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勞保破產 靠自己存最實在
這樣做可領2倍退休金
很多上班族擔心勞保破產而領不到勞保年金,即使如此,大家還有企業提撥的勞工退休金可領,如果再自提月薪6%,退休後就有雙倍的勞退金,而且還能節稅。
撰文:李美虹 攝影:張家禎
![](https://blog.hamibook.com.tw/wp-content/uploads/2020/05/Money錢-月刊152期b01.jpg)
勞動部勞保局從2009年開始,就定期聘請精算師製作《勞保財務精算評估報告》,而根據最新精算報告顯示,如果維持現行制度,勞保在2026年就會破產,距離現在只剩6年;精算報告也同時揭露,就算政院版勞保年改方案通過,勞保到2028年依然會破產,壽命只會延後2年。
勞保既然靠不住退休金只能靠自己
雖然勞動部去(2019)年已火速向行政院爭取,由政府每年撥發200億元挹注勞保基金,勞動部長更親上火線,向民眾強調政府會負起最終責任,勞工未來一定領得到。但有軍公教年金改革的前車之鑑,上班族心裡早就有底:將來勞保年金給付金額一定會跟軍公教一樣——退休金被砍,以及延後退休。
因此,勞保靠不住,就得靠自己了!而最實在的方法有兩個:一是自己每月也提撥6%的勞工退休金;二是除此之外,靠投資再籌措另一筆個人退休金。
勞退金是2005年依照勞工退休金條例所施行的「勞退新制」,也就是企業雇主必須每月須提撥不得低於勞工工資6%到勞退新制退休金個人專戶,做為勞工的退休保障。而這個勞工個人專屬的退休金專戶,跟勞保完全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說,就算勞保破產,勞退新制退休金個人專戶並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或許有人會說,現在勞退新制的勞退金專戶,也是委託勞動部勞保局代操,萬一操作失利,還不是一樣會少領!其實這是沒有搞清楚勞退新制的內容而有所誤解。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的「勞退新制」內容,勞退新制帳戶內的退休金雖由勞動基金運用局進行多元投資,但也同時提供最低保證收益(不低於同期間銀行2年期定存利率),換句話說,即使基金運用期間因投資市場震盪而發生虧損,也會由國庫撥補保證收益。
前面提到,勞保可能會破產,就算不破產,勞保老年給付的金額也會大幅縮水,因此,勞退新制的勞工個人退休金變成了「唯一確定」的退休金。但是,如果只靠老闆每月提撥工資6%,退休金只有一份,這一定不夠!我們應該善用勞工可以自行提撥工資6%的制度,為自己多存一份退休金,而且在提撥期間,還擁有節稅優惠。
![](https://blog.hamibook.com.tw/wp-content/uploads/2020/05/Money錢-月刊152期b02.jpg)
舉例來說, 假設月薪36,000元,雇主每月提撥6%、也就是2,160元到你的個人退休金專戶內,假設你65歲開始請領月退休金至85歲,依照工作年資35年、薪資成長率1%、投資報酬率3%計算,每月約可領取10,414元的勞退年金。
但如果你每月再額外自提6%薪資到勞退帳戶內,那麼在相同條件下,65歲後每月即可領取20,828元,等於領了雙倍的勞工退休金,相當於所得替代率57%,讓自己的退休生活更有保障。
而自提6%,不僅可以幫自己累積多一倍的養老本,在每年報稅時,還可以將去年度的自提退休金從個人所得總額中扣除,而且工資越高,享有的節稅空間越大。 以月薪15萬元的高階主管為例,雇主每月提撥9,000元的退休金至他的退休金個人專戶,而他自己也再自提6%至勞退專戶,1年下來,自提退休金高達10萬8,000元,當申報所得稅時,雇主開立的扣繳憑單就會將自提的10萬8,000元從所得稅中全數扣除,如果他的所得稅率是20%,那麼相當於幫自己省下2萬多元的所得稅。
除了可在每月薪資6%範圍內自願提繳退休金,幫自己累積更多養老本之外,第二步就是靠投資再多存一份退休金。這部分可經由每月記帳,算出個人收支情況,將不必要的支出節省下來,然後每月提撥固定金額,投資到ETF或全球股票型基金、科技型基金、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等。
![](https://blog.hamibook.com.tw/wp-content/uploads/2020/05/Money錢-月刊152期b03.jpg)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