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季來襲 小心PM 2.5入侵毛孔抓不停

空汙季來襲

小心PM2.5入侵毛孔抓不停


受東北季風影響,汙染物滯留,每年10月至隔年4、5月,都是台灣空氣品質不好的時期,尤其是小到眼睛看不見的懸浮微粒「PM2.5」,已被證實為引發人體過敏、發炎,甚至罹癌的重要因素。鮮為人知的是,PM2.5不僅能透過鼻咽部位,帶著有害物質入侵人體循環系統,也很容易穿透毛孔,誘發表皮細胞變得敏感,不斷處在發炎狀態,最後讓人進入「癢不停、抓不完」的惡性循環!


▲PM2.5不僅會造成體內慢性發炎,甚至會入侵到皮膚深層,引起發癢,可說是全民健康的公敵。

報導:張向晴 攝影:宋岱融 圖片:123RF、中國時報系 繪圖:許文偉、 陳家欣 設計:張偉崧 編輯:張明哲

空氣汙染分成室內汙染及室外汙染,其中,比髮絲還細二十八倍的PM2.5,已成為傷害人類的「室外汙染頭號恐怖分子」。世界衛生組織(W HO)的資料顯示,在PM2.5中,有高達十五種以上的致癌物質,因此已將它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對人體的傷害不言可喻。
毒物過多 癱瘓免疫系統

許多人對於「PM2.5」這個名詞, 既陌生又熟悉。「PM」(Particulate Matter)指的是懸浮微粒,也就是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通常會以直徑來區分,直徑小於十微米(μm)的粒子就是懸浮微粒;直徑小於二‧五微米的粒子,即為PM2.5,通稱「細懸浮微粒」。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最常見的PM2.5來源主要是工廠、移動式車輛與露天燃燒的廢氣。「PM2.5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當它進入到我們人體之後,沒有任何防禦機制可以消滅它!」長期研究菸害的高雄榮總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薛光傑指出,人體的鼻咽部位,僅能過濾大於十微米的粒子,小於十微米的懸浮微粒,就會進入鼻腔與氣管。
「懸浮微粒小於二‧五微米,會更深入到細小的支氣管,甚至肺泡中,如此一來,危害物質就可能進入到人體循環內,隨著血液把毒物帶往全身。」薛光傑接著指出, 「當PM2.5進入到體內循環後,身體的免疫細胞就會集結,消滅這個外來物質,偏偏PM2.5是無法被免疫細胞分解的,只能與它和平共處;如果體內有過多PM2.5,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會形同癱瘓,輕則會過敏發炎,嚴重可能導致癌症的發生。」

殘害孕婦 引發糖尿病症

「國家衛生院曾針對一千四百九十名孕婦及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探討大氣細懸浮微粒PM2.5與慢性病關係, 結果發現除了胸腔疾病,包括高血壓與妊娠糖尿病等病症,都與PM2.5逃不了關係。」薛光傑提醒,只要是體內慢性發炎所引起的疾病,大都與PM2.5 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則透露,台灣的肺癌患者中,吸菸者比例不高,「特別是女性患者,以前認為是廚房油煙或是二手菸導致,直到發現這些煙霧中的PM2.5後才恍然大悟, 原來凶手極有可能就是PM2.5。」

陳育民指出,目前已經有研究顯示, 長期居住在PM2.5濃度三十五微克(μg/m3)的環境下,肺癌患者死亡率會提高到一五%,台灣PM2.5濃度平均則是四十微克,「WHO研究顯示,PM2.5濃度每增加十微克,死亡率會再增加八%,民眾千萬不可以輕忽!」


▲外出時,塗抹防曬用品,不只能夠防紫外線,也可避免PM2.5的傷害。

做好防曬 阻絕入侵毛孔

除了人體內部會遭受PM2.5的危害, 外層的皮膚也會受到PM2.5直接的影響。皮膚專科醫師鄭惠文解釋,PM2.5 比毛細孔還要細小,很容易穿透毛孔影響到皮膚深層。

「PM2.5入侵後,光在角質層就會與皮脂產生『過氧化』反應,會讓原本堅固的水泥保護牆,開始變得斑駁脫落;另外,也會誘發表皮細胞,變得敏感,如此一來,當皮膚細胞不斷地處在發炎狀態,就會進入不停癢、抓的惡性循環。」鄭惠文說。

鄭惠文強調,想要避免皮膚過敏, 一定得做好基本防曬,只要定時補擦防曬產品,就能減少PM2.5進入皮膚內部的機會(類似將毛細孔塗上一層防護膜,PM2.5 就不會透過毛細孔進入)。


▲廚房油煙中的PM2.5,成為許多婦女罹患肺部疾病的原因

陳育民則建議,民眾可隨時上環保署網站的「空氣品質監測網」,查詢「空氣品質指標」(Air Quality Index,AQI),「一旦超過警戒值,就要盡量減少待在戶外的時間。若非得出門,最好配戴符合國家標準『CNS15980』、能阻擋PM2.5的『防霧霾口罩』;待在室內時,須打開空氣清淨設備,如此才能確實減少PM2.5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此外,薛光傑指出,秋冬之際,面對PM2.5、新冠及流感等「三害」,如果需要密集與人接觸,建議配戴可以預防新冠、流感的「醫療用口罩」,「醫療用口罩不僅能降低病毒的立即性威脅,還可擋掉七成以上的PM2.5。」

吸菸更可怕


高雄榮總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薛光傑推行戒菸多年,他表示,菸霧的直徑僅「PM1.0」,比PM2.5還要小,臨床上卻發現,不少吸菸者反而擔心PM2.5,讓他覺得不可思議。「我現在都用反諷的方式,叫吸菸者不用擔心PM2.5,因為你還沒被PM2.5害死之前,菸早就『發揮作用』了!」

《周刊王》提醒您,吸菸有礙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636

5招對抗PM2.5

關窗戶阻PM2.5

當空氣品質不佳時,首先建議關窗戶,特別是4樓以下的住戶,更應該確實執行,並等到PM2.5濃度下降後再開窗。

開啟空氣清淨機

選購能過濾PM2.5的機器,並在空汙來臨前提早開啟,此外,須定時更換濾網,才能夠確保機器過濾空氣的效能。

出門時戴上口罩

一般非醫用口罩沒有辦法阻擋PM2.5,最好使用可以預防PM2.5、通過實驗室認證(CNS15980)的口罩,才能發揮最佳防護效果。

搭大眾運輸工具

車水馬龍的路邊,絕對是PM2.5濃度最高的地方;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不僅可以節能減碳,也能避免在戶外吸入PM2.5。

找出汙染源所在

每個家庭的PM2.5汙染源都不相同,戶外或室內都有可能,如焚香、炒菜的油煙等,找出產生PM2.5的原因,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閱讀完整內容
時報周刊No.2226

本文摘錄自‎

空汙季來襲 小心PM2.5入侵毛孔抓不停

時報周刊

2020/第22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