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字型設計 曾經和餡餅上的芝麻一樣少?

文☉謝平平

「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十字對十字,太陽對月亮。」這個謎語(廟)生動展示了漢字結構繁複的有趣之處。但電腦問世後,漢字筆畫多、字數多的特色,卻帶給中文字型在開發上的許多成本和困難,再加上早期電腦解析度、處理能力和存儲量不足等技術限制,曾使得中文遲遲無法進入由0和1組成的電腦世界中。

1990年,微軟推出Windows3.0系統,除了記憶體和主機運作能力都比原先的MSDOS環境更好之外,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是,其圖形化的使用者介面大大便利了電腦的操作。緊隨其後,蘋果電腦也在後一年發布的MacOS7中正式引入成熟的圖形操作系統,這時候電腦螢幕正好邁入彩色世紀,於是個人電腦在台灣蓬勃發展,也催生了開發中文字型的迫切需求。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華康、文鼎二大台灣字體公司應運而生,在篳路藍縷中為台灣人開發出一套又一套中文字型。


▲中文常用字高達7,000個,設計一套完整的中文字型必須一筆一畫、一字一字慢慢來。AdobeStock


▲漢字筆畫多、字數多,帶給中文字型在開發上的許多成本和困難。AdobeStock

解決盜版太難
不如轉型或出走


然而,當時台灣社會的版權意識還很薄弱,只要走到光華商場或八德路,往往可以看到許多販賣「大補帖」的流動攤販,一張不知從哪裡灌來的各種軟體和字型的光碟價格不到千元,嚴重打擊了正版廠商的基本收益。

尤其,中文常用字高達7,000個,而設計一套完整的中文字型得要一筆一畫、一字一字的慢慢來,在結構各異的字與字之間平衡整體風格,這樣的過程往往曠日費時而又成本高昂。

盜版商的猖獗使當時很多台灣的字型公司不堪負荷,陸續選擇轉進中國大陸與日本市場;即使留在台灣,也紛紛從原本的消費者零售市場取向轉型成針對企業的授權服務。台灣字型曾經繁華的舞台自此熄燈多年。


▲2015年,justfont在flyingV群眾募資平台上推出「金萱」字型,最後更以近2,600萬的募資金額刷新平台當時的紀錄。網路擷圖


▲justfont與大稻埕人氣景點郭怡美書店合作「生活靈感X字體設計展」。網路擷圖

自沉寂復甦
justfont打造台灣專屬字體


直到近十年來,網路的群眾募資平台興起,為中文字型的開發提供了新生的契機。這種商業模式是在正式研發以前,就先向群眾推廣自己的理念和產品,讓消費者為其支持的願景而投資或贊助。這大大降低了開發成本,也不必擔憂好不容易開發完一整套字型,賣到市場被盜版,最終血本無歸的風險。

2015年,中文雲端字型服務商justfont首先搭上了募資熱潮。他們在flyingV群眾募資平台上推出了介於明體、黑體中間的「金萱」字型,上架短短80分鐘就募資百萬元,最後更以近2,600萬的募資金額刷新平台當時的紀錄,也開創了字型募資歷史。

這樣的成功,來自justfont創辦人葉俊麟抱著賠錢也在所不惜的決心。「金萱」是台灣的道地茶種,為了保留風味,通常會被製成半發酵的烏龍茶。用「金萱」命名,是透過向台灣特有的手搖茶飲文化致敬,宣示打造台灣人專屬字體的氣魄。整套字型也包含台語、客語常用字及原住民族拼音、台羅拼音等,以形塑台灣「更好的文字風景」。

如今創意字型的應用,在影音和社群平台上隨處可見。文字的美學呈現,甚至能當圖畫使用,可以突顯自己的風格或商品精神。justfont行銷總監蘇煒翔表示,在「金萱」之後,上架群募平台的字型募資金額從未低於千萬,顯見台灣字型市場其實並不小。justfont多年來也付出大量時間在網路社群或地方社團推廣字體知識,並時常舉辦講座或展覽,如近日與大稻埕人氣景點郭怡美書店合作的「生活靈感X字體設計展」。justfont讓民眾真切感受到,字型美學存在生活中的每一角落。


從異域來歸
文鼎字型華麗轉身


而當年轉向海外市場的「文鼎科技」(或稱「文鼎字型」),2000年後以針對電子產品的「嵌入式」系統字體成功打入日本。當時日本電子產品面向的是全球市場,字型除漢字和日文外,也包括拉丁語系及其他語言的開發需求。加上日本業界的極高品質標準,文鼎字型磨練並蓄積了豐厚的開發與創新能量。

2010年代,文鼎開始提供整合設計、創新、服務的全球字型設計,直接與HP、Intel、ABB等知名跨國企業合作,成為多年來西方公司尋求漢字字型合作的首選。與此同時,文鼎也將心力拉回台灣,以其在台獨立研發的「晶熙黑體」榮獲2013《GoodDesignAward》BEST100大獎。

其實,早期台灣從事字型設計的都是軟體工程師,所以字型設計在當時往往被視為一種純粹的軟體業。文鼎科技總經理陳萬治表示,目前該公司並不只有字型設計師而已,還有負責字型引擎、製程改善與提升效率等事項的工程師,就連雲端字型也有專屬工程師。公司內部的設計師與工程師人數比例約為4:5。不過,這幾年隨著設計台灣字型的意識崛起,對字型美感與易讀性的要求,讓設計師的分量愈來愈重。

近年文鼎也開始和外部的設計師合作,開發多種生動獨特的手寫字體,如:插畫家陳森田的「文鼎DC陳森田MORITA」和香蕉人的「香蕉人體」都非常熱門,剛釋出的「濃湯體」也令人眼睛一亮。

文鼎科技字體總監牟曉君提到,開發一套字型和一輛新車差不多,往往要預測三年後的流行趨勢或品味,並不容易。而過往的經典字型是靈感來源,越經典的字型越難開發,考驗著字型設計師的涵養與功力。相對而言,當今流行的創意字體開發容易,有趣吸睛,特別受到市場喜愛。

走過盜版氾濫的陰影,版權意識連同美學品味與國家認同在台灣興起。曾經和「餡餅上的芝麻」一樣稀少的字體設計,這10年來已重新成為台灣的亮點,受到金曲獎等各大典禮、政治團隊、品牌廠商及其受眾的重視與青睞。它不僅是一種自我風格的樹立,也是一個國家文化實力的展現。

您平常都使用哪些字型?哪一套最得你心?已經試過雲端字型服務了嗎?歡迎分享您的使用經驗! 閱讀完整內容
看雜誌2024/6月 第256期

本文摘錄自‎

為何台灣字型設計 曾經和餡餅上的芝麻一樣少?

看雜誌

2024/6月 第2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