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銘
每天努力3小時的文字工。雜誌編輯出身,過勞辭職後自由工作,減速生活,以寫作與編輯為生。
第一次發覺「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的迷因不太對勁時,是在一個休假日晚上。飯後無聊,打開Netflix看劇,卻在電影和影集封面滑來滑去,一晃神快一小時,雖然有5、6部「感覺以後會想看的劇」加入我的片單,卻沒有任何一部想現在就打開、想專注看完。眼看新增片單的時間都快可以看一部電影了,抱著不耐煩的心情轉移陣地到YouTube,狀況依然沒變,不停向下捲動,演算法推薦的內容還是沒一部真的點進去看。
▲資訊焦慮讓你不停趕進度?不妨檢視自己所想要的,並空出一段時間,反覆聆聽一張專輯、讀一本書、觀賞一部電影,放慢速度去感受當下的狀態。
全都想要,但增加的只有片單而已
後來才知道,這種因為選項太多而導致難以選擇的狀態,被稱為「無限瀏覽模式」(infinite browsing mode),皮特.戴維斯(Pete Davis)在《選擇障礙世代》書中剖析,我們就像站在一條長廊,左右兩側有許多房間,每扇門後面看來好像都有趣,然而我們卻始終在走廊上徘徊觀看,無法決定要推開哪一扇門,始終沒有踏進哪個房間。
畢竟時間只有那麼一點,看了這部片,就沒辦法看另一部片;既然每個選擇都有機會成本,如果不能肯定這個選擇是否夠好,又怕錯過更好的,那麼不停新增片單至少能帶來「我全都要」的安心感。不對勁的是,隨著時間消逝,增加的只有片單而已,我並沒有真的去看什麼東西,沒享受電影劇情,眼看一天又將進入尾聲,疲勞沒有消除,反而加深焦慮。
不停新增的片單、永遠看不完的稍後播放列表、來不及打開的電子報、追不上每周更新的Podcast和RSS訂閱蒐集,哎呀,我都忘了上次花錢買的線上課程,只看了前兩堂就沒有繼續。十多年前還是新手記者時,曾被總編輯提醒,寫文章千萬別用「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這種老梗開頭,諷刺的是現在我才確定,當年資訊爆炸還只是文字媒體百花齊放,哪裡比得上今天各種影像、聲音、直播、迷因⋯⋯多重內容宇宙的連鎖爆炸。
套句冷氣商廣告詞,下班後的空閒時間,像日本製壓縮機一樣,非常稀少。以稀缺的時間面臨海量的選擇,除了不停新增片單給自己「我全都要」的假象,另一個方法是乾脆按下「倍速播放」鈕,試著用一半的時間看完一個影片、追完一部劇,保有另一半的時間,讓自己擁有更多選擇。
▲現代人在看劇選片時常面臨「無限瀏覽模式」,指的是選項太多導致難以作出決定。
選擇太多,7 成劇迷曾飆速催進度
YouTube 在2010 年推出調整播放速度功能,根據2022 年8 月官方公布統計數據,此功能在85%以上的時間是被用來加速,而非減速;其中1.5 倍速播放最常被使用,其次是2 倍速,而在每天晚上9 點到凌晨1 點之間,加速播放的使用率會激增。
而自從Netflix 在2019 年10 月推出調整播放速度功能後,倍速觀看(speed watching)就取代追劇(binge-watch)成為網路影音使用者的新關鍵字,不分國界。在中國,《南方都市報》統計68.2%的人有倍速追劇的經驗;《新京報》則調查18 至40 歲網路影片觀眾群,平時會倍速觀看的比率接近7 成。日本動畫學會產業部會(Jsas 産業研究部会)調查了18 歲以下的國、高中生群體,有7 成以上受訪者看動畫時會倍速觀看。至於美國,UCLA 統計疫情期間收看線上課程的學生,約有85%會加速播放。
倍速觀看影片的理由包括:可以省時間,因為想和同儕討論,但作品太多、大家又看得很分散,所以倍速播放才能看更多。還有因為習慣倍速播放後,若回到正常速度看影片會覺得太慢、看不下去。也有學生說,倍速播放時,動畫角色說話的速度才比較接近真實世界的對話速度。一來沒時間,二來內容太多,不用倍速播放看不完同儕想討論的作品,三來則是在相同時間內可以吸收更多資訊。
使用倍速追劇的科技,已經成為文化現像,許多研究探討倍速觀看,對資訊吸收與對大腦的各種影響,這裡先略過不提。我當然也有倍速追劇、加速聽Podcast的經驗,但慢慢開始懷疑,這種「期待在相同時間內吸收更多資訊」的方式,真的能跟上海量新增的各種內容、解決我的資訊焦慮嗎?除了不斷提升效率的途徑之外,有沒有慢下來的可能?
