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是被青少年句點?

即便是孩子的父母,也不會比孩子更懂他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因此高品質的陪伴及互動,以孩子的主觀感受作為回應的方向是很重要的。接受及回應孩子正在經驗的情緒與感受,才能促進關係並降低錯頻的情況。


圖片/Freepik



與孩子互動中,有時會經歷孩子無法理解管教中的善意,認為大人是刻意、故意不允許他們做某些事,兒童階段可能會用哭鬧、倔強的方式回應;青少年則可能陷入冷戰,用行為表達對父母的不滿。

在提升關係品質時,除了讓孩子感受到關愛,也要降低「錯頻」的情況一再發生,所謂「錯頻」代表著我們接收不到或是無法回應孩子當前的狀態,抑或孩子無法理解我們行為的意圖與想法,只單純解讀我們表現出的「行為」。

降低「錯頻」的三大要點

人與人的互動中,不能僅以「外顯行為」作解讀,特別在親子或親密關係中,若我們看不見或不理解行為背後的意圖,就容易產生誤解、形成對立,對關係造成傷害。然而,如果想在關係中降低錯頻,關鍵在於我們得先接受及回應孩子正在經驗的某些情緒與感受,透過情緒的同調與情感的鏡映,讓孩子先理解自己的狀態,進而理解他人,我們可以透過一些覺察與方法,在促進關係的同時降低錯頻的情況。

1. 父母須先自我照顧與覺察

承接孩子感受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來自父母的自我覺察,很多時候我們想幫助孩子避免經驗負向情緒,於是在孩子情緒感受的當下,衝得太快、跑得太前面,忽略情緒調節的重要發展是來自「與自己的同在」,因此我們需要在許多瞬間先暫停一下,特別是想去幫助、安慰、排除孩子經驗某些感受時。

我在實務工作中,看過許多父母之所以急於抹掉孩子的負向感受,其實是在反應父母本身的焦慮,包含「是否能成為好爸媽」、「自己的親職角色是否遭到質疑或批評」、「孩子是否因為自己不作為而受到傷害或損失」唯有釐清自己內在的狀態,才能在當下做出對孩子最佳的決定與判斷。

2. 不要急於否認孩子具有某些狀態

讓孩子學習理解自己及他人的內在感受與外在行為,心理學中稱為心智化,當孩子能夠讀懂自己與他人的感受與想法,同時也能了解行為的意圖,對孩子的發展、心理健康、與他人關係都是一大幫助。培養孩子心智化的歷程,首先要能「承認」與「承接」孩子經驗到的感受與想法。互動關係中有這樣的基礎,孩子自然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與接納,這是讓孩子理解自己的重要基石。

3. 練習跟著孩子的主觀感受做反應

即便是孩子的父母,也不會比孩子更懂他自己的情緒與感受,因此高品質的陪伴及互動,以孩子的主觀感受作為回應的方向是很重要的,好比青少年抱怨自己不想要被限制門禁時間,在必要的設限之前,我們需要做的是回應孩子覺得自己被約束、控制,並且感到生氣的情緒感受。

閱讀完整內容
張老師月刊2022/3月 第531期

本文摘錄自‎

生活心事/〈3Q青春日記〉父母總是被青少年句點?

張老師月刊

2022/3月 第5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