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18年奪葛萊美 蕭青陽的人生勵志劇

剪紙、雕刻、布袋戲等都是他的台味藝術元素


十八年來七次入圍葛萊美獎,今年終於與女兒蕭君恬以《Beginningless Beginning》專輯獲最佳唱片包裝獎。一路走來越挫越勇的他,結合女兒新世代的想法,用實力在世界舞台發光。

撰文‧賴鵬翔

「二○○五年我首次入圍葛萊美時,已經在唱片業十八年了,你可以想像嗎?突然我的設計生命又有了一個新的開始,能夠上到世界舞台。」剛以《淡蘭古道三部曲》原聲帶專輯《Beginningless Beginning》獲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獎的蕭青陽與女兒蕭君恬,在美國接受《今周刊》越洋專訪,重提當年首次參加國際頒獎典禮的魔幻時刻,他語氣仍難掩激動。 [


▲蕭青陽花數年時間進出山林,擔任導演拍《淡蘭古道三部曲》紀錄片,原聲帶專輯則以古道自然聲音搭配東方古樂器演奏古曲錄製而成。蕭青陽工作室提供
【Profile】蕭青陽
出生:1966年
現職:唱片包裝設計師、美術設計師、紀錄片導演
學歷:復興商工美工科
經歷:曾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芝加哥GOOD DESIGN設計大獎、美國獨立音樂獎、台灣金曲獎,葛萊美7次入圍唱片包裝獎項的紀錄保持人、亞洲第一位入圍該獎的唱片設計師、第65屆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獎得主。

那時的他也沒想到作品會被國際獎項提名,只覺得能以《飄浮手風琴》專輯,入圍第四十七屆葛萊美獎,對於入行十八年的他而言,是一個不可思議的鼓勵。

沒想到這個鼓勵卻變成另一個十八年的折磨,六度信心滿滿前往美國參加頒獎典禮,卻屢次落馬,漫長的挫敗感讓他開始自我懷疑,「在台下坐了六屆,每次得獎都不是我,坦白講已經讓我養成習慣,覺得這次也不會是我。」他語帶落寞地說。

回憶爸爸失落的身影,蕭君恬說:「我幾乎每屆都跟爸爸參加葛萊美獎,每次都握著手一起集氣,見到爸爸沒得獎很難過時,也跟家人一起鼓勵他。」

背負著家人、乃至整個台灣設計界的期盼,第六十五屆葛萊美頒獎前夕,第七次入圍的他,壓力大到失眠。

但驚喜卻來得意外又突然,當頒獎人念出葛萊美得主是蕭青陽與蕭君恬時,父女倆又跑又跳、手舞足蹈地走上遲到十八年的葛萊美舞台,興奮地發表得獎感言。


▲台灣設計大師蕭青陽與女兒蕭君恬,今年拿下第65屆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獎,兩人興奮上台領獎,發表獲獎感言。達志

十八歲入行 從小美工做起

「你覺得越不可能的時候,它就發生了,人生的戲劇就是這樣寫的,它就是要寫到恬恬(蕭君恬)長大了,然後同時上台跟我一起領獎、分享喜悅,我覺得太像一個勵志劇了,原來老天爺有這樣曲折的安排!」他感嘆道。然而,老天爺安排的劇本儘管曲折,蕭青陽仍比許多人幸運,很少人能與自己熱愛的事物相伴一生,甚至可以當作職業,進而發光發熱、揚名國際。

高中剛畢業那年,十八歲的他秉著熱愛音樂的心,進入上格唱片擔任「美工」,從此與自己最愛的音樂為伍。當時剛入行的蕭青陽,必須在老闆選定的歌手照片中,壓上一張描圖紙描繪上字,一律套用制式版型、無須過多創意,他說:「一九八六年,我做第一張高勝美的專輯《聲聲慢》仍是黑膠時代,後來還做了《婉君》、《三朵花》、《六個夢》等作品。」

直到九○年代,隨著唱片業蓬勃發展,卡帶與CD成為音樂載體,也讓他有更多大展身手的機會,當時有許多國、台語當紅歌手的唱片設計都出自他巧手。陳綺貞首張專輯《讓我想一想》以側臉當封面,畫面展現思考的空間感;楊乃文的《Silence》封套設計也是側臉,他想呈現的是搖滾女后的個性與不羈,蕭青陽用視覺設計的變化,讓音樂風格與歌手調性被包裝得更完整,在競爭激烈的音樂市場上獲得關注,展現其卓越的設計功力。

千禧年後,音樂載體慢慢從實體的卡帶、CD,轉變成MP3、數位音樂,這個時期他除了設計流行音樂的唱片之外,也開始接觸台灣小眾獨立樂團、饒舌音樂、原住民音樂,脫離流行樂的商業窠臼,不一樣的音樂調性讓他在創作上有更大的發揮。蕭青陽說:「我每個時代都去迎接不同的音樂類型,這些經驗都變成我設計的創作內容與養分。」接觸本土意識強烈的音樂,也讓他在往後的設計上做出改變,加入了更多表現「台灣」的視覺語彙與文化元素。

