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與硫磺,是陽明山送給北投的最佳贈禮;迷路,則是認識北投最美的起點。溫泉的白霧自市街邊上的水溝蓋蒸騰竄升,恍惚間,繁華似夢。即使酒家的那卡西樂音消散,旅人的歌聲仍低吟淺唱,在湯池中,在巷弄間,在好食材的堅持下,在人與人的相遇裡,繼續溫暖。
文 張蘊之 攝影 石松
北投佔地廣衾,陽明山、基隆河、淡水河,山水之間,聚落如星。傳說,這片平原是平埔族居住的土地,有著神秘的巴賽語名字「Kipataw」,意思是「女巫」。硫磺、溫泉、地熱從大地的裂隙中流瀉噴湧,氤氳的霧氣便是女巫的居所。
在地人談起北投,幾乎是異口同聲:「北投的文化底蘊太豐富了!」日治時代的溫泉療養所、私人會所、寺廟、鐵道建設、台語片的好萊塢、關渡平原的米倉、眷村,以及戰後溫泉休閒業帶起的情色與餐飲文化.
曾經盛產瓷土的北投,更是台灣陶瓷業的起點,奠定的技術與人才基礎,在北投土禁採後遷移至鶯歌。而今,陽明山小農的好食材與四季景致,是大台北人登山踏青的首選。在地品牌「湯花作」創辦人毛賢寧為了挖掘北投土特產,曾做過地毯式調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會看到截然不同的風景。北投是看不完的。」想要深入探訪,還可以聯繫導覽團隊「北投說書人」,透過活潑有趣的主題與路線設計認識北投。
熱鬧滾滾的「新北投」是日治時期為遊客打造的迎賓之所,樸實安靜的「老北投」則是歷史悠久的生活日常。北投為日治時期北淡線火車的其中一站,現在的捷運淡水線就是在北淡線基礎上興建的,老北投主要是指當年北投火車站周邊的區域。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老北投竟然還留存著曲折窄仄的舊聚落,隨機蔓生的房舍與無序的門牌,總讓來訪者拿著地址兜來轉去。
在老北投出生成長的李宗盛,在〈我的三個家〉中形容北投:「像是一件長輩送給你的舊毛衣,明顯的過時,卻讓人充滿溫暖。」樸實的生活感,讓人深陷在舊毛線編織的迷宮中,捨不得離去。
老照片提供 張哲生
北投自日治時期就是著名的溫泉鄉,一批批遊人隨著火車駛進暖呼呼的霧氣裡。而今,只要走出新北投捷運站,在公園就能享受免費的足浴…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