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匠師遇見神明 台灣廟宇美學守護者

歷史悠久的廟宇,歷經風土民情的催化,自然成為記載傳統藝術的殿堂之一,老經驗匠師以鮮明風格留下自己的印記,以廟宇為載體展現各類型工藝,藉由手作溫度,將台灣藝術珍貴的寶藏淵遠流長。

撰文.黃星若 攝影.蕭芃凱、唐紹航、王士豪 圖片提供.許哲彥剪黏工作室
剪黏交趾大師.許哲彥
廟頂上雕琢美麗的冠冕


▲人物的肢體動作,是許哲彥認為在剪黏技巧上最困難的部分。

刀片一劃、大剪一揮,陶碗猶如紙張被剪成細碎的小片,在廟宇屋脊上黏貼出色彩斑斕的圖像。這些剪黏藝術正是台灣廟宇建築的靈魂所在,花鳥蟲魚、氣勢軒昂的龍鳳祥獸、栩栩如生的人物坐騎,都是剪黏大師許哲彥眼中最動人的風景。

厝頂工事 度過一甲子

逾古稀之年的許哲彥,大半生都在屋頂度過。自小學迷上廟宇這片繽紛色彩,成了獨創「不見灰」剪黏技術大師江清露的直傳外姓弟子,剪、黏、泥塑、交趾陶樣樣會,一做就是近一甲子的歲月,爬過的屋頂不計其數,最遠甚至曾登上日本橫濱的廟宇,如今已是文化部列冊追蹤的重要藝師。


▲在許哲彥的妙手下,盤踞嘉義笨港天后宮廟頂的龍、鳳、麒麟,彷彿即將騰雲起飛般生動。

「做剪黏喔,三分天分、七分苦練啦!」許哲彥說。然而,這七分苦練起了頭,就是一輩子的堅持,如何將一片片的陶片,組合成氣勢萬千的龍鳳圖騰,展現出人物肢體的細微動作?著實讓他琢磨許久。他細細解說這項「厝頂工事」的步驟,得先用鐵絲紮出骨架,再以灰泥在鐵絲外塑出粗胚,而後將裁剪下的陶片,在灰泥半乾時一片片黏上,每片陶片要以什麼大小塑形、以什麼角度貼合,全是功夫所在。

不像一些人物坐騎或花鳥蟲魚等裝飾,得以製作完成再爬上屋頂組裝;當要製作大型龍鳳時,必須全程待在屋脊上黏貼,還得上上下下好幾回,黏貼一部分後下到地面,仰視屋頂的垂直線和作品弧度,再回到屋脊針對細部慢慢調整,往往一條龍的黏貼就得耗上十幾天。


▲剪黏得先將陶碗修剪成小片,再用水泥黏貼成形。

傳人難尋 技藝待承接

觀看他的作品,可發現盤踞廟脊上的巨龍,鱗片排出一片片張起的弧度,在陽光下折射出不同光芒,彷彿下一刻就會伴隨祥雲起飛。也因為這樣的工法是一場耐心的考驗,對剪黏有興趣的年輕人不是沒有,但幾乎沒人願意在大太陽底下爬上屋脊,長時間忍著炎熱工作。

為了不讓技藝失傳,許哲彥將一身手藝傾注到兒子身上,但能傳承多久?他也不清楚,他聳聳肩笑說:「順其自然吧!」


▲「龍王朝聖」壁畫展現許哲彥精湛的剪黏技藝。

不僅傳人難尋, 近年來,台灣的剪黏逐漸被彩色玻璃取代,許多工廠大量製造現成品,龍鳳的鱗片雖然完全平整呈現,失去了手作的細膩感,卻因價格低顯得競爭力十足,讓他相當惋惜。

