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會員大會在即 專訪聯盟兩大掌門人
白牌電動車MIH打算怎麼讓它成真?
鴻海發展電動車之路深受市場關注,本刊專訪MIH聯盟兩大掌門人的執行長鄭顯聰、軟體平台負責人魏國章,看他們如何讓硬、軟體發展一次到位,走向電動車新未來。
撰文‧王子承
▲攝影·唐紹航
Profile 鄭顯聰(圖左)
現職:MIH聯盟執行長
經歷:蔚來汽車聯合創辦人福特(中國)採購副總裁、飛雅特中國董事長
學歷:成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學士
Profile 魏國章(圖右)
現職:MIH聯盟軟體平台負責人、鴻海技術長
經歷:南京核果信息科技執行長、蘋果資深企業顧問、NeXT Computer軟體工程師
學歷:美國麻州大學電腦工程和北卡羅來納大學Kenan-Flagler商學院工商管理雙碩士
鴻海發起的電動車開放平台MIH成立半年來廣受關注, 市場都在看, 究竟MIH成軍之後,能打造出什麼樣的電動車新未來。三月二十五日,是這個電動車聯盟最受關注的一天, 這一天,MIH將舉辦第一次會員大會,究竟要跟上千名會員們談些什麼?MIH執行長鄭顯聰笑著說:「就是大家互相認識一下,聊不一樣的事。」
銜接硬體與軟體 打破傳統供應鏈規則
顯然,MIH的第一次見面會重點在於「彼此對焦」。過去,台灣科技產業、汽車產業看似是平行的兩條線,但電動車發展讓台灣科技、汽車產業彼此連結,攜手去攻全新的商機與未來,如何讓大家凝聚向心力、朝同一方向發展,就成為了MIH第一次會員大會最重要的焦點。
談起MIH的發展,鄭顯聰胸有成竹,「我們很清楚,不能放掉車子最重要的硬體,但也要去擁抱軟體,因為未來車是要靠智能軟體來控制。」不只如此,MIH的汽車也可能引進區塊鏈技術,「區塊鏈能做好資安,也能做數位身分認證。」MIH軟體平台負責人魏國章說。如何拉起傳統供應鏈、製造, 甚至連軟體都做好傳承,已經是MIH的使命。
鄭顯聰, 台灣人也許並不熟悉,但對兩岸汽車產業來說,他是特別的一號人物。出身台灣福特六和的鄭顯聰,二○一五年以聯合創辦人之姿,加入中國電動車新創公司蔚來汽車,轉眼它成為中國最有能力挑戰特斯拉的新創車企。
不過, 二一年, 對於鄭顯聰來說也是職涯變化很大的一年,在汽車產業極具號召力的他,閃電回到台灣這個老戰場,宣布加盟鴻海,擔任開放平台MIH執行長,與魏國章合力掌舵MIH,他們一個管硬體、一個管軟體,兩人成為MIH平台中最重要的靈魂人物。
坐在鴻華先進祕密展示間內,鄭顯聰笑說:「MIH就是Make It Happen」。鴻華是鴻海與裕隆的合資公司,已將過去研發電動車的成果貢獻給MIH,包括去年發表的底盤。
確實,MIH是一個不同於傳統車廠的存在。過去,每一個傳統車廠就是一個品牌,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專利、特色,客人也是因此上門;但是,MIH是一個聯盟,並非品牌,而MIH最終打造出來的就是白牌電動車——可以賣給傳統車廠,也可以賣給新創電動車品牌,打造出一個全新的電動車市場。
經過半年努力,MIH的概念引起了供應鏈的迴響。「要做車,客戶可以直接把它(底盤)拿去套上車身、數位座艙等等,你要自己弄或是幫你弄都可以。」鄭顯聰說,這是一種全新供應形式,也是市場從來不曾見過的商業模式。魏國章也說:「電動車界的開放平台,即使在美國、歐洲也都還沒發生,結果是在台灣發生。」
MIH也將打破傳統汽車供應鏈規則,走向扁平化組織、縮短供應鏈溝通成本。根據MIH的規畫, 會員在各個領域打造不同的研發小組,鄭顯聰透露,「如果是一千家供應鏈體系,這樣會很扁平,底盤、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系統)、汽車電子,在(MIH)協會都有交流的機會。」過往層層供應鏈的景況也將逐漸消失。
不只要打破供應鏈既有規則,MIH還期待能在這全新經營模式之中,找出新的獨角獸。
鄭顯聰以感測系統舉例,在智能移動的場景裡,車主可以透過聲控遠端控制汽車,「上車後從頭到尾沒碰過任何一個東西,但可以讓這個車開走。」聲控系統、感知技術正是鄭顯聰口中,有機會在一、兩年內,靠著電動車市場崛起,誕生獨角獸的領域。
台灣首創的商業模式 三大挑戰有待跨越
只不過,MIH雖提出了全新造車概念,未來恐怕還有三大挑戰仍待解決。
首先, 能否拿到足夠訂單,將是會員是否願意相挺的重要關鍵。第二,汽車品牌是否願意採用白牌底盤。第三,從資通訊產業跨足汽車產業,MIH改造供應鏈體系的同時,要如何兼顧速度、價格以及安全,有待觀察。
車界資深人士指出,白牌電動車解決方案不見得能夠獲得主流車廠認同,因為放棄傳統等於將自己過去的優勢消磨殆盡。另外,車廠最關注安全問題,未來如有交通事故,責任究竟該歸屬MIH會員還是車廠,這些都仍待釐清。
此外,MIH會員私下透露,現階段與鴻海合作的車廠大多是新創公司,未來就算採用MIH平台,協助開模、開發的會員,是否能夠回收開發成本, 不得而知。退一步來說,因為這些車廠是與鴻海簽訂合作協議,以後鴻海要怎麼與鴻華甚至是MIH分配訂單,目前也未有結論。
MIH未來的挑戰頗大,但鄭顯聰仍具信心,「MIH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不停的碰撞、求同存異,讓自己變得更好,這是一千個人(MIH會員)能做最屌的事。」現在,MIH即將在三月二十五日初試啼聲,市場都在看,鄭顯聰如何「Make it happen」,引領電動車發展走向全新未來。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白牌電動車MIH打算怎麼讓它成真?
今周刊
2021/第1265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