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韌性與免疫:後新冠疫情的新思維
在這場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防疫戰爭中,我九十四歲高齡的母親過去十年都住在美國舊金山,由小妹照顧,因為健康問題,二○二○年一月初接回台灣,由我接手照護,許多朋友都向我恭喜,可以照顧年邁母親,確實值得恭喜、值得感恩。
如何自求多福,成為可生存下去的「適者」?
除了善用益生菌來強化身體韌性以外,
更要具備益生菌2.0新思維:
不是順著感覺走,而是相信科學數據。
沒想到母親回來不久,就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而且由中國大陸向韓國、日本、歐洲星火燎原、勢若破竹,一路殺到美國。二月底,舊金山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四月中,美國全國進入重大災難狀態,疫情全球第一。
神真的恩待我母親,如果她現在還在舊金山就慘了。長期參與第一線防疫工作的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金傳春教授是我大學同學,她說:「回國三十餘年,碰到過這麼多次疫情,這場仗最難打!」
三月初,英國疫情剛開始時,首相強森在記者會宣布「不停課,不檢測,自行居家隔離」,被稱為佛系防疫。他甚至說要有心理準備,「會有更多家庭可能會失去他們的摯愛」。擺明了,這就是一場「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防疫戰爭,大家自求多福吧!有人說這場災難是大浪淘沙,把每個人的健康、認知、良知、勇氣和價值觀,都放上篩子上猛篩。
我頗有同感,重點是我們要如何自求多福,使自己能在物競天擇的大篩子上不被輕易篩除,成為那個可生存下去的「適者」?尼采說:「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難道要真正感染到病毒,被逼到了絕境,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足夠的韌性?
新冠肺炎重症率估計大約一六%,死亡率約二%。如果你不幸感染到病毒,你覺得你是會落在一六/二%這邊,還是會落在八四/九八%那一邊呢?有人說這和年齡、慢性病、感染到的病毒數目等有關,其實我認為這牽涉到你身體的韌性,也就是對病毒感染的韌性、對病毒抵抗力的強弱。
為什麼同樣經歷大災大難,有些人會得到創傷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久久無法由災難情境脫離;有些人卻能夠快速調適,反而更加成長茁壯(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 PTG)。PTSD或PTG?答案就在於個人的韌性(resilience)或是復原力(recovery)的強弱了。
益生菌可間接調節韌性及免疫
韌性的定義是「個體在經歷嚴重創傷後,仍然能快速回復到良好的適應狀況」。「韌性」一直是心理學的重要研究課題,為什麼有些人不會被輕易打倒?如何評估我有多強韌?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強韌?這些問題似乎都是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或教育學家們關心的問題。網路上有很多資料,也有不少不錯的暢銷書籍可讀,上博客來網站查「韌性」,資料好幾千筆,可是生理學上的韌性機制研究還真的是起步不久。
美國心理學會認為:韌性是人們面對逆境時正常的反應程式,不是天生的,不是基因遺傳的,是任何人可以經由學習而強化的行為、思考及反應模式。由生理生化角度來看,也認為韌性是可以後天增強培育的。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羅素(Russo)教授由神經生物學角度探討韌性,他舉出加強韌性的重點是:「免疫、腸道菌與血腦屏障」。德州大學丹澤爾(Dantzer)教授在二○一八年的論文〈韌性與免疫〉中,強調韌性人的免疫表型與脆弱人不同,他認為可以經由改變免疫表型,進而影響韌性,而腸道菌就像蹺蹺板的支點,居中調控免疫與韌性的雙向調節。丹澤爾教授認為:益生菌是調控腸道菌的有效手段,可以用來間接調節韌性及免疫。 再舉一個例子,一九五四年,瑞典的維沛宏(Vipeholm)醫院給智障患者餵食大量甜食,以誘發齲齒,稱為維沛宏實驗。這項研究很有名,因為嚴重違反醫學倫理,常被當作負面教材。其實這項研究獲得不少有意義的結論,例如發現有二○〜三○%的患者對齲齒有韌性,吃再多甜食也不會有齲齒產生。這些韌性人的口腔微生物究竟是怎麼回事?幾十年來的研究,知道口腔菌和口腔發炎是齲齒的重要因子,因此,西班牙公衛研究中心米拉(Mira)教授同樣認為能改變菌相、降低發炎的益生菌,是值得考慮的有效對策。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會創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蘇冠賓教授在新冠疫情開始不久,就在《大腦行為免疫》期刊發表一篇題為〈心理神經免疫對抗新冠肺炎〉的論文,作者說:「現在對新冠肺炎沒有疫苗,沒有特效藥,最好的防疫策略還是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以降低接觸病毒之機率,以及保持健康生活型態,規律運動,均衡營養,優質睡眠,並且與親友緊密聯繫,力求增進免疫防護力」(節譯)。
免疫!重點還是免疫!
提升大腦功能,可善用精神益生菌
蘇教授說的心理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ity)是一門研究個體因應外在壓力的反應,探討心理社會歷程與自律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等人體三大恆定系統之間的關係,近十年的研究,清楚指出腸道菌在這三大系統的調控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呼應了上述丹澤爾教授與米拉教授的論述。
最近對韌性生理機制的研究,漸漸突顯出「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DNF)的重要性,它可以通過血腦屏障,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神經滋養因子,它強化神經可塑性,參與神經的生長分化,和記憶認知等大腦功能密切相關。
成功大學藥理所簡伯武教授研究「習得無助」的憂鬱動物模式註1,發現不會憂鬱的韌性老鼠,大腦海馬迴的BDNF表現量高於憂鬱的脆弱鼠,憂鬱行為也相對較輕。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陳柏熹教授募集七十二位健康的志願者,以稱為「低劑量類固醇隔夜抑制測試」的方法,評估壓力韌性,發現血清BDNF濃度高的人,壓力韌性也較高。美國東弗吉尼亞醫學院(Eastern Virginia Medical School)桑佛(Sanford)教授的研究,更是認為血清BDNF濃度可作為預測個體壓力韌性的生物指標。
有幾株知名的精神益生菌在動物試驗中,都可看到有提升腦部BDNF的效果,例如江南大學陳衛校長團隊發表的短雙歧桿菌CCFM1025,會讓憂鬱鼠大腦海馬迴的BDNF表現量回復到正常水準010。我們自己的植物乳桿菌PS128 011、副乾酪乳桿菌PS23 012,也同樣有提升腦部BDNF的效果。
我舉了BDNF與韌性,以及BDNF與益生菌的相關研究,接著就要導向這章的論述核心:「後新冠疫情的新常態與新思維」。
使用AR功能,建議採用2018年後發行的行動設備。 版本建議 : iOS 13 以上,Android 7.0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