即使如此, 許哲彥表示,傳統的剪黏雖古樸卻有氣勢,華麗但也不失莊嚴,實在不該被取代,因此他以七十歲高齡照樣攀上廟頂,持續用這技藝,為台灣寺廟屋頂打造美麗的冠冕。

許哲彥剪黏工作室
雲林縣北港鎮崇德街14巷3號
(05)7831258
人間國寶彩繪師.劉家正
用畫筆 讓廟宇化身美術館


若說廟宇是東方的藝術殿堂,那麼裡頭處處可見的彩繪,絕對是殿堂的精髓所在。有「人間國寶」之稱的廟宇彩繪師劉家正,以畫筆穿梭在全台一座座廟宇中,曾獲「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也獲選為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作品被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永川評為:「寫實立體中不失傳統,又具有獨特神韻。」

劉家正先後拜過兩位師傅,姨丈是他的繪畫啟蒙師,本身是畫家的姨丈,也是當時台南彩繪大師潘麗水的師弟;又在姨丈引薦下,拜了彩繪師傅丁網為師。原本一心一意想當畫家的他,就此一頭栽進寺廟彩繪的領域,從最基礎的披麻捉灰工法,到負責打底上色的「彩繪師」,以及勾勒人物型態、構圖的「畫師」,樣樣專精。


▲彩繪工具跟隨劉家正征戰,在全台廟宇留下殿堂級藝術。

劉家正成名得早,二十四歲就獨當一面,成功背後是十年學徒的刻苦積累,往白天隨著師傅進廟工作,晚上就揣摩技巧,當所有師兄弟放假時,他仍拚命苦練。

畫門神、龍爪 神明給靈感

才氣與努力加乘的劉家正,彷彿注定要發光,當兵回來馬上就有人請他去廟中作畫,二十六歲應邀北上到木柵集應廟,就打下口碑,從此邀約絡繹不絕,想邀請他做畫的廟宇,甚至得排隊等檔期。

從那時起,劉家正轉作純畫師,和一般畫家的隨心所欲,以及只需專精一項不同,廟宇畫師從山水花鳥到人物全都得涉獵,畫什麼也必須得遵照神明的意思。

「 畫師要賦予神明神格,什麼神明必須搭配什麼門神,龍要畫在廟中什麼地方,幾鱗幾爪,全部都有潛規則。」有時候, 廟方甚至只交代給他神明的一句話,沒有範本也沒有任何典故可循,只能憑多年經驗落筆,但常常只要到了廟裡,腦海裡自然就有畫面湧現,源源不絕的靈感「如有神助」。


▲全廟彩繪皆由劉家正完成的「頂泰山巖」,運用了難度極高的「擂金彩繪」。

融合中西畫法 征戰千座廟

細看劉家正的寺廟畫作,門神的「四顧眼」帶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氣勢,人物的光影、層次,服飾上的精緻紋路,甚至細如手上浮起的青筋,都在他筆下細膩展現。

這全賴劉家正對繪畫知識的涉獵,他學國畫,也學西畫和油畫,學習到畫山水及人物須掌握的神韻。他也學書法,甚至還為了充分了解人體肌膚骨骼,去學習解剖學。由於不甘只當「畫匠」,他在習畫的道路上不斷精進,猶如武林高手般吸取各家優點,兼容並蓄後自成一派。

從學徒做起至今創作五十二年,畫過的廟宇早超過千座,劉家正依舊樂於學習,對自己要求甚嚴的他,即使同樣畫八仙,每一座廟的造景也必定不同,優越的繪畫技巧,將傳統工藝變成藝術,更徹底扭轉學院派畫家對傳統畫師的刻板觀感。


▲廟宇大片牆面及廟門、屋頂梁柱,全是劉家正的畫布,所有構圖皆在他腦海中完成。

對於傳承,劉家正強調是在傳統中求突破,保留傳統工法,不要為了創新讓傳統價值走調,即使是修復,也要維持古色古香的味道。對他來說, 廟宇彩繪是藝術,更是能讓雅俗共賞,不斷流傳下去的庶民文化。

劉家正傳統藝術館
台北市北投區東華街二段92號7樓之1
( 02)28234650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1250期

本文摘錄自‎

當匠師遇見神明 台灣廟宇美學守護者

今周刊

2020/第12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