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桃成台灣防疫最大挑戰
病毒從負壓病房一路染進社區 部立桃園醫院近來暴發院內感染事件,並從院內感染到社區,衛福部長陳時中形容這是台灣自去年防疫至今面臨的最大挑戰。去年初,國內亦曾因為對新興病毒所知甚少、間接引發醫院內的群聚事件,但部桃案反映不同的感染管制問題─醫療照護人員不足、負荷量過重。 疫情之初的醫院群聚 「病人在哪都不知道」 鏡頭拉回2020年的2月,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收治了一名低血糖、全身倦怠的女性病人,她沒有呼吸道症狀、沒有國外旅遊史,尚不符合通報定義,僅安排住進心臟血管科病房。 孰料,1週後她開始咳嗽、喉嚨痛與發燒,後續更出現肺炎,經採檢送驗後確診為新冠肺炎,這時距離她剛入院整整過了兩週。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談起這起事件, 用「炸彈」與「拆彈」形容當時對於新冠肺炎的未知、恐懼與防疫努力。 長庚醫院早在1月3日成立自己的指揮中心協調各部門合作防疫,武漢封城之前就勒令全院醫護、病人、照顧者一律配戴口罩,各部門如履薄冰。但即便如此,面對當時這名沒有任何可供辨識的風險因子、沒有TOCC史(包括旅遊史、接觸史、群聚史、高風險職業別)的個案,仍猶如面對炸彈,「病人在哪裡(眼前)我們都不知道,」邱政洵回憶。 避免疫病蔓延社區 200間隔離房1天裝設完 這起事件後,類似部桃事件暴發之初,長庚在當時院長程文俊、副院長楊政達等人帶領統籌下,立刻將相關區域全面淨空消毒,消毒後再等待兩個潛伏期(約莫1個月的時間)。 同時,院方立即進行將就診病人減量、限制陪病人數,且嘗試執行視訊通話探病、強化病人動線管理、不同風險病人分流分艙以及專責團隊照護等,還一度關閉院內美食街。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院長黃璟隆回想當時的情形,那時長庚醫護大樓整棟改建完成,但還沒有安裝設備,因應突然暴發的感染事件,一天之內裝好200多間的空調、電視、冰箱,還有補給滿滿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讓新冠肺炎確診者所在樓層的200多名工作人員可以立即一人一室隔離14天。 邱政洵說,長庚醫院在事後詳細檢討,分析看來,這起事件的基本傳染數R0值為0.9,代表傳染病有傳出去、但僅有1波,而沒有第2波、第3波往外擴散,「我們的作為不僅守住醫院、保護社區,更影響後來國內的防疫政策。」 邱政洵說的是,長庚醫院在治療病人的過程中警覺高且反應速度快,相關經驗促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去年2月16日宣布修訂社區通報與採檢流程、28日正式修改病例定義,臨床醫師面對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病人時,只要高度懷疑眼前患者有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就可立即通報採檢。 國內近日傳出的院內傳染事件, 情況比上回更加嚴峻。邱政洵說,有國外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的平均R0值為3.78,也就是說1名感染者平均可傳染3∼4人,部桃院內感染持續擴散,截至1月25日為止,已有10多人確診,大概已能視為「超級傳播者事件」。 比較這兩起事件,其反映的感染管控問題不同。 「醫療人員overloading(負荷量過重)一定是這次發生院內感染原因之一,」邱政洵說,部桃過去一年365天日日均有收治照護確診病人,在最高峰時期,甚至曾在同天收治30多名確診患者,醫療照護人力不足、負荷量過重可見一斑。因此這起事件的發生不能苛責醫院跟醫師。 長庚醫院目前將院內場域依感染風險,分為紅區、黃區與綠區,紅區與黃區分別收治確診者與疑似病例,綠區則提供一般的醫療服務。邱政洵說, 紅區與綠區必須嚴格落實專責團隊專責照護、不能打折; 即便是綠區,在疫情流行期間也應維持某種分艙分流照護。 「人都一樣,一忙一累就會出錯,」邱政洵認為,醫療資源若有限就須量力而為,而這需要指揮中心與醫院合作,共同討論如何將不同輕重程度的確診者適當分配在各醫院,各醫院的人力配置與人力調度又該如何規劃較妥當,原則上政策跟能量應聚焦在最高風險病人。 部桃轉出以最高風險照護 盼傳染就此打住 為遏止傳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9日宣布,部桃確診者所在的第6、7、9、10樓全面清空,院內220名患者依風險移至其他醫院。 邱政洵說,長庚將部桃轉出病人列為最高風險等級,將之視為疑似病例進行採檢與隔離,並安排專責團隊進行照護;對外,限制入院陪病人數更全面停止探病。談及配額,他表示長庚完全配合指揮中心調度,但仍希望新北市、台北市的醫院能分擔承接輕症患者,別讓部桃附近的醫院負荷過重。 他強調,國人仍需要幫指揮中心的努力按個讚,過去防疫策略有效才能創造200多天本土零確診的成績,眼下國人要一同期盼部桃疫情別蔓延至社區。 黃璟隆也說,部桃院長徐永年是相當有才幹的醫師暨醫院管理者;作為責任醫院的部桃,收治了極大量確診者,每位在醫療現場的工作人員都很辛苦,國人必須相挺。現在只要疫情調查清楚,並遵守指揮中心頒布的防疫策略,台灣一定能再次挺過難關。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