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與我們相遇


第一節 AI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首先,感謝你願意花時間來看我的這本書。寫這本書的起心動念很簡單,其實就是想要跟你談談:置身於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年代,當人工智慧不再只是實驗室裡的酷炫黑科技時,我們該如何運用諸如ChatGPT等AI工具,來輔助寫作與行銷?

在正式開始跟你介紹有關AI寫作的各種方法之前,我們當然得先知道:到底人工智慧是什麼?它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人工智慧(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係指由人類製造出來的機器所表現出來的智慧。AI,可以說是近來當紅的熱門關鍵字,我想,最近大家在收看電視、瀏覽報章雜誌的過程中,應該到處都看得到AI的資訊吧?

我曾經問過很多朋友,大家知道AI發展至今有多久的歷史嗎?很多人以為AI是最近十年或二十年才問世,其實不然。老實說,AI並不是什麼新文明!早在1956年,美國有一位名為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的電腦科學家,就在達特矛斯會議(Dartmouth Summer Research Project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上提出了人工智慧的想法。

後來,基於約翰・麥卡錫長期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卓越貢獻,在1971年獲頒電腦界的最高殊榮「圖靈獎」(ACM A.M. Turing Award)。

所以現在你知道了,人工智慧並不是什麼新的東西,它已經存在這個世界快要七十個年頭了。可是,我猜想你可能會感到好奇,為什麼這兩年我們才開始感受到AI的魅力,或是真實地意識到它的巨大威力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AI的運作必須仰仗巨量的運算、技術以及資本,所以光懂得原理還不夠,更需要投入龐大的人力、物力。除了要有許多專家、學者與開發人員的投入外,更需要挹注大量的運算力與資金。

基本上,我們可以說AI具有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特性,以往這是大公司才玩得起的遊戲。因此,對於以中小企業為主的臺灣來說,在過往並不容易一親AI的芳澤。

如今我們得以有這些便捷的科技可以運用,其實也要非常感謝過往這些科學家、學者,以及諸如微軟、Google等大企業的積極投入。由於他們願意出錢、出力進行研究、開發,我們現在才能夠很方便地去享受這些科技所帶來的便利。

而我們除了感恩之外,自然也要知道人工智慧的崛起,必然會帶來翻天覆地的影響。我相信很多朋友最近看到媒體、報章雜誌的報導,一定有不少人會擔心AI崛起,是否意味我們的飯碗可能不保?身為一個專欄作家、職業講師和企業顧問,我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還是抱持比較審慎、樂觀的態度,但誠然我們的確是應該做好一些準備。

一方面,我們要想想怎麼去擁抱這波人工智慧的浪潮;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去盤點一下自己的技能、資源是否足以在AI時代立足,以及未來該何去何從?

全球知名的研究機構Gartner公司,幾個月前發布了「2023年戰略科技趨勢報告」(https://www.gartner.com/en/articles/gartner-top-10-strategic-technology-trends-for-2023),主要圍繞優化、擴展和開拓等三大主題。在影響全球的十大趨勢之中,裡面就有兩項跟AI有關,分別是第三名的「AI信任、風險和安全管理」跟第八名的「自適應AI」,顯見AI的關鍵程度。另外,像是第七名的「Superapps」,雖然不是和AI直接相關,但也很值得玩味與持續觀察。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AI在2022年的全球產值是3.9兆美元,八年後(2030年)將躍升為13兆美元,所以可想而知,AI當然對我們的生活及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儘管我們現在感受到AI浪潮方興未艾,也經常可以從報章雜誌上面看到有關AI的新聞,像是可以透過它來畫圖、寫文案……等,也許你會覺得AI就像是一個酷炫的黑科技,甚至感到很新奇!但是,AI對於我們的產業發展,其實帶來了偌大的衝擊與影響。

像是我前面提到,儘管AI這個概念早在1960年代就應運而生了,但它的發展其實不是那麼地順理成章與順遂。換句話說,它經歷過至少三波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道理很簡單,因為AI的發展與技術是否成熟、資本是否到位,以及人們的心態是否成熟等等都息息相關。

話說回來,這些都是很大的考驗,經過三波浪潮的洗禮,我們不難理解,AI的發展並不如預期地順利,它其實多次跌宕過。

舉例來說,前幾年大家可能都看過一則新聞──Google旗下子公司DeepMind開發的AI電腦圍棋系統AlphaGo,在2016年3月8日到3月15日於南韓首爾舉行的圍棋比賽中,以四勝一敗的比數擊敗南韓棋王李世乭。這場比賽,也被視為人類和人工智慧的終極對戰。

