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常常咬指甲,背後其實在透露這個訊息?

家長多半不能忍受孩子咬指甲,每看到一次就要制止一次。
咬指甲其實和心理需求相關,對健康並沒有太大危害。
家長該如何面對孩子這樣的﹁壞習慣﹂?

門診的小病人媽媽說,從女兒開始懂得咬指甲之後,就再也沒機會剪她的指甲。每次抓起她的手檢查,只見每一根手指頭的末端,沒有留下任何的指甲讓人修剪,指甲與肉的分界,就像彎彎曲曲的海岸線一般。「只要閒下來就開始啃,」媽媽疾聲抱怨,「罵她也沒有用,趁睡覺的時候又來。」
親子天下 第91期

小兒感染科醫師 黃瑽寧

  我可以理解媽媽為什麼會生氣,一方面害怕孩子會把自己的皮膚咬傷,另一方面也擔心孩子是否情緒過於壓抑,受了委屈卻沒說出來。說不定還有點自責,想著是否自己對孩子太過嚴格,或說話語氣太凶了等等。

「壞習慣」其實是情緒的出口


咬指甲、吃手指、啃鉛筆、挖鼻孔……這些大人口中的「壞習慣」,的確是來自大腦情緒的轉移,所產生無意識不自主的動作。

不只是兒童,有許多成年人也都有這樣的行為,其中不乏許多知名的人士,尤其在籃球場上特多,包括NBA球星「小飛俠」布萊恩(Kobe Bryant)、柯瑞(Stephen Curry)等等。

孩子為什麼會咬指甲?什麼時候咬得特別頻繁?根據許多觀察性質研究的結果,發現大部分的孩子的確是在有壓力,緊張,焦慮,或低潮的時候,特別容易養成咬手指的習慣。另外,無聊的時候,靜態活動的時候,飢餓的時候,不咬點東西總覺得渾身不對勁,也是另一個常見的時機點。

研究者發現,通常會咬指甲的人,更小的時候是喜歡吃手指,長大之後則可能轉移為吃口香糖,甚至抽菸。他們也發現,這些習慣全部都與遺傳相關,也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可以問問孩子的爸爸是否也有其他抒解壓力的口腔行為。

不過除了社會觀感不佳之外,大部分咬指甲的孩子並不會有健康上的危害,家長只要多花時間關心孩子,增加溫柔的親子互動,其實並不需要特地制止他。

雖然有少數的孩子,會把指甲咬到指甲過短、咬到流血,甚至造成感染、長繭變形、門牙缺裂等等傷害,如果有發生這些後遺症,才需要外在幫助來戒除,或轉移習慣動作。

想改變孩子咬指甲,可以確定最無效的方法,就是「碎碎唸」。碎碎唸、懲罰、嘲笑孩子,不僅沒有任何幫助,還會加深孩子的焦慮感,導致自信心更低落。至於常聽到的餿主意,包括塗辣椒、塗黃連、塗芥末等,雖然可能達到目的,但根據研究顯示,孩子雖然指甲不咬了,但心理焦慮沒了出口,壓力反而更大,不見得是好事。
親子天下 第91期

吹樂器、運動幫助戒除壞習慣


既然知道咬指甲這個動作,只是孩子大腦情緒的出口,提供孩子另一種不傷身的選擇,是家長第一個可做的事。讓孩子學習口吹的樂器,玩吸管遊戲,或者提供較大孩子無糖口香糖,可能是讓孩子轉移注意力的第一步。再來,每天都和孩子一起運動,一起玩球,讓他藉由活動抒解壓力,讓大腦一次放電放個夠。切記在一起玩球時,不要又開始說教,或開啟「斯巴達」的魔鬼訓練,導致新的壓力產生,弄巧成拙。

既然碎碎唸與處罰皆無用,不如保護孩子在忍不住咬指甲的時候,不要傷害自己的身體,比如:

① 在指甲上塗橄欖油,軟化指甲。

② 每天幫他砂磨指甲邊緣。

③ 晚上睡覺戴手套。

④ 當孩子正在咬,被你撞見,忍住脾氣不大聲斥喝,溫柔的轉移他的注意力,帶他講故事,出門買東西,運動,玩桌遊……不過,千萬別丟平板電腦給他,這種懶人做法,肯定無法解決問題。

雖然咬指甲者,長大不見得會有情緒問題,但有心理疾患者,卻有很高的比例會持續咬指甲到成年。專業人士在面對孩子任何外在行為時,永遠想的是如何解決根本的內在問題,如果只是想手上塗個辣椒斬除惡習,就像是古人所說的「鋸箭法」,看起來外表沒事,但那真正的毒箭頭,卻仍留在身體裡···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親子天下 第91期

本文摘錄自‎

關心咬指甲背後的心理需求

親子天下

2017/7月 第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