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放大「印度製造」缺點 為何台商還加碼投資?
經商體制、勞工習性,都有無形的牆
「其實你來的第一天,就該知道它的風險,我六年前到印度的第一天,就覺得我會活不到下個月。」電子代工大廠的印度負責人告訴商周,這波印度疫情失控,以他的在地經驗,其實不意外。
他解釋,「用國際標準來看,他們本來就是水深火熱,日子本來就很難過,也不必刻意用這次事件來醜化印度。」印度環境髒亂、食物不安全,還有嚴重空汙,到處充滿了風險。但,這就是前往開發中國家拓荒必須面對的狀況。
文●侯良儒、楊少強、黃靖萱 攝影●楊文財
去年三月疫情開始,工業電腦大廠研華的印度辦公室就已經習慣有時候會lockdown(封鎖)一段時間的工作模式,遠距工作成為日常,辦公室只剩下二○%到三○%的人力。
研華海外新興市場行銷總經理楊宏理告訴我們, 當地已由各部門印籍主管組成任務小組,因應每天都可能有員工或親人染疫必須隔離在家的狀況,或是配合政府宵禁下的外出採購開放時段,安排員工上半天班,下午放他們回家採買。
因此,他們必須比過去更精準、密切的聯繫進出貨時間。在封城的情況下,雖然貨運是開放的,但必須和貨運卡車事先約好時間,同時也往前推算,何時該安排產線員工進廠組裝產品,「產線上是用最少的人力,完成短暫性的任務。」
印度在國際經商環境評價一向不高,美中貿易戰後,台灣供應鏈進行分散佈局,但印度接收台商自中國轉移的產能,遠遠不及越南。如今,又碰上全球最惡化的疫情,如何重新衡量印度的機會與風險?
傳統VS現代衝突 愛回家不願住宿舍,員工管理成挑戰
「疫情的失控,把印度原來深藏的問題凸顯出來,」操盤電腦公會印度辦公室、有「印度專家」之稱的胡天盛說,「那就是:當國家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的衝突』。」
這個衝突體現在「印度製造」上,首先讓台商震撼的,是種姓制度的傳統。
一名負責在印度建廠的電子零組件廠副總觀察,種姓制度讓印度社會按照階級安身立命,卻也消弭了低層人民向上流動的野心;而偏偏,製造業最需要的就是那種「想往上爬」、積極催促自己勤奮工作的工人意志,這也是當年中國製造能崛起的重要基礎。
此外,它還造成工廠管理的困擾。中鼎印度前總經理林天生曾對商周說,他們有位台幹曾帶著一位印度業務人員拜訪客戶,見到對方的印度主管時,該主管卻不願與這名業務握手、也不換名片,後來才得知,原來該業務的種姓階級比那位主管低。
再者,是家庭觀念的傳統。印度人民每到一個地方工作,常是攜家帶眷,且多半要住在自己家裡,與中國農民工往往孤身一人北漂、以廠為家相比,工人的移動性較低,也較不易形成數十萬人的製造聚落。而且,印度人民容易被煽動,造成動亂,所以並不適合大規模工廠。
台幹觀察,由於印度勞工相對常請假,譬如參與親戚婚喪喜慶,且無論遠、近親,影響到班率,不利工廠管理,「他們常說『給我再多錢,我也不會離開我家人!』」
在印度,看不見如台商在中國設廠的標準畫面——動輒數萬人的宿舍,因印度工人習慣每天回家。像鴻海在印度的工廠,每天都得派交通巴士到各地載大批員工上下班,但這也帶來了更高的病毒感染風險。再從政府治理層面看,印度在傳統大國心態下,經濟充滿保護主義色彩,也不利於發展製造業。
大國心態讓經濟充滿保護主義 佈局產業,宜避開當地發展蓬勃項目
專長印度研究的清大副教授方天賜分析,儘管總理莫迪當政以來,對外資採取開放態度,但當地不少財團會透過政治影響力,幹預政府給外資的資源,使得印度製造的進展並不如外界預期快速。譬如,莫迪政府去年宣佈預算達新台幣八兆元的「自力更生計畫」,獎勵對象就以本土企業為主。此外,像全球零售業巨擘沃爾瑪(Walmart),在印度也遭遇零售執照申請十年未果。
