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心中那個理想的公園

當我們早已習慣住在水泥城市之中,不管是大樹林立如大安森林公園,或是孩子跑跳遊樂的鄰里公園,公園成了這個時代能親近大自然最快的方法,不只是伸展筋骨,更是靜心思考的角落。城市如果沒有綠地,生活的慰藉與自在感還留下多少想像?而公園的創造來自於人,但「自然」卻又是公園最重要的前提?公園、人,與自然的關係究竟有什麼微妙之處?《Shopping Design》本期對談請到兩位長期熱愛公園、研究公園的設計人,聽他們談談公園的記憶,也聽他們從不同角度觀點,花花草草到功能規範,帶我們看見與思考更多我們在公園裡沒想過的事
公園的回憶

周育如(以下簡稱周):我家就住在西門町,小時候爸媽會帶我們去228 公園(那時候還叫「新公園」),也是台北的第一個公園。裡面有兩個水池,一個很人工,用欄杆圍起,一個很自然,旁邊都是石頭,兩個水池是對比地同時存在於公園裡,但我偏愛去自然的那個水池邊玩,然後會好奇問我媽說為何另一個用欄杆圍起,她回我說可能曾經有小朋友跌落過……但水池其實很淺,這大概是我對公園最初的印象。以前還會去陽明山上的公園,到現在都記得從山上流下的冰冷溪水觸感。我想「家庭的記憶」是公園讓我最直接聯想到的關鍵字吧。

游適任(以下簡稱游):以前搞不太清楚公園或開放空間的差異,小時候的公園記憶的確也都是和家庭連結的。印象中好像在公園裡沒有被媽媽罵或是和爸媽吵架的印象,成了心境轉換的空間。那時候溜冰正紅,是四輪的,從幼稚園到國小階段都是去公園裡溜冰,學校旁邊都有公園,我們住的松山區算公園密集度滿高的,下課後就會去公園坐著。甚至到了去國外唸書回來之後,適應台灣高壓學習的那段時間,假日爸媽也一定會帶我去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大安森林公園那一帶。直到現在,公園對我來說都是具有「心境轉換」的功能。像我們公司在花博那邊,有時工作累了,就去花博公園裡走一走、坐一下,再回來工作,同事們也都有這種習慣。

周:出國唸書後,開始對公園有比較大的感受。初去巴黎的盧森堡公園時很驚訝,你可以帶著椅子,自行定位在某一棵樹前面休憩思考,是個令人感覺安靜的公園。但在台灣,常有人去公園裡拿麥克風唱歌。

游:在地化!別人帶椅子,我們帶卡拉OK。
公園的功能

周:關注公園議題很久了,開始做公園設施的調查後,發現「在都會裡要保有自然,讓人可以接觸到自然」成了公園定義的前提。不同國家的公園型態不同。之前我們做台北鄰里公園改造時,問了許多在地民眾,大眾對公園想像力是很薄弱的,都覺得現在的公園不錯,也許是因為他們還沒去各式各樣的公園看過,台灣的公園還屬於弱開發的階段,對公園的使用風格模糊;在法國公園是為了讓大家悠閒悠哉,沈浸其中放鬆思考;中國的公園則是運動型。在台灣,以青年公園這種尺度的公園來說,民眾很多元,有不同使用目的。大多數的小公園個性不明,我覺得台灣公園應該要分類,如果在台北市有300 個公園,鮮明的意象能讓人想要去拜訪,綠意一定要存在,但比如說想要安靜思考,第一個會想到哪個公園,想要運動會想到哪個公園,想要帶小朋友可以去哪個公園。調查資料時,發現日本民眾會自主地幫全國公園做清楚目錄網站,索引很實用,公園也很生活。

游:這次去印尼和泰國出差,我們的公園和他們是有相像的,不知道是不是在同一發展期所用的類似規劃。香港雖然很小,但公園的發展曾經有個輝煌時代,發展地很完整,反觀日本公園的綠帶(植物比例與呈現)比較少。

日治時代日本人在台灣的策略就是種一片綠,這個決定也成為台灣植物的特性,只有少數路段是有季節性的,這也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如果景觀能展現植物的多樣性,公園會有一些改變。