儘管AI戰勝圍棋冠軍的新聞曾經轟動一時,但是我相信那個時候大家的感受還不是那麼深刻。嗯,這是為什麼呢?主要因為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是職業棋手,也不是靠對弈營生,所以大家的感受沒有那麼強,就是把這則新聞當成茶餘飯後的話題或者花絮來看待,頂多只是覺得電腦很厲害會下棋而已。

畢竟,當時的AI跟我們一般人的生活還是有點距離的,所以大家可能只把它當成一則有趣的新聞,頂多聊個兩天,然後就慢慢忘記了。

可是,才過了五、六年的光景,這回大家反而會更關注AI的發展,這又是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因為這回以ChatGPT、Midjourney為首的AI工具來勢洶洶,不但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加上這兩、三年來新冠肺炎疫情推波助瀾,大家開始緊張自己會被AI取代,深怕一不小心自己的飯碗就會不保。

如今,我們都已經知道AI的應運而生,會對全球產業界造成偌大的影響。親愛的讀者朋友,建議你也不妨想想看,自己手邊的工作,已經有哪些可以請AI代勞?而產業界的脈動又跟AI的發展有哪些關聯呢?

與其惶惶終日,過分擔心、害怕自己被取代,我倒認為我們應該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可以想想要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想得更遠?我覺得,AI並不會讓你失業,但是那些比你還會用AI的人,才有可能讓你失業。也基於這個緣故,我最近在YouTube平臺開設了「AI好好用」頻道(https://www.youtube.com/@ai-for-selling),希望可以透過影片來跟大家分享相關的應用技巧。

所以,現在我們更應該好好思考,要如何去擁抱AI,甚至多加應用AI?其實,很多時候AI扮演幕後推手的角色,總是在幕後默默地幫助人們。因此我們也可以想想看,如何整合AI去產生一個生態系,或者如何串接API,投入技術開發的領域,以及如何優化現有的工作流程,進而提升工作品質與效率。

2023年2月2日,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公布了一份《產業AI化大調查》的調查報告(https://edge.aif.tw/press-2022-ai-research/),結果顯示,臺灣整體產業的AI化指數表現偏低,僅有39分。換句話說,有高達七成的臺灣企業,尚未開始應用AI,而且數位化程度也不盡理想,顯示國內企業的數位轉型還有待提升。

儘管臺灣大部分的企業,可能都還在Unknowing AI及Conscious AI的階段,但是我們都希望,國內的企業界可以慢慢往Ready AI的範疇去發展。我們可以先盤點內部的一些技術、資訊,觀摩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有沒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同時,我們可以思考如何結合臺灣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領域的優勢,進而積極投入AI市場。

要知道,AI除了可以幫我們寫文案、畫畫和寫情詩之外,其實它還能夠發揮更大的效用唷!所以,從此刻開始,我們都應該好好思考怎麼去槓桿(leverage)AI?話說回來,這些課題自然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學分了。

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的執行長溫怡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便提到,ChatGPT所帶來的衝擊無比巨大,除了科技公司首當其衝之外,甚至在大家的生活與學習等不同範疇中,也都受到波及和影響。但是她同時也表示,這一波新浪潮讓大家得以有機會反思,思索未來的發展與因應方向。溫執行長的這一番話,也讓我深有同感。

第二節 如何正確地擁抱AI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往大家感覺有點遙不可及的AI,已經成為日常生活裡的一道風景。AI時代的來臨,自然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影響。類似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不但可以幫助大家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也已經在財務、法律等各個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首先,就提升工作效率來說,類似ChatGPT這樣的生成式AI工具,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各種日常事務和工作任務。例如在編寫報告時,我們可以使用AI工具,自動生成摘要和構思大綱,進而節省時間和精力;在回答客戶的電子郵件和安排會議方面,我們也可以利用聊天機器人投入自動化排程,以快速、準確和高效的方式進行處理。

此外,在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援的方面,我們可以使用生成式AI工具,進行智慧分析和預測,以便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並做出相應的決策和行動。生成式AI工具還可以協助我們做好流程管控、數據清洗和自動化報告等,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幫助大家節省時間和精力。

