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決定起點,情商成就你的格局


在過去很多年裡,人們都在提及一個概念「情商」。無論在家庭裡、職場裡、生活裡,情商似乎無處不在。網路上關於情商的資訊太多,關於情商的書也是數不勝數,於是我決定做一個大工程:跟前兩個系列一樣,把市面上所有的「情商類」書籍讀完,勾畫重點,融合成這麼一本高效的作品,供各位參考閱讀。弱水三千,你只取這一瓢就好。

情商之父高曼的「EQ心理學」

情商有多重要呢?網上有一個很火的段子:

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風得意;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貴人相助;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懷才不遇;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無成。

這就是情商的重要性。說到情商,每個人對它的概念都不同,有些人以為情商高就是八面玲瓏;有些人以為情商高就是說話誰都愛聽;有些人以為情商高就是城府深。其實都不是,情商高只有一個判斷標準: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請注意,並不是消除自己的情緒,因為你永遠無法消除掉你的情緒,但你要學會控制住你的情緒,只有這樣的人,才是高情商的人。

「掌控」這個詞在這些年常常被人提到,高情商者都是掌控自我的高手。一九六○年著名的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做了一個棉花糖實驗。實驗者在史丹佛大學的幼稚園召集了一群四、五歲的小孩,將這些孩子留在一個房間內,並且在每個人面前放了一顆棉花糖,對他們說:「小朋友們,老師要出去一會兒,你們還不能吃掉面前的棉花糖,老師回來後,吃掉棉花糖的人,就不能再多得到一顆,而如果能控制自己不吃棉花糖,老師會再多獎勵一顆。」

說完後老師隨即出去,並與許多人一起透過設備在外面觀察,看看這群四、五歲的小孩會怎麼做。老師走了以後,小朋友看著棉花糖手足無措。有的小孩過一段時間手伸出去了,縮回來,又伸出去了,又縮回來,一會兒過後,有的小孩開始吃起了棉花糖,但也有相當多的小孩忍住沒吃,而老師回來後,就給那些忍住沒有吃棉花糖的孩子再獎勵一顆。

這個實驗並沒有結束,實驗者繼續觀察、繼續分析,過了很多年,這些小孩上了小學、上了國中他們發現,能控制自己不去吃棉花糖的孩子,上了國中以後,大多數表現比較好,成績也比較好,合作精神也比較好,也較有毅力;而控制不住自己的,表現就不太好,不光是讀國中的表現,出社會大概也是如此。

這就是掌控力的威力,也被許多心理學家稱為「延遲滿足」的能力。而掌控力,就是情商的構成要素。掌控力越強的人,在以後的人生裡,越容易成事。

說到情商,你永遠繞不開一個人,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專門研究行為與頭腦科學,因製造了這個詞,於是被譽為「情商之父」。

智商和情商,哪個重要?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一所中學,有一個高中二年級的學生,拿著菜刀砍傷了自己的物理老師,在調查後找到了跌破所有人眼鏡的原因:在一次物理測驗中,老師給他的成績是「良」,而不是「優」。有趣的是,這個學生各科成績都是優,他砍傷老師僅僅是因為,他擔心這個「良」會影響他考上哈佛大學。

一個全優生竟做出了這麼不近人情的事,究竟為什麼?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中國:二○○四年,發生了一件轟動全國的殺人事件。二十三歲的雲南大學高材生馬加爵,先後殺死了自己的四名同學。而起因僅僅是因為他的室友懷疑馬加爵出牌作弊……

這些事情不得不讓人開始考慮除了智商以外的評估標準,於是「情商」這個詞再次被抬出了水面。

很多孩子的智商都很高,為什麼會做出這樣荒唐的舉動?我在當老師這些年,很明顯能感受到一些孩子的智商之高,考試分數一點也不差,卻總能做出一些奇怪的行為,比如上課把腳翹在同學椅子後面不停地晃動、上課玩 iPad 還放出聲音、下課跟同學也處不好……

所謂智商和情商,是兩種不同的能力,一個屬於智力層面,另一個屬於情感層面。智商簡稱IQ,指的是智力商數,和它相對應的,又有了「情商」這個詞,情商簡稱EQ,也叫情緒智力,指的是管理情緒的能力。

在《EQ》(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裡說:「智商是情商的基礎,我們對事情的任何理解都是建立在智商的基礎上,而情商的發展可以為智商的發展確立基本的方向,讓智力朝著能夠產生最大效益的方向發展,因為你的情緒能不被浪費地幫助你的智力發展。」

我們不說智商不重要,其實人越長大,越發現智商真的還是很重要。但是,智商是天生的,無法改變,不過情商卻可以透過修煉發生變化,讓一個人在這個世界裡成事。

「智商決定論」的偏執禍事

現在我們經常會把情商掛在嘴邊,但在上個世紀末的普通人心裡,並沒有這個概念。那麼,情商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我們拉回到歷史的長河中:一九九○年,美國的兩位心理學教授約翰.梅爾(John Mayer)和彼得.薩洛維(Peter Salovey)第一次提出了「情緒智力」的概念,不久,他們用「情商」作為主題發表了一篇文章,但是影響有限,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可是,卻被一個人在論文裡看到了,這個人就是丹尼爾.高曼。

