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虛擬偶像VTuber流量變現密碼

高黏性死忠粉絲推升產值,商業環境逐漸成熟

解鎖虛擬 VTuber流量變現密碼


你知道嗎?2023年台灣YouTube直播打賞最吸金前百名,居然有超過四成都是虛擬偶像!

發源於日本的VTuber(虛擬YouTuber),近年紅遍全球,這股勢力也在台灣逐漸茁壯。募資平台的集資計畫,在24小時內突破300萬,直播打賞排行每天都有虛擬偶像上榜,走進手搖飲店,還有VTuber在螢幕裡替客人點餐。

根據多份研究報告,全球VTuber產值在2022年已超過20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三成水準。

VTuber越過螢幕走向觀眾,不僅吸引許多ACG文化愛好者死忠追隨,連遊戲廠商和電腦品牌也看到商業潛力,紛紛找上VTuber代言。VTuber為何這麼夯?潛在商機有多大?

企畫、撰文/曾子軒 責任編輯/羅秀如 責任美編/劉麗堅


▲VTuber沒有藝人和偶像的距離感,就像在你我身邊一樣陪伴觀眾,因此累積大批忠誠粉絲。圖中正中間為兔姬,右一為受邀參加兔姬3D造型發布會的杏仁咪嚕。(兔姬 提供)

在這個影音當道的時代,哪個YouTuber最能在直播中吸金?翻開過去兩年YouTuber直播打賞(Super Chat)台灣排行榜,除了網紅「館長」和媒體頻道擠進前十名以外,最讓人眼睛一亮的,是幾個外表像漫畫角色、名字具有異國風情的VTuber——Virtual YouTuber(虛擬YouTuber)。

VTuber由精美外皮和背後演繹角色的真人「中之人」組成,「中之人」來自日文「中の人」,意思是「裡面的人」,呈現在外的表,和內部賦予角色靈魂的裡,都一樣重要。

虛擬帶來無限可能,與粉絲一起成長

就像動漫角色有了靈魂,VTuber越過螢幕走向觀眾,吸引許多ACG文化(動畫、漫畫、遊戲)的愛好者。人群像甜食、資本像螞蟻,看到商業潛力,遊戲廠商和電腦品牌紛紛找上VTuber代言。不過,專攻IP經營(透過故事塑造品牌)的日商CASPULE商業開發副總唐逸敏表示,VTuber已經長出其他客群,例如以追星心情關注VTuber的粉絲,因此也有手搖飲和VTuber聯名,就連老牌企業南一書局,都打算推出VTuber。

VTuber的發展歷史雖不算長,但從發源地日本開始,已經颳起一股全球性的旋風。

2016年,以人工智慧為名,有著動漫外表的「絆愛」出道,她被公認為史上第一位VTuber。

眼見絆愛取得成功,其他玩家也想跟上腳步,歷經以直播取代影片、團體出道等趨勢,隨著Live2D技術也降低成本門檻,產業發展益發熱絡。

其中,虛擬偶像事務所NIJISANJI和Hololive以偶像團體概念推出VTuber,在日本與海外市場大受歡迎,母企業ANYCOLOR和Cover接連上市,市值衝破千億日圓,營收與淨利屢創新高。

看到和製星船成功駛向全世界,台灣也有人想乘風而飛,2018年出道的VTuber「杏仁咪嚕」便是一例。訪問杏仁咪嚕時,作為闖進VTuber圈的外人不禁好奇,螢幕彼端有著滿滿活力、妙語如珠的VTuber,背後到底是誰?為了維持神祕感,同時保護表演者,中之人身分必須保密,外界無從得知出道前的「前世」,觀眾也會守著不問過去、只論今生的默契,就算不知底細,也會盡全力欣賞才華。

遊戲實況主出身的魔競娛樂創辦人陳彙中同樣嗅到機會,熟諳直播市場的他認為長時間陪伴是趨勢,而穩定輸出內容、陪伴觀眾的VTuber就在風口上。

光是2023年,魔競一口氣推出14位VTuber,去年旗下藝人在集資平台挖貝上募到650萬元,子午計畫所屬的VTuber也募到870萬元,展現粉絲忠誠度。群眾集資顧問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觀察,VTuber的成功有著強烈群眾參與屬性,粉絲會用意見、互動,甚至是金錢方式,參與VTuber的成長。

