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第206期
在2021年10月,生產電動車的特斯拉(Tesla),在連續19個交易日中,股價一度衝破1200美元、飆漲57%,成為繼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Alphabet、臉書(Meta),第6家市值超過1兆美元的公司。
《財訊》644期
為達到發展綠能目標,改良電池技術是當務之急。日本三洋化成工業公司開發出全樹脂電池,兼顧安全、低成本、大容量等優點,尤其適合當做再生能源的儲能電池。
新新聞1808期
「公車到站了!」只見儀表板微微亮燈,引導員在場中指揮。偌大的南港展覽館空間,卻出現一台由黑白構成、扁平LED 車頭燈的巴士在會場邊來回奔馳加速。「展場空間的確寬敞, 但讓整台巴士開進來,還是頭一次。」 資深參展人員說。原來,鴻海科技日這天,一口氣發表三台電動車原型車…
商業周刊第1770期
根據IEA(國際能源署)預測,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年成長率將超過八%,在全球發電總量的占比,將提升至二九%以上,進而讓電網級儲能產業跟著蓬勃發展。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推估,到二○三○年,全球儲能市場產值將從去年的一百八十億美元,提高到一千六百億美元,成長近八倍。
《財訊》642期
作為鴻海轉型的重要一步與跨入第三代半導體的關鍵,買下旺宏六吋廠房,補足造車大夢的重要版圖,透過開放平台聯盟,以及在車用半導體研發的投入,期望顛覆既有電動車生態。
今周刊第1265期
鴻海發展電動車之路深受市場關注,本刊專訪MIH聯盟兩大掌門人的執行長鄭顯聰、軟體平台負責人魏國章,看他們如何讓硬、軟體發展一次到位,走向電動車新未來。
時報周刊No.2250+周刊王No.364
春暖花開,三大求職網1111、104、yes123皆指出,許多公司看好景氣將回升,因此年後的徵才職缺高達七十. 二萬個,遠高於二月的總失業人口數四十四.三萬。然而,想跳槽的人發現轉職困難,企業也苦惱人才難尋, 一切都因為「學用不合」。
遠見雜誌418期
讓我們跟回不去的燃油車說再見,迎接電動車這個未來主要的移動載具。它甚至不只是交通工具,還可望成為名副其實、可四處移動的「行動數據中心」。而實現這一切未來願景的關鍵,正是「充電」這門好生意。
先探投資週刊 2133期
除了毋庸置疑的硬體製造及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外,鴻海MIH電動車開放平台的軟實力,更是鴻海跨入電動車製造的利劍,與Fisker簽署協議,不會是最後一家,更是鴻海逆襲國際專業電動代工廠的重要一役。
《財訊》628期
特斯拉第二大法人股東資本集團,去年因特斯拉的漲幅高達七四○%而賺得盆滿缽滿,即使近期特斯拉股價暴跌,但作為長期投資機構,資本集團仍看好其領先同業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