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楊德昌電影的回顧展

走入北美館的《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展場之前,先透過其電影語言的流變回望這位台灣名導。

text_TIEN-HSIANG WEN realization_ANGELINE HSIAO photographs_臺北市立美術館


▲《獨立時代》,1994。

臺北市立美術館和國家影視聽中心正合辦《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前者以手稿、文物、影音檔案為主,後者則是影展;除了楊德昌本身的作品,還會展映他參與英國雜誌《Sight & Sound》影史十大影片票選的心水片單。

破格的台灣觀點

影展上推到他首部參與策劃並客串演出、由余為政導演執導的《1905 年的春天》,電視單元劇「十一個女人」系列當中由他導演的《浮萍》,以及於1982 年為影史開啟「台灣新電影」紀元的《光陰的故事》。

楊德昌在《光陰的故事》只負責《指望》這段(另外三位導演是陶德辰、柯一正、張毅),但執導成績公認最為傑出,也讓他在1983 年所推出的真正首部劇情長片《海灘的一天》備受期待。將近三小時的電影讓張艾嘉從少女演到少婦,藉此檢視了面對傳統的屈從或掙脫,毫不流於感傷的筆觸,確立楊德昌作為台灣最具現代性與思辨力的導演定位。但這並不表示他在塑造男性就相對失色,讓侯孝賢首度(可能也是唯一)擔綱演出的《青梅竹馬》,便是一個小時候因棒球風光一時、長大卻只能守著老式布莊的男人,眼睜睜看著女友(蔡琴)迎向都會新興中產生活而漸行漸遠的時代悲歌。

當年慘淡的票房還讓他和侯孝賢成為反對新電影陣營的鮮明箭靶。誰料接下來在1986 年上映的《恐怖份子》竟在金馬獎掄元,這部冷冽犀利的作品,指稱每個角落裡的每個人物都可能是恐怖份子,開創性的電影語言和不斷顛覆重構的結局,曾教年少時的我為之瞠目結舌。

不朽的台北物語

《恐怖份子》之後,楊德昌花費將近五年時間才推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與他過往所有作品迥異,本片完全無關現代,而是從1960 年代一樁少年殺人事件去反映閉鎖時代的壓抑徬徨,「殺人」反而成為單純理想在現實遭遇挫敗的隱喻,把它與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對照會更加有趣。勇於突破的楊德昌在1994 年推出的《獨立時代》又連忙扔開包袱衝進新興的台北東區,以明快的節奏與喋喋不休的對白,抖落新興階層從愛情到經濟、藝術、甚至宗教的偽善。這種鋒利的諷刺也在被低估的《麻將》化為四個半大不小的男生們的生存遊戲,以及台北躍升國際都會又成為外(跨)國勢力俎上肉的沾沾自喜。

幾次在三大影展總差臨門一腳,2000年楊德昌終於以《一一》在坎城影展收穫最佳導演獎,即使他的最後一部電影因投資而添加少許日本元素,主軸依舊是透過台北中產家庭的老、中、青、少不同成員的困境,進而體現人與社會、時代的相互牽引,以及嘗試擺脫的覺醒。當時無人料到它會是楊德昌的「遺作」,但它確實總和了楊德昌各階段作品的特長於一爐:囿於傳統價值而不得結合的舊情、莽撞而難以挽回的青澀戀曲、在現代中被扭曲的人際關係與價值判斷、以及一股對道德純潔性的溫厚想望。

重看楊德昌,依然對他的知性與精準、敏銳與細膩,感到佩服。也為他未竟的動畫夢想,好奇且惋惜。至於那些他推崇的電影,與其說是愛屋及烏而值得一看,不如藉此機會理解他的風格由來與心之所向,也算是另一種的天人交會吧!

聞天祥
16歲開始發表電影文字,20歲起為臺灣各大報撰寫影評及專欄,投入影評書寫已30年。文字之外,曾擔任台北電影節策展人,也受邀出任國內外電影獎評審,現為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 閱讀完整內容
Harper’s BAZAAR8月號/2023 第402期

本文摘錄自‎

不只是楊德昌電影的回顧展

Harper’s BAZAAR

8月號/2023 第4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