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相中的陸廠何方神聖?靠併購壯大、狠甩廣達英業達… 立訊精密,一家成立僅十六年的公司,如何成為蘋果大力扶植的對象?它的存在,是否會成為鴻海帝國的威脅? 撰文‧譚偉晟 ▲2017年蘋果執行長庫克(右1)的中國行,特地拜訪立訊工廠,並高調展示與立訊董事長王來春(右2)的合作。
五月十三日,《日經新聞》一項消息震驚蘋果供應鏈,「蘋果建議立訊精密大規模投資可成」,可成是台灣金屬機殼廠,蘋果力促立訊與可成牽手,外界解讀是繼鴻海、和碩與緯創之後,蘋果有意培植的第四家iPhone組裝廠。 《日經新聞》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立訊已和可成洽談一年多,最近談判進入進階階段;但基於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造成全球經濟景氣急轉直下,立訊尚未做出決定。」 鴻海已經是全球最大EMS( 電子專業製造服務)廠,被視為鴻海潛在勁敵的立訊,到底是何方神聖?
立訊老闆 富士康打工妹出身 談起立訊,最為市場津津樂道的,莫過於立訊董事長王來春。一九八八年進入富士康擔任產線作業員的她,憑藉其刻苦耐勞,一路在富士康做到課長,這也是富士康中國員工當時所能任職的最高職位。
十一年後,王來春離開富士康、自行創業,二○○四年正式創立立訊精密,生產連接器產品。 即使立訊業務幾乎與富士康重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不但沒對這個新競爭對手感到不悅,還將富士康許多業務交給立訊代工;根據立訊一○年上市招股書顯示,○ 七、○ 八、○ 九年富士康業務占立訊營收比重高達四七.七三%、五六.四六%、四五.三八%,富士康不僅是立訊營運初期的最大客戶,也是立訊成長的起點。 不過,王來春並沒有因為擁有富士康這個最大客戶而自滿,一次次的精準併購,更成了立訊快速茁壯的關鍵點。 一一年,立訊在深交所上市的隔年,王來春完成對聯滔電子、博碩科技兩家公司的併購。聯滔電子同樣是生產連接器,業務範疇與立訊並沒有太大差異,唯一的差別,在於聯滔已拿下蘋果這家大客戶;併購博碩科技,則是增加連接器上游的線纜生產能力。正是這幾個關鍵併購動作,讓立訊一四年拿下蘋果Lightning傳輸線代工業務。 切入蘋果供應鏈之後,立訊的蘋果代工之路走得順利穩妥,幾年之間,立訊更在穿戴式裝置組裝領域闖下一片天,接連成為AirPods、Apple Watch的主要代工廠,取代過去獨家供應Apple Watch的廣達,以及在AirPods組裝大放異彩的英業達。 仔細觀察立訊在AirPods的投入,就不能忽視一六年投資美特科技的計畫。為了滿足蘋果生產需求,美律將蘇州工廠美特科技五一%股權售予立訊,建立美律聲學元件接單、交由美特生產的模式。產業分析師認為,對蘋果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一站購足」的代工服務。取得關鍵聲學元件後,立訊便有了加入AirPods生產的門票。 只不過,AirPods的代工生產業務,也不是一路走得順風順水,王來春也曾對外表示,AirPods曾遇生產問題,「初期蘋果派出很多工程師來指導工作。」受惠於蘋果的主動協助,立訊一八年後超越英業達,成為AirPods主要供應商。根據元大投顧研究報告,立訊在AirPods的供應占比持續增加,導致英業達在AirPods大賣的趨勢下,今年出貨量卻反而持續下滑。 如今,在疫情影響下,蘋果新款耳機AirPods Pro加倍熱銷,成為立訊當前最重要的成長動能。
穿戴裝置夯 扮關鍵成長動能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更指出,目前立訊在AirPods的供應比重超過六○%,而降噪版的AirPods Pro供應比重則達到一○○%。該報告進一步提到,立訊持續增加產能,預計在越南的兩條AirPods Pro新產線,將在今年年中投產。 隨著立訊拿下的代工訂單業務愈來愈多,蘋果執行長庫克也愈來愈重視這家公司。