周育如
寶可夢出現後,成了讓人走入公園的理由,也重新再塑了人在城市裡的動線。

游適任
周:日本公園有不同種類,常見的鄰里公園是為了在密集的都市中有伸展空間而設立,綠帶少則是基於安全考量,如果種樹就無法一覽無遺,一般都是沙地。另外也為了防災,東京的公園幾乎都有防災功能,公園傢俱都發展成防災型,像是座椅可以生火,亭子可以成為救難中心,地面蓋子下方藏有防災型廁所,植木以少量灌木為主,有區域自治會管理。上次參與一個韓國的研討會議,發現由於韓國太多的社會問題都歸咎於小朋友的成長環境有著巨大壓力,所以希望能盡量做些讓小朋友快樂的事情,讓「孩童玩是一種policy,也是教育」。韓國很多公園型態很有趣,自然色彩和整體感規劃的很好。在台灣比較可惜,設計型的公園太少。在法國有很多遊具,乍看之下很難理解怎麼玩,但身邊的朋友就告訴我說,小朋友會自己找到玩法,小孩的想像空間比大人大,小朋友總是被預設要觸碰柔軟的東西,其實不同的材質反而能帶給他們好的刺激;台灣家長訴求在於保護小孩,安全至上的檢視方式才是真正影響公園遊具、公園長相的原因,可是沒有人能百分之百保證「安全」,從中教導小朋友在環境中學習保護自已也許是更積極的作法。

游:對,小朋友是不騙人的,我們在做樹德公園的時候,從小朋友身上學到很多。像網子隧道,原本設定是從中穿過去,結果小朋友都踩在上面走過去,他們的玩法和我們預設的完全不一樣。

公園裡的自然

周:發現台灣人不太喜歡逛公園,但這幾年因為氣候改變,比較沒有那麼潮濕悶熱,像今天就很適合到公園走走。

游:這幾年我發現公司大概有八成的同事週末會去戶外活動,以前威權時代山和海是不能接近的,現在慢慢開放了。我們成長的年代,因為台灣經濟發展已經起來了,在城市裡有各式各樣好玩的東西;但我發現30歲以下這世代,他們對這些事情已經麻痺,所以他們每天都會撥點時間去公園。剛剛Agua 有提到,我之前都沒想過,的確現在氣候更適合像今天這樣大家可以坐在戶外聊天,七、八月也許不太適合,這是台灣公園會面臨的一個挑戰,但這也會有相應對的localization(在地化),我覺得就是要多種些植物,環境自然會發展出自己的ecosystem(生態系統),會幫你發覺適合的樣態。

周:講到公園植物這件事情應該被重視,老實說在台灣只種容易長、容易照顧的,這的確是一個考量,所以很少有讓我驚豔的。

游:台灣公園對植物的選擇也是基於安全考量。但植物園有點不同,我很愛去,以前唸的大學就在旁邊,我會半夜翻牆進去,深夜在裡面走真的很爽快。後來在司法院當替代役,大家都不太知道我中午跑去哪,其實是跑去荷花池邊吃午餐。

周:植物園也有些變化,跟我小時候不太一樣,現在是很棒很成熟的「植物宮殿」。

游:另外有幾個地方我也喜歡,一個是臺北車站旁邊的中山紀念公園,小而美。另一個則是靠芝山岩那邊。我自己住古亭,永康青田附近有個錦安公園,周邊的樹都超高,樹蔭下可以乘涼又安靜,它和周邊住家形成的環境很像是村上春樹1Q84 裡的某個男女主角相遇的場景。其實像寶可夢出現後,成了讓人走入公園的理由,也重新再塑了人在城市裡的動線。

周:國內我喜歡青年公園,也是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有魅力的公園。國外我推的是里斯本的Jardim da Estrela,它有200 多年的歷史、15000 種植物,進去後你對環境的敏感度就會一一跑出來。我現在感興趣的是植物多樣性的議題,像洛杉磯的Getty Museum 中央的花園就有很多奇怪姿態的植物,令人驚艷。巴黎布利碼頭博物館的公園是四季變化的,有台灣山上才看得到的芒草,公園景觀規劃師還特別來亞洲取經。他覺得芒草給他很多秋天的感受,從19 世紀那種古典花園,變成置身在大自然裡,讓人四季都有不同感受,是很高級厲害的做法。巴黎雪鐵龍公園裡兩個巨大宮殿都種滿植物,真的是個為了植物而建置的空間。台灣的景觀沒有被賦予太多發揮空間,包含日治時代日本人在台灣的策略就是種一片綠,這個決定也成為台灣植物的特性,只有少數路段是有季節性的,這也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如果景觀能展現植物的多樣性,公園會有一些改變。

游:因為「混hun」(Plan b 設立的共同工作空間)的關係,我們認養了古莊里的一塊小空地。整個里最大的空地是師大夜市旁的帶狀公園,但那邊超暗,與其說是給居民使用,更多是逛夜市的遊客,坐在公園裡吃雞排滷味。所以當時我們的「ParkUp 古亭」計畫推出,其實原本是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理想公園的樣貌。

周:的確,在西班牙就有小型的公園OT 案,美國也有。美國的Bryant Park 早期圍籬高聳,是治安死角,OT出去之後,轉身成為紐約最夯、最時髦的空間。

閱讀完整內容
Shopping Design-2019年4月號

本文摘錄自‎

去心中那個理想的公園

Shopping Design

2019/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