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酒精成癮?

酒是古今中外最常見的飲品,可以小酌,也可以用於料理,或是製成提神飲料,早已是文化的一部分。唐代詩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更是為酒癲狂,被稱作酒仙、酒聖和醉吟先生。不過,一旦酒精成癮,情趣不再,反而會使生活脫序,進而摧毀你的人生。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整理:羅真
「成因」——————
Q:什麼是成癮?

大腦的中腦邊緣系統又稱「酬償中樞(reward center)」,它是影響成癮發展的核心。當使用成癮物質,酬償中樞會釋放快感,並形成記憶迴路儲存起來。當成癮物質三番兩次使用下,酬償中樞會病變,同時改變大腦結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黃名琪說,酬償中樞病變會使大腦前額葉的衝動控制系統失能,使人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只想不斷重複接觸成癮物質,生活以解除對「癮」的渴望為優先。

可見,成癮行為會使身心靈失調,但這不只牽涉個人健康,也產生家庭與社會問題。黃名琪舉例,酒癮患者會為了要喝酒,就忘了有工作要做,甚至也會忘了要顧家中的孩子,把原本重要而且也該做的事情,全部拋諸腦外。

Q:最常見的成癮物質是什麼?

成癮物質包含有酒精、菸草、管制藥品、毒品等,其中酒精為生活中最常見的成癮物質,因便宜又容易取得。

當對酒精成癮並產生依賴性,一旦停止或減少喝酒就會出現戒斷症狀,包含冒汗、噁心、顫抖、焦慮、坐立不安、幻覺或癲癇發作等,就應尋求精神科治療。

「一旦染酒癮,幾乎一輩子酒癮,」黃名琪說,原因是人們都知道用毒品是不對的,但卻認為酒只是飲料,輕忽可能帶來的危害。

Q:造成酒癮的危險因數有那些?

研究顯示,造成酒癮的危險因數,基因和環境因數各佔一半。前者為多重基因影響,若有家族史,酒精濫用風險更高。

有研究發現一種酒精代謝酵素「乙醛去氫酶(ALDH2 )」,若其代謝功能不彰,對酒精也比較不會成癮。45%的台灣人先天缺乏乙醛去氫酶,但為何台灣有酒癮的人口沒有特別低?就要歸咎於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有2種層次。黃名琪表示,一是大環境因素,我國酒精取得容易,販售價格也不昂貴,加上社會風氣影響,婚喪喜慶、社交談判都準備酒水。二則是小環境因素,也就是「自己」培養出的喝酒習慣,喜怒哀樂都來一杯。

除了基因和環境因數,身心疾病也可能造成飲酒行為,例如憂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或情緒障礙等。臺北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曾收治一名17歲憂鬱症的女孩,她從國小五年級就學會藉酒澆愁。幸好她接受治療後,酒癮和憂鬱症都有所改善。

若有其他物質成癮情形,例如有賭癮或藥癮等,因本身的酬償中樞病變,也可能引起酒癮的發生。
Q:未成年為什麼不可以喝酒?

各國對飲酒都有年齡限制,黃名琪解釋,青少年時期的腦部尚未成熟,成癮中樞約在12∼13歲開始發展,但控制中樞要到20∼25歲才會發展成熟。

所以,初次接觸酒精的年齡愈低,愈可能出現成癮問題。有研究顯示,15歲飲酒比20歲飲酒,成癮情形增加2∼4倍。

我國年滿18歲才能飲酒,但國人初次飲酒年齡平均為15∼18歲,接觸酒精的年紀比大家想像得更早。

黃名琪臨床觀察發現,飲酒者的成癮行為約25歲發生,然而酒癮者平均就醫年齡卻是39歲,死亡年齡約43歲。不只治療晚了,從發現到死亡也才短短5年。

為何如此?「他們沒有病識感,或以為自己可以透過意志力戒酒,」方俊凱說,這些人出現在醫院的原因,不是家暴傷害就是酒駕傷害,但到那時不是家庭破碎了,就是工作丟了,生活大亂。

黃名琪指出,台灣約有1.2∼1.5%的成年人染有酒癮,但健保署統計全台因酒精濫用就醫的人數僅1萬多人,「可以說明,太多人染酒癮不自知。」

Q:沒有酒癮就不會有酒害嗎?

即使沒有酒癮,還是可能帶來酒害,因此即便台灣喝烈酒的人口有限,酒癮人口不比歐美國家多,但酒害也不比國外低。方俊凱解釋,原因之一是國人常把藥酒和含酒精成分的提神飲料當作營養品在喝,反而喝過頭。
此外,酒癮者習慣待在家裡喝酒,沒有成癮的人喜歡外出喝酒。黃名琪說,後者是潛在的酒駕肇事者,很可能對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內政部警政署統計,2019年因酒駕而死亡的人數達149人,受傷人數約5,000人。可見不只要預防酒癮,也應預防酒害發生。

Q:酒癮有什麼併發症?