草率二刷,反而失去最初的感動
體會到倍速播放雖然能省時間,但可能因此喪失某些重要的東西,是在二刷韓劇《我的大叔》時。回想起第一次用標準速度追完全劇,對戲裡許多職場失敗者依然能找到幸福生活的描寫,十分觸動內心、感覺被療癒,這齣戲雖然一開始劇情稍微沉悶、節奏緩慢,但入戲之後,感動像等比級數一樣累積。
看完全劇,開始二刷之後,為了省時間,我除了加速播放還跳過主線以外的劇情,結果發現少了那些慢慢鋪陳的情緒累積,少了那些等待與沉澱,連原本心動不已的段落都失去了感覺。就像排隊等待過的美食怎麼吃都美味,下次能直接坐進貴賓席卻反而不稀罕了,我理想的倍速追劇是「二刷被精華片段感動就好」,實際發展卻變成「二刷完全失去味道」。
雖然這只是小小的個人體驗,沒有理論基礎,但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的感覺,例如半小時聽完一部說書影片,和自己實際去讀那本書,得到的收穫會有很大差距;有時聽別人說,好像自己都懂了,但真的去讀才發現其實完全不懂;有時自己讀完後,認為的重點和別人說的不一樣,可能是因為某些過去經驗才能衍生出額外的觀點。
當然,這裡不是要說倍速播放沒好處、聽說書節目不如自己讀,無須一刀切;我還是喜歡在通勤和獨自吃飯時,用1.25倍速聽說書節目,也繼續用1.5倍速觀看周三晚間YouTuber老高與小茉上傳的新影片,用更短的時間看完更多影片,增加吸收資訊的速度與效率,並不罪大惡極。只是我也同時希望,盡量留一段拒絕倍速播放的緩慢時光,讓自己能專注、放鬆、品嚐、入戲、像散步呼吸一樣,讓看到、讀到、聽到的東西慢慢沉澱下來,留在心裡。
▲即使購買、閱讀大量書籍,卻沒有仔細反覆品味文字,反而沒有太大用處。
跟風囤書,不如真心讀完一本作品
在《圈外編輯》讀到這段話:「並不是讀得多就了不起、讀得快就代表聰明。」作者都築響一認為,大量閱讀和大量進食沒有兩樣,買了幾百、幾千本書堆在房間裡,然後說這些我都讀過了,並沒有太大用處,因為沒有去品味這些素材,讓它們成為自己的血肉,就什麼都學不到。「擁有幾本讀100次也不會膩的書,比大量閱讀重要太多了。」連睡覺都怕浪費時間地看幾千部電影,對影評人可能很重要,但對其他人來說,應該
「找出看一百遍也會感動的電影,一看再看,把它變成自己的一部分。」
《衛報》文化與音樂專欄作者艾瑪.賈蘭(Emma Garland)也在〈我如何停止嘗試跟上流行文化,並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藝術〉(How I stopped trying to keep up with pop culture – and found the art I really loved)一文說道:「沒人能1年讀200本書,那不是真的⋯⋯,資訊只會進去又出來,你是讀了,但那不一定會帶來任何真正把書讀進去的好處。」
她開始放下「跟風」、試著不去在乎「想知道每件事」才不落於人後的心情,改用更自然而然的速度,慢慢去發現某些作品,當她偶然找到某些讓自己重新思考人生的想法時,會感受到一股強烈情感,以及一股獨自找到它的溫暖。賈蘭說,對比資訊焦慮下強迫自己跟風、趕進度,和讓自己慢慢發現作品這2種心情,就像「被安排相親,和自然而然認識某人的差別。」
斷捨雜訊,讓位給有意義的體會
資訊太多,難以選擇,所以用更快的倍速去吸收,但再快都追不上內容爆炸的速度。
或許問題不是出在播放倍速不夠快,而是得建立一個資訊取捨的漏斗,勇敢捨棄不需要的,逐步確定自己想要的,並且盡可能空出一段專注時間,去感受、體會,並且相信這段不在乎效率的時間,累積起來會有意義。
回到文章開頭,想起網際網路還沒出現的時代,資訊沒那麼豐富,一本《灌籃高手》漫畫都可以看上十幾遍,熟悉到「這句話是誰在哪一場比賽說的」都能立刻找到在哪一集的哪個段落。因為一張專輯總是反覆聽好多次,所以可以選出那首歌喜歡、那首不喜歡。會不會是現在都交給演算法推薦歌單,連自己挑選的功夫都不用做,才逐漸迷失在長長走廊的兩側房間之中,失去了獨自取捨的能力呢?
我想給自己保留一段慢慢閱讀、反覆咀嚼的時間,不忙著追完什麼劇,不急著多看更多書,而是重讀、再看,試著把精彩內容吸進腦海、努力消化,走過這段過程,也許我終於可以告別無限瀏覽模式,不再擔憂錯過的風險,選一扇門,好好待在房間裡面。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科技╳生活】倍速播放時代下,如何甩脫資訊焦慮、開始安靜閱讀?
數位時代
2023/2月 第345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