其次,對於提升生活品質來說,以ChatGPT為首的生成式AI工具也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知識管理和資訊搜尋方面,我們可以使用生成式AI工具來搜集、整理相關的資訊和知識,藉此打開通往世界各地的一扇窗。

此外,在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識別的方面,生成式AI工具可以幫助我們進行翻譯、文字轉語音和語音轉文字等繁複的任務,進而讓我們擺脫不同語言的隔閡,可以更便利地表達、溝通以及理解不同的社會文化。噢,對了!生成式AI工具還可以提供虛擬助理和聊天機器人等應用,例如自動回覆、問答系統和客服代表等,進而為大家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服務。

當然,使用類似ChatGPT、Midjourney等生成式AI工具,也可能存在著一些挑戰和風險。首先,生成式AI工具的輸出結果,可能存在誤差和偏差,需要進行適當的人工校驗和調整。其次,生成式AI工具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訓練和學習,因此需要搜集和使用大量的數據,可想而知,這有可能會涉及到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等問題。

此外,若想要使用生成式AI工具,也需要擁有一定的資訊技能和知識,例如對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等方面的基礎理解和應用能力。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感到好奇:那麼,該如何使用像ChatGPT這樣先進的生成式AI工具,來提升工作效率和促進生活品質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建議:

• 了解生成式AI工具的應用場景和限制,以確定最適合的使用方式。

在選擇和使用各種AI工具時,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及目的,選擇最適合的應用場景和相應的工具。

• 學習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指令和操作方式,以快速和準確地完成相應的操作。

生成式AI工具的確有一些入門的門檻,但只要花一點時間熟悉和掌握這些指令,這些AI工具不但能夠幫你構思文案或者是畫美女圖,還可以讓它發揮更大的效用唷!

• 保持對話的邏輯和清晰有序,避免出現混亂和不理解的情況。

在與ChatGPT這類的生成式AI工具進行對話時,應該注意你所使用的文字是否清晰、邏輯連貫和思路清晰,以確保它能夠準確理解和回應你的話語和指令。

• 注意保護生成式AI工具的安全和隱私,避免洩漏敏感的個資。

由於生成式AI工具,通常需要經由大量的數據訓練和學習,因此需要注意保護數據安全和隱私,避免洩漏個人資訊或企業的機密數據。

• 適當地調整生成式AI工具的輸出結果,以符合自己的需求和意圖。

在使用相關的AI工具時,應該注意適當地調整輸出結果,以符合自己的需求和意圖。例如在編寫報告時,我們可以使用ChatGPT自動生成文章開頭和摘要,但是不能直接複製、貼上,建議你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修改,以符合報告的整體風格和內容要求。

• 定期更新和升級生成式AI工具的版本,以保持最新的性能和資訊安全。

生成式AI工具的版本迭代速度飛快,所以通常需要定期升級和更新,以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建議你要定期關注相關工具或軟體的更新和升級,以便使用最新穎的功能。

• 參與相關的社群和討論區,與其他使用者、開發者分享使用經驗和技巧。

由於AI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因此故步自封是很危險的事情!建議你加入共學的行列,歡迎蒞臨「AI好好用」臉書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iforselling),和其他AI工具的使用者和開發者進行交流和分享。

• 將生成式AI工具整合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流程中,以提高效率。

舉例來說,當你在撰寫工作報告或回覆客戶的電子郵件時,就可以適時地使用ChatGPT、Notion AI等AI工具來進行發想和快速的處理,進而節省時間和精力。

• 不斷學習和探索生成式AI工具的最新技術和應用,以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眾所周知,生成式AI工具的技術和應用正在不斷發展和更新,我想建議你應該秉持審慎、樂觀的心態,對AI領域相關事物的發展保持警覺和好奇心,同時不斷地研究和探索相關的最新技術和應用,以確保自己能夠與時俱進。

• 將生成式AI工具與其他技術、工具進行整合及應用,以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生成式AI工具通常需要與其他技術和工具進行整合和應用,例如: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等。因此,建議你除了自身的專業領域之外,也應該學習和掌握這些技術和工具,並適時與生成式AI工具進行整合和應用,以發揮綜效。 閱讀完整內容
1分鐘驚豔ChatGPT爆款文案寫作聖經:寫作教練Vista教你用ChatGPT

本文摘錄自‎

1分鐘驚豔ChatGPT爆款文案寫作聖經:寫作教練Vista教你用ChatGPT

鄭緯筌(Vista Cheng)

由 布克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