研究證實,過量飲酒得到癌症的機會是不喝酒的5.13倍。酒癮者也常見有全身性併發症和認知功能傷害,包括肝炎、胰臟炎、心血管問題、中風、糖尿病或失智症等。加上他們長期以酒精為主要能量來源,容易缺乏營養,都使得他們的生命週期比一般人少10∼15年。依據衛福部國健署的研究推估,台灣每年約有超過4萬人因飲酒而生病,衍生的整體醫療資源損失約35億元,經濟損失更高達549億元。黃名琪和方俊凱都呼籲,民眾應盡量遠離酒精,有喝酒場合可以茶水代酒、謝絕勸酒。

Q:該如何判斷朋友喝酒上癮?

研究顯示,65歲以下男性每週飲酒量超過14單位、或每次喝酒超過4單位,就算飲酒過量。65歲以上男性和任何女性則是每週超過7單位、或每次喝超過3單位。

但每人的酒量不同,各國所訂的飲酒量標準單位也不大一樣。台灣的飲酒量標準為:每單位10∼12克的純酒精量,相當於一罐350cc的啤酒,或四分之一的提神飲料例如保力達B。換句話說,當男性一週喝掉14罐350cc的啤酒,或女性一週喝掉7罐,就是危險性飲酒者。方俊凱說,要喝超過標準飲酒量非常容易,他就遇過患者每天可以喝下1∼3罐大瓶高粱,酒量驚人卻也傷害甚钜。

「其實,當發現會『追酒』,也就是一口接著一口喝,而且喝到醉倒、喝到斷片,就該注意了!」黃名琪提醒,酒癮者不會發現自己正在追酒,此時有賴身旁的親友發現。
「治療」——————
Q:酒癮有什麼治療選擇?

酒癮的治療藥物有3大類。

① 抗癮劑:例如拿淬松(Naltrexone),能降低患者對酒精的渴求感。

② 戒酒發泡錠藥物(Disulfiram):用藥後喝酒會出現噁心且全身不適的嫌惡感。

③ 阿坎酸鈣緩釋錠(Acamprosate):能調整酬償中樞的神經迴路。

黃名琪說,中度成癮的人才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因為這些人可能合併有失眠、焦慮、憂鬱、幻聽等精神共病症,也容易出現暴力和自殺傾向。輕度成癮的人比較建議接受團體心理治療或個別心理治療。

黃名琪提醒,酒癮的治療黃金時間是30歲以前,建議家屬及早帶患者就醫治療。

此外,民間也有戒酒自助團體,例如「戒酒無名會」,以過來人的戒酒經驗分享團體互助,提升會員「滴酒不沾」的意念,以持續遠離酒精。

方俊凱建議患者培養休閒嗜好,並維持正常作息,藉以避免高風險情境。

馬偕紀念醫院從2015年起和政府合作打造一套酒癮治療模式,透過法院的酒駕案件、社政單位的家暴案件或醫院的酒精性肝炎個案轉介,讓酒癮者能被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馬偕模式獲衛福部支援,至今已複製到全台灣12家醫院。

「陪伴」——————
陪伴酒癮者戒酒,該怎麼做?

「陪親友戒酒,首先要知道對方成癮是因為大腦生病了,」黃名琪說,她看過不少家屬會指責酒癮者太頹喪,還把生活問題都怪罪給他,「但指責完全無用,不過只有愛心關懷效果也差。」

方俊凱說,陪伴方法以鼓勵對方長期就醫為重,但家屬要小心酒癮者酒醉時出現的暴力問題,注意自身安全。

黃名琪提醒,如果酒癮者在治療後好不容易有戒酒成效,別對他說:「你別得意」、「你別驕傲」。當然,家屬也不要認為患者治療結束,將來不會再有酒癮問題。

需注意的是,酒癮者若一再復發或病情惡化,照顧者也不必急著檢討自己,或掉入憂鬱的自責漩渦。「病人要懂得負起責任,讓家人過好自己的生活,」黃名琪說道。

有少數照顧者因酒癮者脫癮,反而出現「他不再需要我」的失落感。黃名琪就曾收治一名患者,怎麼樣也治不好,後來才發現患者的母親會主動買酒給兒子喝,理由就是不想失去「溫暖照顧者」的角色。經溝通,這名母親才停止這項錯誤行為。

閱讀完整內容
康健雜誌第270期

本文摘錄自‎

什麼是酒精成癮?

康健雜誌

2021/第2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