受此啟發,在一九九五年,他寫了《EQ》,誰能想到引起熱烈迴響,霸占《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長達十八個月,再版無數次。很多人沒有看過這本書,但卻記住了書的名字。

正是因為這本書,讓「情商」這個概念走出了心理學研究的象牙塔,走向了大眾,變成家喻戶曉的熱門詞。更重要的是,高曼提出了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觀點,打破了一直以來的智商決定論。

大家知道,在美國和西方很多地方,智商論、人種論一直都是霸占在前列的觀點。於是有了二戰屠殺猶太人,有了歧視黑人,有了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可是,高曼在《EQ》這本書裡傳達的最核心觀點就是:情商比智商重要。這一下子,輿論譁然:原來成功這件事,是可以透過改變情商而有所改變。

平庸與優秀,情商是一線之隔

高曼在研究中發現,透過情緒管理技能的學習,兒童的大腦神經迴路會被重新塑造,這不但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還能讓孩子保持良好的人際溝通,心理更健康、更開朗。不僅是兒童,大人也可以透過學習和訓練,改善腦迴路,改變生活。

最讓人驚訝的是,情商在商界的影響。高曼搜集了世界各地幾百家公司的數據資料,在這些資料的基礎上研究了情商在個人、團體和組織機構中發揮的作用。他發現,讓優秀員工脫穎而出的十六種能力中,有十四種是情感能力。比如優秀管理者和一般管理者的區別主要在於:感召力、自信心、驅動力等這些情緒智力的範圍。也就是說,讓一個人出類拔萃的能力中,情商占了更大一部分。職場裡,情商高的人確實更成功。關於職場需要的情商,會在後面跟大家分享。

如果你仔細觀察,從班幹部、班主任、主管身上也能看出來,好的領導者一定具備一些很強的情緒感染力。比如馬雲、馬化騰、雷軍……這些人在公開演講時的情緒渲染能力十分強大,也更容易帶團隊走得更遠。

高情商的三種能力

要重新認識情商,必須從以下三點入手。

一、認識和管理自身情緒的能力。一個人得要有能力認識自己、管理自己,才能成為生活的主宰。一個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動不動發飆失控,動不動就焦慮憤怒,這樣的人是走不遠的。

二、自我激勵的能力,它能讓你走出生命的低谷。我們很多時候可以透過聽一場講座,看一本我的拙作《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達到自我激勵的效果,但我們都知道,這種激勵的作用持續不了幾天,壞情緒一到來,又被打回原形。

這個時代,你更需要的是自我激勵的能力,比如在扛不住的時候寫日記鼓勵自己,在心情糟糕的時候穿上球鞋跑步,在情緒崩潰的時候自己找個地方哭一場。這些解壓的方式,都是自己給自己的退路。這世界到頭來,誰也靠不住,只能自己靠自己。

三、認識他人情緒和管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它能讓你在跟人打交道的時候更順利。察言觀色並不是少數人的特權,一個人在職場上想要有所作為,第一條是掌控自己的情緒,第二條是要感受到對方的情緒。比如對方顯然在情緒低谷期,你就要想辦法避開這段時間談重要的事情,聊點不痛不癢的事情緩和一下氣氛;又比如對方正在生氣中,你就要學會心平氣和地把事情講完,或者寫封郵件讓對方有時間再看。感受到別人的情緒不難,只需要多加練習。當感受到別人的情緒後,更高境界是掌控別人的情緒。這個我們會在後面舉例說明。

有個案例我聽完後深受啟發。當主管和你說:「辛苦了。」你會怎麼回答?我想你多半會說:「不辛苦。」可是,你會發現,這個時候主管就沒有什麼話跟你說了。主管想多關心你一句都接不上話。這就是典型沒有關心、感受到對方情緒的表現。

其實,你完全可以有更多發展話題的機會跟主管聊天,比如:「謝謝您的關心,我學到很多東西,不對的地方,還請您多包涵批評。」「只要把事情辦成,再大的苦也是值得的,我唯一擔心的就是事情沒做好,怕您不滿意。」「有您這句話,再辛苦也是應該的,您是不是要犒勞一下我們啊?」

你可以發展話題,不要讓對方沒話說、不能接話。認識對方情緒,給對方說話的機會,也是情商高的表現… 閱讀完整內容
高情商的刻意練習:精準掌握情緒力與同理心,開啟理性腦聰明回話

本文摘錄自‎

高情商的刻意練習:精準掌握情緒力與同理心,開啟理性腦聰明回話

李尚龍

由 樂金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