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最洋味的宅區巷弄間 吃最常民的臺灣食物

我搬來天母居住二十多年,假日如果沒有特別理由,很少「進城」去市中心,都在附近解決民生問題。這裡是臺北幾所外僑學校的所在地,附近擁有不少外國料理餐廳,常給人比較洋派的錯覺。天母在日治時期就建有神社和溫泉,戰後至今長年都是住宅區,附近有體育學院和文化大學,需要餵養的外食人口不少,尤其這裡的外國僑民很接地氣,喜歡吃臺灣常民食物,巷弄裡其實還藏有許多小店,都是在地居民熱愛、百吃不膩的民生小吃。

文/Hally Chen 攝/Jimmy Yang


帶路人 Hally Chen
專事美術設計,作品曾入圍「臺灣金曲獎」,2008年開始為雜誌撰寫專欄。熱衷臺灣飲食文化與日本喫茶店研究。著有:《遙遠的冰果室》、《人情咖啡店》、《喫茶萬歲》。

時髦如咖啡店的麵線老店
「勝口味」在天母做生意的時間,比我定居的時間還久。最初是由一位翁老闆所創業,從一臺俗稱「里阿卡」的摩托三輪車開始賣起。後來在中山北路七段的圓環邊有了一間兩坪店面,當時牆上還貼有老闆開過計程車、一天工作15 小時的故事。舊店面狹小,座位有限,夏天時抱著自己的背包擠在店裡吃麵線,時常汗流浹背,縱使吃得這麼狼狽,門口仍有排隊候位的人龍,你就知道他的食物在這裡有多受歡迎。幾年前店面搬到圓環對面的另一側,接手的第二代還設計了標準字和時髦名片,客席變得明亮舒適,像是新潮的咖啡店,讓我們這些在地老客人跟著有面子。只要有朋友來爬知名的天母水管步道,問我附近的推薦美食,我都是帶來這裡。店裡除了招牌的大腸蚵仔麵線,米糕加上四神湯也是我常點的組合。


勝口味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七段183號
推薦品項:麵線、米糕、四神湯

自己煮不出來的蕃茄麵
我是在民國88年買了現在的公寓才搬來天母,這間「一品山西刀削麵之家」早我一年在天母開業,我幾乎是搬來的第二個月就開始成為客人至今。該店原本開在天母西路13巷,約莫七年前搬來現址,由第二代經營。我最愛吃他們的蕃茄麵,這間店的特色是刀削麵,我從原本看著師傅站在門口,一手捧麵團、一手持刀削著麵條,吃到換成機器人削麵,無論是麵條的嚼勁或是蕃茄湯頭,都讓我百吃不膩。我曾經買一堆蕃茄回家,想自己試著煮出相同的蕃茄湯,才發現想要煮出一樣的美味,不是簡單的事。店裡的小菜很多種,我個人最喜歡苦瓜。附近的外國僑民也很愛他們家的料理,假日繁忙的用餐時間,常常可以聽見英、日、中文的多國聊天聲,此起彼落。


一品山西刀削麵之家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天玉街3號
推薦品項:蕃茄麵、木須炒麵、牛肉捲餅、各式炒飯、苦瓜(小菜)

能喝到一滴湯不剩的豆腐鍋
天母除了美、日僑民學校,這裡也住了許多韓國僑民,附近販賣韓國食材的店就不只一間。天母美食最集中的地方就屬士東市場二樓,這裡的小吃街分為兩區,競爭激烈。這間「韓貞味」自2009 年開業後就很受歡迎,2020 年還得到臺北傳統市場節的「天下第一攤」金賞獎,我甚至花了千元買了一只不鏽鋼密封鍋,只為了方便外帶他們家的豆腐鍋回家,遇上臺北連雨的日子,就想來一份暖身除濕。韓國豆腐鍋或海鮮鍋要美味,湯頭不能只有辣或鹹、還要香,關鍵在於麻油。韓國麻油有一股特有香氣,搭配辛香料後相得益彰。韓貞味老闆在韓國本業就是專業廚師,全臺北只有這裡的豆腐鍋,能讓我把湯喝到乾淨。


韓貞味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士東路100 號2樓131號攤位
推薦品項:豆腐鍋、炸醬麵、雪濃湯

閱讀完整內容
小日子享生活誌2023/4月 第122期

本文摘錄自‎

小吃風景

小日子享生活誌

2023/4月 第1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