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 2022/4月 第657期
過去十年,鴻海電動車代工夢遲遲未實現,在調整結盟策略後,明年鴻海將開始量產電動車。不過,AI、車用軟體和車用半導體,才是鴻海電動車真正的大機會。
經濟日報 20220323
鴻海電動車再跨大步,董事長劉揚偉昨(3/22)日首度透露,百萬元以內的平價電動車款Model C,將在今年鴻海科技日(10月18日)之後開放預訂,「國內、國外品牌都有」,明年上半年交車;至於豪華版的電動車Model E,規劃在2024年量產。
理財周刊1103期
歐洲市場穩健成長, 二○二一上半年電動車銷量達91.4萬輛,年增130%,符合市場預期,歐洲二○二一上半年整體電動化比率10%,挪威電動化比率65%,瑞典35%,德國22%居第三。
商業周刊 2022/3月 第1792期
只要再等三年,你的新車就將多出這些配備:後照鏡不再是鏡子,改用裝設感應器的電子螢幕取代;車子前後設置約四十個感應器,隨時用周遭數據與影像來提升安全;防震的懸吊技術運用主動降噪原理,讓你享受超大螢幕影音也不怕暈車⋯⋯
經理人月刊第206期
在2021年10月,生產電動車的特斯拉(Tesla),在連續19個交易日中,股價一度衝破1200美元、飆漲57%,成為繼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Alphabet、臉書(Meta),第6家市值超過1兆美元的公司。
Money錢 2022/3月 第174期
科技股的大多頭行情,因2020 年疫情而再大爆發一波,各種科技題材如過江之鯽,而且不論好壞都漲,讓投資人賺得滿盆滿缽,但是多頭卻似乎於今(2022) 年受阻?今年以來科技股持續大修正,「科技股多頭到頂」的說法甚囂塵上,科技股並被預期會因升息週期開始而步下「漲聲舞台」。
商業周刊第1780期
「COVID-19危機,加快了市場接受ESG題材的速度。」歐洲最大資產管理公司鋒裕匯理在二○二二展望報告中指出。ESG投資,已成為後疫情時代全球投資人必須關注的重點。其中,有三大關鍵字,將在二二年更發光。首先就是電動車。
理財周刊1108期
電力交易平台看起來就像是證券交易所一樣,提供綠能的發行人與需求者(交易人)進行交易,交易所是台電,主管機關是經濟部能源局,法律依據是「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現在大家努力發展的儲能設施就如同證券市場的集保功能,但結算交割與審查仍屬台電。
自由時報20220205
為了防止全球氣候暖化加劇,各國努力抑制二氧化碳排放,也促使全球主要車廠紛紛加速推出電動汽車,導致對鈷、鋰、鎳等電池材料的需求激增,導致價格飆漲。日本製紙公司(Nippon Paper Industries)近日就研發出木漿電池…
商業周刊第1782期
二○三○年之前,豐田預計推出三十款純電動車,並將年度銷售目標推高至三百五十萬輛,約合目前新車銷量的三分之一。豪華品牌Lexus將貢獻其中的一百萬輛,並在北美、中國、歐洲市場全面達成電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