沒有接觸過VTuber的觀眾,即便找VTuber直播來看,也很難理解虛擬形象魅力,圈內人卻深深著迷。探究VTuber擄獲人心的根源,關鍵就在,VTuber和觀眾們各自穿透真實與虛擬世界的分野,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彼此。

VTuber的虛擬外觀帶來形象、角色以及身分的可塑性,例如,台灣VTuber「兔姬」自稱是兩歲的兔子,其他VTuber有著神社巫女和尋寶船長等多元設定,再搭配ACG文化的元素如狐狸耳朵,拓寬粉絲的想像空間。VTuber也藉著外皮得到新身分,躍上直播舞台時,可以放下現實,專注在鏡頭前展現自己。

從觀眾角度出發,VTuber身處位置具有空間上的微妙感。唐逸敏分享,VTuber可以在三次元(現實)和觀眾互動,但又帶著二次元(虛擬)的濾鏡,那是一個很神奇的狀態,與VTuber有著親近感,同時保持一段可以被體諒的距離。

杏仁咪嚕則說,觀眾們在工作或生活中,難免覺得疲憊,但和VTuber互動時可以忘記一切,不用忌諱地展現傷痕。相對的,VTuber也因觀眾的陪伴與支持,而獲得成就與滿足感,彼此是互相幫助的關係。

「用戶看到VTuber會覺得,『我們』是類似的。我無法在台上閃閃發亮,要請你代替我追逐夢想。」陳彙中補充,VTuber粉絲承襲日本替地下偶像應援的文化,當觀眾將情感與理想投射在VTuber身上,自然就匯聚成一股不容忽視的社群力量,就像星辰守護大海,我向你奔赴而來。


個人與企業都能推,但要先跨過成本門檻

統計過去兩年台灣VTuber出道人數,粗估接近900人,每天都有新角色誕生。VTuber主要分為與經紀公司簽約的「企業勢」與自力經營的「個人勢」兩種。對比兩者,個人勢VTuber兔姬說,差別不外乎資源與自由。

企業有辦法介紹工商機會,推廣時也會集合旗下藝人打團體戰,VTuber經紀公司米諾文創娛樂創辦人洪唯倫以韓團造星比喻,「一個人是單打獨鬥,跟集體推廣對比,用韓團來說,就是solo歌手比團體,團體粉絲多、取向不同,團員塑造迥異風格就能吸引觀眾。」

當然,企業不會平白挹注資金,曾當過企業勢、現為個人勢的杏仁咪嚕說,公司注重趨避風險,也會更加關注商業效益,可能影響中之人的發揮空間,犧牲個人特色。

拆解VTuber收入來源,頻道收益占大宗,接著是周邊販售和占比最小的工商合作。不過,平台商如YouTuber和Twitch分別抽走頻道收益的三至五成,對企業勢VTuber來說,等平台和公司拆完帳後所剩無幾,因此會努力培養粉絲,希望提升商品銷售比重。

不管圈內圈外人都好奇,VTuber到底賺不賺?業界人士透露,台灣幾間較大、旗下同時有多名VTuber的經紀公司,營收規模都有超過千萬。

至於經營VTuber成本,以形象建立與日常營運為主。專攻VTuber建模的株式会社SODAART社長陳宏勳指出,VTuber外皮的誕生從角色設計開始,接著請繪師畫出立繪造型圖、「拆分」圖層獨立出細節,讓Live2D(動態2D形象)建模師接手完成動態模型。

在他的經驗中,繪師和建模師收費中間值皆落在2至5萬元,若對外表有極高要求,可能花上20至30萬元。台灣VTuber目前以2D形象較多,因為操作難易和成本都會低於3D,只要智慧型手機鏡頭就能感測動作。

取得成績後,不少VTuber為了節目豐富度,會嘗試挑戰3D化。洪唯倫舉例,參加展場活動、接下政府合作,還有開演場會等都需要3D,在業界能做3D也算里程碑。不過,3D模型和衍生的花費可觀。

旗下VTuber剛募資成功,子午計畫創辦人李壬翔指出,相對簡單的模型大約要7萬元,若考慮品質可以達到50萬元以上,直播還要租用動態捕捉攝影棚、搭建場景和使用渲染程式等,加總動輒超過250萬。話雖如此,他仍看好3D特效,「讓藝人飛起來、觀眾打賞的時候有光影,這些實體藝人都無法做到。」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冶豔與俊美的外表能夠吸引目光,想要留下觀眾,還得仰賴中之人的即時反應,說話習慣和個性都會影響內容,可以說,中之人就是VTuber的核心。

