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麼說謊了?

孩子怎麼說謊了?從感同身受同理孩子


從古至今,小孩的教育一直是個大難題, 面對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須適時調整教養方式。當父母面對小朋友開始說謊時,又該如何引導他們,以避免傷害其心理?

文/BaeGo培果教育


早上,三歲的安安把牛奶打翻了,媽媽詢問時,安安卻把手指向弟弟並說:「是弟弟打翻的」,但明明對方就乖乖地坐在自己的餐椅上。媽媽氣急敗壞地說:「孩子才三歲就會說謊,長大怎麼辦?」

小朋友撒謊5原因

孩子大約在兩到三歲會開始說謊,主要有以下5種原因:

1.心智理論成熟:小朋友能夠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表情、語言或動作,來推論他人的心理狀態或想法。也就是說,可以猜測別人知道什麼、在思考哪些事。例如:當媽媽責怪小孩打翻牛奶時,小朋友會說:「不是我!」的原因,是因為了解媽媽在廚房,絕對不可能看到事情整體的發生經過。

2.有推論的能力:小朋友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基於孩子明白「若大人知道是自己打翻牛奶了,可能會生氣」,於是推論出「我打翻牛奶→媽媽生氣→我挨罵」這項因果關係,所以,才選擇「我說不是我→媽媽就不會罵我了」的路徑,有些聰明點的孩子,還會順便栽贓一下平常難相處的弟弟,「我說是弟弟好了→媽媽去罵弟弟」,可謂是一舉兩得。

3.良好的抑制能力:孩子知道實際情況,但要克制自己不把真相說出來,還要努力面不改色的把手指向弟弟。

4.工作記憶好:要維持謊言前後一致,必須清楚記得事情發生的經過、自己講過的話,以及希望對方採信的故事版本,避免出現自相矛盾的狀況。

5.觀察力與應變能力佳:孩子說謊時,會先好好地觀察大人的表情跟反應,藉此確認對方是否相信自己說的話,並適時調整內容,在謊話的基礎上增添額外的訊息,同時保持鎮靜,不斷提升謊言的整體完整度。

從心理剖析小朋友說謊真相

孩子到底為什麼要說謊呢?事實上,主要的原因有以下8種:

1.希望得到關注和注意:小朋友可能會因為渴望得到他人關注而說謊,例如:明明沒有磕碰,卻摸著膝蓋說「好痛」,希望能夠引起爸媽注意。

2.害怕受到懲罰或批評:小孩擔心某些行為會遭受責罰或批評,舉例來說,媽媽問「牛奶是誰打翻的」,孩子怕受到責罵而不願意承認,並推托是弟弟的錯誤。

3.想要獲得好處、特權、讚揚:小朋友或會透過欺騙來達成目的,比方說,爺爺說「考100分就有禮物」,孩子便會假造考試成績。

4.不理解真相:有些人撒謊,是因為還無法區辨現實和虛構,舉例來說,當老師詢問大家,「假期時,去哪裡遊玩了?」孩子其實是在家看書,但因為在書中讀到遊樂園,便分享自己去了遊樂園。

5.保護自己或他人:小朋友可能會因被威脅,不能說出真相而配合說謊;或是因為想保護朋友、擔心事實過於傷人而選擇隱瞞。

6.嫉妒或競爭:孩子因比較心態而撒謊,例如:聲稱自己「有最新的寶可夢卡」,或謊稱「得過足球比賽冠軍」,藉此來贏過其他同學,獲得優越感。

7.壓力和焦慮:孩子會由於壓力和焦慮而說謊,特別是在面對重大考試、社交壓力或家庭矛盾時。他們或許會因為無法應對某些情況,以及擔心他人對自身的期望過高,因而利用撒謊的舉動來掩飾自己的不安、不足。

8.想要探索界限或只是好玩:有時,小孩會出於好奇心、試探底線而說謊。可能是因為想了解,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受到懲罰或得到獎勵,因此,選擇撒謊,而這也是孩子對權威的反應,想藉此知道自身能夠獲得多少自由,或是受到多少約束。


破解假話4步驟

面對小孩撒謊時,家長可遵循一套處理謊言的SOP來應對:

1.保持冷靜:當發現孩子說謊時,家長要先保持冷靜。切記不要直接指責孩子,避免讓他們感到害怕、產生其他負面情緒,引起他們的戰逃反應等防衛機制,進而編出更多的謊言。

2.找出說謊的原因:孩子說謊的理由非常多,只要父母好好了解其原由,便可更好地處理問題。例如:知道小朋友是擔心被罵,所以篡改成績,可與孩子溝通:「考卷上不懂的地方,我們可以一起練習,比起分數,爸爸媽媽其實更在意你有沒有誠實」;發現孩子因為想交朋友,謊稱自己有全套公仔,便能引導孩子思考:「你希望別人喜歡你,還是只是想玩玩具」?

3.教育孩子誠實的價值:利用繪本、故事引導,或是透過機會教育,說明誠實是建立良好關係、贏得信任和尊重的關鍵。

4.給孩子機會誠實:提醒孩子誠實的重要性後,鼓勵說實話,並給予時間跟機會思考。當小孩承認錯誤、謊言時,應讚揚其勇氣和誠實,如:「說實話很需要勇氣,爸爸媽媽知道你很努力」!

BaeGo培果教育
有感於語言治療資源不足,我們把語言發展相關落落長的文獻,變成可口好消化的圖表,並設計對應活動,研發孩子在家就能輕鬆學習的教具,致力讓家長成為孩子最棒的老師。
閱讀完整內容
媽媽寶寶2024/5月 第447期

本文摘錄自‎

孩子怎麼說謊了?

媽媽寶寶

2024/5月 第4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