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男性最怕心肌炎
輝瑞BNT疫苗來台,首週施打97萬劑,有58例不良事件。美國經驗顯示,施打BNT最怕引發心肌炎,但風險不高。專家提醒,接種後若胸痛,應儘速就醫。
文—林以璿 攝影—謝佩穎
▲30歲以下男性,有肥胖、心臟病或氣喘等共病,或接受過心肌炎治療者,須多加留意。
由恩主公醫院負責的鶯歌區永福宮接種站,於九月二十七日進行BNT疫苗接種作業時,讓二十五位民眾施打「未經稀釋的疫苗原液」。新北市衛生局隨即安排二十五位民眾診療檢查。
輝瑞的BNT疫苗每瓶含○.四五毫升冷凍濃縮液,要使用一.八毫升無菌生理食鹽水注射液稀釋;如果直接施打未稀釋的原液,等於是將五倍的劑量打進人體中。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形容,若接種莫德納後的副作用像是被車撞,這二十五人所產生的副作用,恐如「被飛機撞」。
心臟問題是專家最擔心的後果
體內過量的疫苗原液,最令人擔心的是威脅心臟健康。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與歐洲藥品管理局於今年七月就發現,施打mRNA疫苗,和包括心肌炎、心包膜炎在內的心臟問題之間,可能有關聯性。
心肌炎是指心臟肌肉發炎,嚴重者可能導致心臟收縮能力減弱,患者心臟衰竭而死;而心包膜炎是包圍心臟周圍的纖維組織發炎,導致過多的發炎液體蓄積於心包膜與心臟間的囊腔之間,壓迫心臟導致死亡。
為何疫苗與心肌炎、心包膜炎具關聯性,目前學界未有答案。
林口長庚感染科醫師黃景泰推測,發生副作用應該跟病毒本身的棘蛋白有關。由於疫苗製造的原理,是參考病毒的棘蛋白,編寫出相應的mRNA疫苗,因此可能也具備了部份病毒的特性。而心肌炎、心包膜炎本來就是新冠肺炎的可能併發症之一。
不過黃景泰強調,真正的原因,仍待更嚴謹的研究證明。其他可能因素,與自體免疫反應,或是與個人體質(基因)有關。
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資料,心肌炎的症狀平均會在接種mRNA疫苗後一至五天(中位數為兩天)內出現。黃景泰指出,「臨床年輕人和男性更顯著,但心肌炎屬於極為罕見的副作用。」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團隊於九月發表的研究指出,施打BNT疫苗的十二至十五歲健康男孩中,出現心肌炎的比例約為每百萬人有一六二.二例,十六、十七歲青少年為每百萬人九十四例;而女孩的心肌炎風險更低,十二至十五歲及十六與十七歲的健康女孩中,心肌炎風險分別為每百萬人十三.四及十三例。
接種後「胸痛」要多留意
而且,雖多數個案需要住院觀察治療,但大多病程輕微、對治療反應良好,死亡風險更低。歐洲藥管局分析,歐盟地區在接種了近兩億劑mRNA疫苗(一.七七億劑BNT及兩千萬劑莫德納)後,僅五例因心肌炎或心包膜炎死亡。
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邱舜南表示,mRNA疫苗引起的心肌炎有四種主要特徵,包括年齡小於三十歲、男性,有肥胖、心臟病或氣喘等共病,以及最近有接受心肌炎相關治療者。
美國心臟學會期刊《循環》(Circulation)中更提到,所有心肌炎個案都曾出現「胸痛」症狀,其中又有六三%合併有發燒、肌肉痛、疲倦等症狀。
邱舜南建議,接種BNT疫苗後,只要出現發燒等不舒服症狀,即便症狀輕微,也不要做劇烈運動;接種完兩週內,一旦出現胸痛、胸壓迫感、心悸、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等症狀,務必盡早就醫。
相較於罕見的心臟問題,更常見的則是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肉疼痛、寒顫、關節疼痛和發燒。
花蓮慈濟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秦家翊叮嚀,接種前一晚務必睡飽,當日須正常吃早、午餐,避免熬夜和空腹,保持正常作息並多喝水,以減少暈針情形。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BNT疫苗開打 具四特徵者要注意
天下雜誌
2021/第732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