因此電腦公會提醒,若台商要去印度設廠的產業,恰好是該國本身發展不錯的,如紡織、製藥、塑膠射出,引發在地業者反彈的風險相對高;反之,若像印刷電路板、半導體、手機代工,因為是當地缺乏的產業,就比較不會遭到抵制。
生產汽機車排氣等系統、去年營收新台幣三十五億元的信通交通,已在印度設廠八年。印度信通總經理吳家武說,當初就得一路從地方村長開始打點,包括若雇用來自其他地方的便宜勞工,會引來一陣抗議,甚至若沒找當地運輸公會的企業成員來載貨,你的貨車就別想開進這個村、這座城。
過去,經濟學上有所謂「荷蘭病」,形容荷蘭太過依賴單一出口品天然氣,反而拖累整體經濟;就印度來看,太過仰仗本身龐大的市場,以致當局缺乏改革誘因,無法釋放出經濟潛力,這種「印度病」也可視為一種大市場的詛咒。
超大內需市場從祝福變詛咒 外商忍也要來,反而讓當局心生僥倖
像《印度時報》(India Times)今年一月發布的研究報告就指出,印度存在「過度管制」——例如有一家公司備齊所有官方檔、也沒有任何法律爭議,但從遞交申請到真正開張,花了整整四年又四個月。根據世界銀行《二○二○經商環境調查》顯示,在印度辦企業的難度也高於其他國家(見表)。
擁有十四億人口的雄厚市場潛力,使得不少外來廠商願意忍受印度的制度缺陷,但也許這反而讓印度當局心生僥倖,以為不必改革,外商也會來。
但中國人口更多,這個先天優勢卻未讓它(中國)一開始就受外資青睞,直到改革開放後成為世界工廠,經濟才突飛猛進,讓多數人民脫貧。因此印度若能改革,必能獲得更大成就。
從企業的角度,即便眼前印度問題仍多,因應全球佈局的需要,不少台商仍維持貿易戰下的評估,前往分散供應鏈,不會因為疫情而轉回中國;再加上印度對手機等產品祭出高關稅,都逼著看中印度內需市場的企業或品牌,必須把供應鏈拉到印度。包括鴻海、緯創以及正在建廠中的和碩,都在該地擴大製造基地。
身兼三三會理事長、金寶董事長的許勝雄指出,過去三年赴印度的台灣電子廠,大部分是應「客戶需求」做佈局,「所以它們非得去(印度)不可。」
疫情再嚴重也不能撤! 仍是未來最大市場,佈局不能放棄
「我們歷經了五年的評估才去,印度還是一個很大的人口紅利跟市場,」紡織大廠南六的一名高層透露,其在印度的投資總金額達三千萬美元,如今不僅工廠蓋完、設備投入,就連負責測試機台的德國工程師也都已安排好,不可能輕易放棄。
研華的態度甚至更積極,它的產品如醫療電腦、醫療資訊系統等,因疫情而需求爆發;印度的零售也開始慢慢轉型,當地員工告訴楊宏理,過去都是現金交易,但這一年來採用行動支付的人越來越多,這變化的背後需要更多POS系統及通訊、資安系統搭配,正好給了想在智慧零售領域表現的研華一大成長機會。
因此,疫情雖惡化,研華內部開會討論的重點卻包括加大投資印度,如已和當地合作夥伴合資,且已開始物色地產。「在疫情下,我們反而思考要做更多大動作擴張,而且這時候價格也會更合理,」楊宏理說。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認為,印度是未來全球最大市場,像日韓企業都布重兵在印度。未來,他們也不會因為疫情縮手,且近來印度和中國關係不佳,相對會更看中與台灣的關係,是台商的有利機會。
「雖然現在疫情很辛苦,但前面這麼困難的一大段都克服了,要放棄更難,」印度信通董事長王炤程坦言,在印度,要下定決心進去很難,但越早進去,克服了種種問題,反而會和其他競爭者拉開距離。
訪談最後,他還給了一句正面心態的話:「就算是美國、日本公司,也一樣會有這條學習曲線。」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