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和碩經驗 晶碩衝隱眼龍頭

斜槓醫材〉跨入廝殺紅海 仍要打造童子賢的美顏大業

複製和碩經驗 晶碩衝隱眼龍頭


和碩集團的投資中,隱形眼鏡廠晶碩光學成立以來一路成長,如今已超車成為業界第一。位處生技領域的晶碩,如何用和碩在電子產業的經驗及創新商業模式,找出獨特的競爭力?

撰文‧譚偉晟


▲晶碩董事長郭明棟指出,在實用性的基礎上,延伸出美感、取得消費者信任,是公司發展隱形眼鏡的重要思惟。晶碩提供


「這個世界,不是只有算力、只有奈米需要探討……。」童子賢停頓了一會,接著很快補充「這個世界還要探討的事」,作為電子製造大廠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他的答案令人莞爾,他所謂「要探討的事」,還包括了「畫臥蠶(下眼影)的時候,你要想畫金色還是粉紅色……,這種對於『美』的需求。」

童子賢的一番發言,是為了鋪陳和碩與子公司景碩共同投資、合計持股約四五%的晶碩光學。這家公司的主要產品是隱形眼鏡,也涵蓋了具有美妝效果的美瞳鏡片,這樣的產品,與專注手機筆電的和碩、主攻IC載板的景碩,確實截然不同。

獲利驚豔 毛利率57%狠甩和碩、景碩

這個跨領域投資,也讓童子賢看到了美妝市場的高獲利能力,「弄得美美的,獲利就是高。」這句話背後,是相較於和碩與景碩今年第一季的毛利率分別僅有四.二%、二七%,晶碩的同期毛利率達到五七.七%。

晶碩的表現不僅在集團內領先,如今在台灣隱形眼鏡市場的競爭中,也已獨占鰲頭。今年第一季營收,晶碩以十七.二五億元的表現,領先過去的龍頭廠精華光學十.九九億元的成績。

談起現今的亮眼表現,童子賢透露最初的艱辛,「前三年,(晶碩)也是吃足苦頭。」時間回到二○○九年,當時曾在光碟片產業風光一時的精碟科技,隨著光碟市場的沒落,營運逐漸衰退,旗下開發隱形眼鏡的團隊也被釋出。

晶碩投資關係處處長穆顯爵回憶當時,時任景碩總經理、目前擔任晶碩董事長的郭明棟,以及從精碟退休的前總經理許良榮,向童子賢推薦了投入隱形眼鏡產業的計畫;這項提案,讓童子賢眼睛一亮。

「我們除了賣半導體產品、個人電腦產品外,為什麼不能去賺這些『美』的錢呢?」童子賢著眼的,是電子代工毛利率長期處於「毛三到四」(毛利率三%到四%),而隱形眼鏡市場則有更高毛利的空間。

以當時隱形眼鏡龍頭精華光學為例,○九年毛利率達到五九.一%,較前一年度增加兩個百分點。「隱形眼鏡的市場很大,但那個時候台灣占的市場份額還很小。」穆顯爵進一步指出,對和碩與景碩而言,隱形眼鏡所需要的模具與光學技術相似,於是即以和碩與景碩共同投資的方式,整合來自精碟的成員,在○九年成立晶碩。

吃足苦頭 醫材認證久、銷售平台不賣

只是,風光開幕後,晶碩迎來的卻是三年虧損。童子賢解釋,隱形眼鏡這類醫材產品,由於需要經過更嚴謹的主管機關認證,所需要的時間遠多於電子產品,「電腦頂多FCC(美國通訊認證)、電磁波干擾檢測完,就可以開始賣。」童子賢話鋒一轉表示,「醫材類的商品人體試驗、材料檢測,給主管機關審核,都是兩年多的時間。」

此外,不同於電子產品有國際通用的認證,醫材類商品需要各國主管機關獨立申請、核可,才能在特定地區市場銷售,「所以一開始,吃了一些苦頭。」童子賢這句話背後,是一二年晶碩陸續取得台灣、中國、美國等地主管機關的產品認證後,仍必須先以減資再增資一.八億元的方式,來維持公司發展。

