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力吳采頤 站上奧斯卡評審席

迪士尼、網飛搶著跟她合作


醫技系畢業的吳采頤,放棄在醫院工作的機會,選擇到紐約進修,創立改變聲音科技的Ambidio,這項技術讓她成為奧斯卡科學技術獎首位台灣評審。

文—鄭景雯 攝影—黃明堂

二月二十四日晚上,洛杉磯下起滂沱大雨,一群好萊塢幕後人員,都冒雨趕來「奧斯卡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這個獎縱使不像演員獎項那樣星光熠熠,卻是推進電影產業的引擎製造所。

其中,來自台灣的吳采頤,也在大雨中快步入場。

滿是歐美臉孔的紅毯上,穿著金色華美旗袍的吳采頤顯得格外亮眼;她雖不是得獎者,重要性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吳采頤是今年奧斯卡科學技術獎二十六位評委之一,也是台灣第一人擔任此獎評審。「Iris(吳采頤英文名)能成為評審,我們都很興奮,」二○一九年以臉部捕捉技術為台灣首度拿下奧斯卡科學技術獎的馬萬鈞,透過視訊連線表示。


《小檔案》吳采頤
出生/1987年
現職/Ambidio創辦人、奧斯卡科學技術獎評審、Barco HDR工作流程顧問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系、紐約大學音樂科技研究所
榮譽/2019年Ambidio獲好萊塢專業協會(HPA)傑出工程技術榮譽獎

36歲與好萊塢大師平起平坐

事實上,想成為科學技術獎評審並不容易。

多半得對好萊塢幕後製作有特殊貢獻或資歷驚人,像八十二歲《星際大戰》視覺特效艾德倫(Richard Edlund)、六十多歲《不可能的任務》視覺特效菲利普斯(Cary Phillips)等,平均年齡超過六十歲、業界資歷超過三十年。而三十六歲的吳采頤憑什麼與他們平起平坐?

關鍵在她九年前開發的革命性聲音技術Ambidio。概念是把聲音立體化,混音師在後製加嵌入這項技術,消費者不需戴上任何裝置,在家用筆電、手機看影片,就能感受到在電影院才能聽到的環繞音效。

「串流平台年代,消費者用手機看片,這項技術切中時代需求,」曾在台灣科幻片《2049》使用Ambidio的製作人湯昇榮說。

這項革命性技術,一六年吸引香港首富李嘉誠、迪士尼的投資,好萊塢最大的後製音效公司天行者(Skywalker Sound)也是它的策略伙伴,Netflix今年也剛和Ambidio簽約,後勢看好。

一台電腦和手機,顛覆產業

吳采頤從沒想過,自己有機會顛覆聲音技術。

北醫大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系畢業後,熱愛音樂的她,捨棄進醫院工作的大好機會,不顧爸媽反對到樂器行教了兩年吉他,後來到紐約大學念音樂科技碩士時,不甘心花了上千小時做的電影混音,一旦傳輸到觀眾的手機、電腦,全都變得扁平單一。

「有沒有可能讓觀眾聽到電影原本的聲音?」這個念頭讓她一頭栽入聲音研發,順勢創業。

然而創業初期,吳采頤幾度不被看好,「我可能過度樂觀又自信,」不放棄任何可能的她,參展遇到機會。

天行者音效認為Ambidio有發展潛力,在展場邀請吳采頤跟團隊到洛杉磯錄音室,要求做出「讓人驚豔的作品」。最後她以電影《地心引力》女主角珊卓布拉克被甩到外太空閃躲四面襲來的太空殘骸聲音,獲得天行者音效的青睞。
被譽為造雨人,不急著賺快錢

一九年,Ambidio獲得好萊塢專業協會(HPA)傑出工程技術榮譽獎,雖然技術已能從影視運用至醫療,但吳采頤不急著擴張事業,「第一波募集到的資金,現在還沒用完,」她不諱言創業初心,「重視影響力大過於賺快錢。」

在娛樂產業,後製人員多半低調話少,深居帷幕,吳采頤卻很外向,擁有一種天生的領袖氣質,讓她獨有的技術在圈內快速發酵。

「Iris是rainmaker(造雨人),」迪士尼前幻想工程副總裁史諾迪(Jon Snoddy)指出,造雨人意味能為公司帶來新商機,就像魔法令人出乎意料,「如同Iris創的Ambidio,幫聲音產業再升級。」


▲奧斯卡科學技術獎為獎勵對電影界有深遠影響的科學技術,評委多半超過20年資歷,36歲的吳采頤(左)佔有一席之地,相當不容易。(美國影藝學院提供)

破天荒帶台灣影人闖好萊塢

技術上的工作成就,還不足以讓吳采頤停下腳步。尤其看到韓國影視逐漸在好萊塢嶄露頭角,滿腔熱血的她,下一個目標希望把台灣影視產業推向好萊塢。

她陸續號召在美國影視圈工作的台灣人加入她的陣線。「Iris像是美國隊長,正在籌組她的復仇者聯盟,」參與過《阿凡達》特效製作、Glassbox Technology創辦人王政堯如此形容。

王政堯坦言,「台灣影視製作還停留在土法煉鋼,」但串流年代,內容、製作一旦放上影音平台,就是直接和國際對話,「台灣有頂尖人才,但能站到國際一線的太少。」

奧斯卡科學技術獎典禮後,吳采頤立刻帶十五位台灣影人到Netflix、美國影藝學院參訪。

參與這次行程的《打噴嚏》製片柯泓志坦言,「這趟行程感覺到,我們離世界還非常遠。」

參訪前,吳采頤還重新幫十五位影人修改自介履歷,「台灣人太客氣,不懂凸顯自己的強項,」吳采頤說,明明很多人得過獎、做過不少大案子,簡歷卻隻字不提,「台灣要抓好每一次被看見的機會。」

她坦言奧斯卡科學技術獎評審有如「無給職金牌」,優點是業界很樂意帶她參觀最新技術,「我可幫大家從裡面開過去開不了的門。」

吳采頤這種過分熱心卻誠意十足的性格,在好萊塢為台灣影人攪動了一池春水。下一步能把台灣影視帶到多遠,值得期待。 閱讀完整內容
天下雜誌2023/3月 第769期

本文摘錄自‎

台灣女力吳采頤 站上奧斯卡評審席

天下雜誌

2023/3月 第7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