像○五年首度入圍葛萊美獎的專輯《飄浮手風琴》,封面取景地是台東太麻里的地景風光,而○八年、○九年,分別獲葛萊美獎提名的兩個作品,則是使用了台灣傳統歌仔戲元素的《我身騎白馬》、以環保概念的木盒包裝設計而成的《甜蜜的負荷:吳晟 詩.歌》,蕭青陽選擇用樹皮紋路當封面底色,並以先進的木刻雷射雕刻出吳晟抱著孫子於樹下的圖像,展現詩人愛鄉愛土的台灣情懷與傳承土地故事之心。

而一○年,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與葛萊美獎提名的《故事島》則讓蕭青陽印象最深刻,他說:「我們整整做了一年,現在想起來覺得好恐怖,每天關在房裡埋頭苦幹,八八風災、原住民、台灣黑熊、檳榔樹都做成雷射剪紙雕刻藝術。」

逐年累積的不同經驗,除了讓他與台灣文化愈來愈靠近,也在無形中將他步步推向國際舞台。二二年,以環保人文意識為題的《ZETA》,入圍葛萊美獎第六度鎩羽而歸,典禮後,蕭青陽帶著女兒、妻子躲進沙漠中旅行,在從賭城開車到洛杉磯的旅途中,他與正就讀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設計系的蕭君恬,一同討論自己耗費五年當導演,所拍攝的紀錄片《淡蘭古道三部曲》原聲帶專輯之想法,就此慢慢地構思出最初的設計概念。

從小在耳濡目染的藝術設計環境長大的蕭君恬,曾跟爸爸入山走古道、參與謝神儀式感受台灣文化,父親對她最大的影響就是包容性高、可自由溝通想法的良好親子教育,她說:「像是色彩計畫的部分,我爸想用代表台灣傳統的磚紅色,但我覺得青綠色更具現代感,能展現古道山林的自然綠意,也是水墨畫與布袋戲台常用的色彩,最後兩款顏色都被採納。」


▲獲獎的《Beginningless Beginning》有青綠與磚紅兩款封面,設計以布袋戲偶外型出發,並用立體的錯視設計手法,呈現蛇腹老相機概念。蕭青陽工作室提供

父女聯手 台味添西方角度

父女倆在討論中碰撞出不同火花,蕭青陽用維護古老傳統的角度出發,搭配上女兒的新時代想法,比起過往台灣味十足的設計,這次的作品多了幾分西式時尚氣息。蕭青陽說:「美國評審也許看不懂我的作品,但給我入圍肯定,所以我也要反省,讓喜歡我的人可以看懂我想表達的東西、避免孤芳自賞,而女兒的角色,就是用她年輕洋派的角度來檢視我,互相修正彼此的盲點。」

女兒還提醒他,古道的設計不一定就要古色古香,反而可用錯視(illusion)的現代語法來表達古道的意義,封面的最終設計定案以布袋戲偶外型出發,象徵著在這條古道上與祖先一同聽過的古樂戲曲和看過的布袋戲,中間則用一張紙裁切出層層交疊的錯視效果,蘊含著蛇腹老相機的概念,蛇腹相機是一種可用折疊式機身來伸縮調整成像遠近的古董攝影器材,而「相機」則隱含擔任導演身分的「蕭青陽之眼」,他用自己拍的紀錄片、音樂與設計,來記錄著這條百年古道中,先祖走過的路、聽過的曲與看過的風景。
蕭青陽說:「各國都有的古道文化,也是作品能被西方評審理解的關鍵,像英國的古道或西班牙的朝聖之路,我覺得在美國人的思惟裡,他們嚮往獲獎作品有『世界共融性』,就像迪士尼文化一樣,是能讓各國孩子都擁有的快樂感受。」他坦言透過女兒的角度修正,自己終於看懂評審在乎的世界觀,設計師其中一個重要的角色是文化轉譯者,將在地東西轉化為讓全世界共感的設計,無論視覺或音樂,最終目的都是要跟世界溝通。

十八年來,入圍葛萊美獎七次,蕭青陽終站上舞台與女兒一同分享榮耀,以這張講述時代傳承、祖先之路、家庭之路、人生之路的專輯獲獎,對他來說是最完美的結果。

手上還有好幾個設計案進行中的他說:「我覺得是個輪迴,這次獲獎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開始的意思。」蕭青陽要繼續透過熱愛的音樂與設計,讓他的下一個十八年更精采,讓世界能停下來凝視台灣這塊土地上,最美麗的歷史風景與最富饒的文化。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2023/2月 第1365期

本文摘錄自‎

等18年奪葛萊美 蕭青陽的人生勵志劇

今周刊

2023/2月 第13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