印象。成為全人,指的是活出完整的存在,而非不斷追求快樂。感到快樂未必就是活得幸福;這其中也包含持續在生命中融入更多意義、參與成長──即人本心理學關注的重點。
在這個部分,我將介紹二十一世紀的全新人類需求層次理論,這個模型與人本心理學的精神相符,但也建立在關於人格、自我實現、人性發展與福祉的最新科學發現之上。我相信,這個新的需求層次模型可作為心理學領域的實用組織架構,也能有效指引你踏上健康、成長與超越的自我旅程。
但是,首先我們必須先糾正關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一些常見誤解。
人生不是一場電玩遊戲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通常被視為一層接一層的進展,彷彿一旦我們滿足了一連串的需求,就會永遠滿足於現狀。這彷彿將人生當成電玩遊戲,我們過了一關(譬如安全),天上就會傳來一個聲音說,「恭喜,現在你解鎖歸屬感了!」然後就永遠不會回到上一關。這種看法完全誤解了馬斯洛的理論及其所有研究的精神。雖然很少有人這麼認為,但馬斯洛其實是一位發展心理學家。
馬斯洛強調,我們隨時都處於成為的狀態,而人的「內在核心」純粹由「潛力」構成,而不是「終極的實現」,這些可能性「脆弱、微妙又棘手,非常容易遭學習、文化期待、恐懼與非難等所吞沒」,並且容易為人所遺忘、忽視、空置、輕視、未表達或抑制。馬斯洛清楚表明,人性的發展是漸進的發展,成長「並非一蹴可幾」,而往往是前進兩步、又後退一步的過程。
人們鮮少談論的一個面向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劃分了不同的心理狀態,也就是看待世界與看待他人的各種方式。他主張,每一項需求遭到剝奪時,會連結到本身獨特的世界觀、人生態度與未來展望:
人類有機體受到特定需求所支配時,會呈現的另一個特質是,對於未來的整體人生觀也往往隨之改變。對於長期處於飢餓狀態的人類而言,烏托邦只不過是一個食物豐足的地方。他們大多認為,如果餘生都衣食無虞,就能得到絕對的幸福,再也不缺任何東西。生命的意義就是吃,其他都不重要。自由、愛、合群、尊重與人生觀等,都是沒有價值的廢物,因為它們無法填飽肚子。這種人僅僅是為了吃而活在世上。
雖然馬斯洛經常以這種極端情況為例,但他也接著指出,多數人的「所有基本需求有一部分得到了滿足,同時也有一部分未獲滿足」他堅信,「任何行為往往都同時取決於數個或所有基本需求,而非其中一個」,我們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回到特定的心理狀態,端視需求是否遭到剝奪。
另一個大家經常誤解的概念是,這些需求各自獨立或是毫無關聯。同樣的,從馬斯洛理論的實際陳述是無法推衍出這個概念的:「〔人類的需求〕依照整合式階層所排列,而不是二分式,也就是說,它們層層相疊……這表示個人永遠有可能退回到下一層的需求,而在此情況下,我們不可將這種逆行的過程純粹視為病理或病態的行為,而是應該認知到,這對有機體的完整性是絕對必要的,而且是『高層需求』存在與運作的先決條件。」
英國人本心理治療學家約翰.羅文(John Rowan)以俄羅斯娃娃來比喻馬斯洛的整合式階層概念:每一個娃娃都包覆了體型更小的娃娃,但同時也超越了它們。舉例來說,我們努力達成最頂層的目標時,對於安全、情感或自尊的需求並未消失;相反地,這些需求融入了頂層目標。個人達到完全的整合時,所有的基本需求不只得到滿足,也互相合作,推動個人實現終極的目標與價值。
這種概念的另一個意涵是,如果你沒有先透過健康的方式整合不安全感與遭到剝奪的需求就急著成長,攀上頂峰的可能性便會減少。一週花個幾分鐘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進行冥想,或者每天早晨做下犬式瑜珈,並不會如魔法般地帶給你深刻的自我價值感及與他人的情感。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顛峰心態
史考特.巴瑞.考夫曼
由 馬可孛羅出版 提供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