王來春從富士康出身的背景,對於如何提高產線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格外看重。這對強調供應鏈管理、成本控制的庫克而言,恰到好處。 一七年十二月, 庫克造訪中國,除了參加杭州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與美團創始人王興一起享受美食外,他還特意前往崑山拜訪立訊工廠。「他們超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AirPods製造。」庫克不但高調發推特表揚立訊,更和王來春同時出現在鏡頭上,展現與立訊的關係緊密。 細數立訊過去這十六年來的快速成長,除了有富士康扶植的影子、王來春對未來事業的長遠眼光,立訊對蘋果代工業務的遠大企圖,更是它能在蘋果供應鏈脫穎而出的主因,一如一六年底,王來春對法人股東所說的,「蘋果總共有十大類產品,立訊當時只接了三類。未來,成長空間一定大。」 憑藉蘋果的信賴,立訊一路擴大AirPods、Apple Watch等產品的生產占比,今年營運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能否在iPhone這項產品上取得進展。 其實, 為了拿下iPhone代工訂單這一天的到來,立訊蹲的馬步不比其他代工廠少,從一四年拿下傳輸線代工訂單後,立訊也陸續供貨iPhone線性馬達、iPhone天線等元件,更曾是AirPower無線充電板這款未上市產品的獨家供應商。 一八年,立訊子公司立景創新還從光寶科技手上,買下了相機模組事業部,取得手機內相機元件的生產實力,儘管立訊當時仍未釋出進軍iPhone組裝的企圖,但立訊在iPhone組裝上該有的技術布局,已然相當全面。 天風證券研究報告認為,立訊已有整機製造的實力,「具備精密機構件、聲學、電磁、射頻、光學、SiP( 系統級封裝)、精密組裝等加工能力。」產業分析師指出,在組裝能力大幅提升,立訊又願意重壓資源在蘋果這家單一客戶上,讓蘋果樂於培養立訊,藉此提升供應鏈議價的優勢。
凱基投顧資深副總向子慧進一步指出,市場傳出立訊與可成的合作,也是為了完整組裝實力的布局,「機殼這一塊,台灣還是有優勢,而紅色供應鏈進展有限。」中國缺乏夠實力的機殼廠,讓可成在立訊布局策略下,成為重要的發展夥伴。 目前,iPhone組裝供應鏈中,除了鴻海,還有和碩與緯創。產業分析師指出,依循蘋果培育新代工廠的模式,立訊若成功打入iPhone供應鏈,會先從舊款iPhone的生產起步,「 一到兩年時間, 還是需要的。」 在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眼中,立訊有著更樂觀的發展。郭明錤指出, 隨著iPhone新品週期縮短,將有助於立訊更早進入iPhone組裝供應鏈,並會深化與機殼廠可成的合作。 當然, 立訊的業務布局, 並不只局限於蘋果, 除了透過蘋果業務擴張提升營收規模,立訊也在低調布局車用市場,一二年收購福建源光,切入車用組裝領域之後,一三年更收購汽車元件廠SuK,藉此進入BMW、賓士等德系車廠供應鏈。 靠著積極併購、強悍的鴻海式管理,以及蘋果的強力支持,天風證券看好立訊今年持續成長,不但預估全年營收站上九○○億元人民幣大關,EPS(每股稅後純益)也可望從去年的○.八八元成長到三四元人民幣。
劉揚偉:不擔心任何挑戰 鴻海富士康一手扶植起來的立訊,現在已然成為勁敵之一,鴻海第一季法說會上,法人對於蘋果扶植立訊一事相當好奇,對此,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說,「鴻海不擔心任何的挑戰,長期會透過富士康一.○、二.○、三.○,鎖定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產業, 逐步拉大與對手的差距。」 不畏自己培植起來的立訊來搶訂單,鴻海布局自有妙算;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立訊將一步步蠶食鯨吞蘋果訂單,成為蘋果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閱讀完整內容本文摘錄自
郭董養大的立訊 憑什麼反變鴻海勁敵
今周刊
2020/第1222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