平常VTuber要想企劃、寫直播腳本,準備美術素材和社群文案,也要跟廠商討論合作細節。個人勢會自行包辦任務,企業勢則有公司協助,當然,人力成本反映在抽成。

不具名業內人士透露,先前台灣有成績優異VTuber「畢業」(停止活動),主因就是無法談攏分帳比例,也讓留才成為經紀公司挑戰。

初生的環境紛亂無比,但混沌中總能孕育新希望。從2017年本土第一位VTuber、隸屬於Yahoo TV的「虎妮」出道至今,台灣VTuber產業野蠻生長。日本ANYCOLOR曾在台灣推出企劃,KKBOX與中華電信也有VTuber,但專案紛紛停擺,最大挑戰始終是收視基礎不夠穩固。


▲魔競娛樂創辦人陳彙中表示,VTuber如同實況 主、直播主,同樣有能力聚集觀眾,接著曝光產品,然後完成下單轉換,這就是商業價值。(蘇義傑 攝)

接工商、跨域合作,VTuber商業應用多

環境何時轉趨穩定?關鍵是疫情,讓觀眾養出收視習慣,經營者才有信心投入。「五年前有希望在台灣推動虛擬直播主,但當時反應弱一些。」同時是直播平台,也投入藝人行銷與經紀,17LIVE品牌與企業溝通副總凃佩君表示,目前在日本有1700多位簽約VTuber,評估台灣市場跟著日本一起往上,2023年決定再度進軍台灣,11月剛結束的電競嘉年華WirForce,17LIVE便帶著簽約的VTuber參加。

企業以外,政府也在挹注資源,例如文策院今年補助兩組VTuber相關提案,其中一組是HTC和春魚合作的全視角演唱會。文策院文化科技處處長李懷瑾說,先前在高雄辦過VTuber的VR演唱會,「這類結合新科技的嘗試,都是以前沒看過的東西,」未來可能走向元宇宙、Web3,希望先支持產業下一步。

隨著客群變大,VTuber拿下的商業案件也增加。唐逸敏觀察,日本VTuber工商方式和合作品牌領域漸趨多元,美妝品牌、日用品甚至食物調味料都找上門,身為VTuber觀眾,唐逸敏買過聯名香水與彩妝,工作桌上更放滿Vtuber團體VΔLZ周邊小物。兔姬也分享,曾接過酒、咖啡和餅乾,甚至情趣用品的宣傳。

台灣VTuber跟上日本,跨域合作也正在發生。不只有手搖飲和餐酒館與VTuber聯名,春魚創意就曾和台北天文館直播觀星,也和霞海城隍廟舉辦活動。

春魚創意創辦人陳善清解釋,虛擬偶像與傳統信仰碰撞,是很有趣的嘗試,「ACG粉絲很多喜歡日本、歐美,我們想用跟台灣文化緊密的內容,傳遞對原創的堅持。」春魚今年還跟大稻埕店家合作,讓粉絲走到平常不會涉足之處,也凝聚彼此情感。

從廣告主的角度看,找VTuber上場要有合適場景。林大涵觀察,觀光大使是應用機會,重視外在形象、產出內容行銷景點,都是VTuber專長,過去有高捷少女等靜態虛擬形象收到效果,若透過技術讓角色補上真人靈魂,跨場域、高強度出現,未來發展可期。

至於準備推出VTuber的南一書局,同樣找到應用場合,其公共關係處處長黃安志分享,VTuber可以直播陪伴孩子學雙語、讀課程延伸教材,教育情境很明確,在課堂外用新媒介傳遞知識。

從日本到台灣,VTuber如蒲公英一般乘風而來,也確實落地生根。無論是個人勢或者企業勢VTuber,甚至到品牌與企業,還有收視觀眾們,都熱切期盼有朝一日,抽芽長葉的VTuber能夠成長茁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閱讀完整內容
遠見雜誌2024/1月 第451期

本文摘錄自‎

解鎖虛擬偶像VTuber流量變現密碼

遠見雜誌

2024/1月 第4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