拿到了政府機關的認證後,又是下一個考驗的開始,「也就是產品的行銷與推廣難題。」郭明棟說,作為一個全新品牌,晶碩在初期向市場推廣時,「事實上遭到很多銷售平台拒絕。」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另闢蹊徑,自行開設品牌直營店,「這在當時是隱形眼鏡界的創舉,後來證明,這個冒險之舉,讓我們在隱形眼鏡市場中,殺出一條生路。」

在拿到「認證」入場券,解決通路問題後,晶碩終於邁入高速成長期。一三年,晶碩全年每股稅後純益(EPS)拚出正數一.○六元,其後每年皆有成長,二三年衝上二十二.八三元。而晶碩連年維持高成長的主要關鍵之一,則被認為與和碩、景碩的自動化經驗有關。


▲從隱形眼鏡的眼部商機開始,晶碩持續朝臉部延伸,針對化妝品、保養品等改善皮膚的產品開發。攝影組

集團助攻 自動化產線拉高產品良率

「(隱形眼鏡)很少能做到全自動化的,但晶碩現在檢查鏡片、鏡片脫模,全部都自動化。」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IEK)副所長張慈映指出,台灣隱形眼鏡發展早期,多數都採用人工製程,然而,高度依賴人工的作法,不但導致良率難以突破七○%,也存在產能不穩定的風險,「像是疫情期間,想找人也找不到。」

不過,若想要採用全自動化產線,在機器設備上又會遇到挑戰,「跟國外廠商買設備,你還要找國外技師,而設備與技師的價格,都不便宜。」張慈映透露,在自己曾經參與的隱形眼鏡台廠投審案中,不少廠商的設備「都是二手、需要調校的,(做全自動化)有難度。」

相較之下,晶碩因有電子產品製造的背景,「能直接找台灣設備廠幫忙開發設備,良率就可以往上拉。」而全自動化帶來降低人力成本的效果,也讓晶碩有效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這點,貢獻晶碩營收逾九成的水膠產品就是最佳例證。張慈映解釋,「水膠是很成熟的產品,價格競爭很大。」而在水膠產品年年跌價的狀況下,以其為主要營收的晶碩,卻能有著比精華、視陽、望隼等同業更高的毛利率,對此,統一投顧資深生技研究員張立群認為,關鍵就在於全自動化。

進一步看,靠著自動化,晶碩也在美瞳用的彩妝片,以及矽水膠這類新材質隱形眼鏡,更快做到滿足客戶需求的良率。「日本市場的重點,我認為就是矽水膠。」張立群認為,日本市場對矽水膠這類高價產品的接受度更高,這將成為晶碩、視陽等有實力開發的台廠,今年營運成長的重點之一。

他解釋, 矽水膠有著更好的透氧性,更適合長時間配戴,「過去少用,是因為以前矽水膠與水膠的價差,大約是一.八倍,但現在已經接近一.二倍。」目前,晶碩已推出矽水膠的透明隱形眼鏡,並取得近六%的營收貢獻。接下來,下半年還將推出矽水膠開發的彩片,可望帶動矽水膠產品的銷售。

不過,晶碩的企圖心不僅於此。「童子賢董事長曾跟我討論晶碩下一階段的發展,是如何讓眼睛的美麗延伸到臉部其他部位,」郭明棟強調,這就是晶碩轉投資美彤國際,布局研發臉部保養品及化妝品的契機,「我們最終願景,是要晶碩集團成為臉部美顏專家……,能一次解決臉部的所有問題。」

郭明棟表示,童子賢曾經提及,若產業界多投入一些「美」的、「文化」的產業,或許能讓台灣的產業發展更平衡,不會只向電子科技產業傾斜而已。原來,薄薄一片隱形眼鏡,至少在童子賢的定位中,某種程度也承載了更宏觀的投資意義。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2024/5月 第1431期

本文摘錄自‎

複製和碩經驗 晶碩衝隱眼龍頭

今周刊

2024/5月 第14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