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保養術 6大祕訣維持體態

四十歲過後,誰不是在為體重苦苦掙扎?醫生也不例外。中年以後,新陳代謝變慢,加上活動量少、壓力大,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沒做什麼,讓體重靜悄悄上升。
▲擇食、自煮、三餐規律,只在社交或特殊場合才外食,是中年以後維持好體態的方法之一。

卡叟虹(Arefa Cassoobhoy)醫學博士是一名內科醫師,也擔任Web MD網站的醫療總監,她說,「過了四十歲之後,要維持健康一年比一年難。」

她在Web MD的專欄寫下自己四十歲過後,維持身材的困擾,與改變後對她有效的方法:擇食、自煮、帶便當和堅持下去。一年初始,值得大家一起立下目標實踐。以下是她的方法:

堅持規律

她發現,「規律是體重管理的關鍵。」因為她沒有多餘的卡路里可以浪費,她在週間早餐吃燕麥片,但做了一個改變,改成全燕麥(whole oats)。

全燕麥比即溶燕麥片有更多纖維,也加了杏仁、核桃和肉桂粉。她計算所有食物,所以份量和熱量都是被控制好、且一致的。她把燕麥加熱後分成六罐,每天吃一罐,這樣比單吃即溶燕麥好吃多了,而且可以飽到中午。

減掉可以減的

卡叟虹愛喝咖啡,而且要加奶精,不能加鮮奶,因為她有乳糖不耐症。但後來她知道奶精裡有反式脂肪酸,想戒掉咖啡加奶精和糖的習慣。卡叟虹終於戒掉了,而且永不回頭,但她在每天下午會喝第二杯咖啡,也想要戒掉,不想那麼依賴咖啡因,不過還在努力中。

帶便當

無論當班與否,卡叟虹都和一群飯友吃便當,這非常有效。多數的日子她都從家裡帶便當,和一群同事邊吃邊聊,她喜歡吃沙拉和一些豆類,或是任何可以從冰箱裡找出來的食材。

雖然卡叟虹的三餐規律且看起來有些刻板,但晚餐因為會和家人共餐,所以需要變化。
晚餐多變化

多年來,她收集了世界各國的食譜,做自己的三餐計劃,也加上自己的做法和風味。

週間晚餐的蛋白質來源都不同,例如紅肉、豬肉、海鮮或豆類。而碳水化合物卻是大致相同,米飯、皮塔口袋餅(pita)、烤餅或全麥義大利麵,或是澱粉類的蔬菜像玉米、馬鈴薯等。蔬菜則是多采多姿的顏色。

當然有些時候行程太滿,也會外食,但盡可能在家吃。

嘗試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有各種風味,卡叟虹也嘗試放入三餐裡。多年來她會注意在三餐裡多吃堅果、豆類和魚,增加蔬菜的份量和種類,而且很少吃紅肉,也嘗試少喝點牛奶,不過她還是吃起司和優格。

只在特殊場合吃館子

卡叟虹不太外食,如果外食,希望是因為很想嘗某些食物,或是為了某些社交場合,而不是因為家裡沒東西可以煮。

卡叟虹說,「說實話,外食不太容易點到健康的食物,我只好選自己愛吃的。」

不過她現在懂得,如果想吃夾著醃牛肉的魯本三明治,會吃半個三明治和沙拉,而不會吃整個三明治和薯條。

卡叟虹表示,「這就是我說的,小小的改變。」那你呢?

閱讀完整內容
天下雜誌第666期

本文摘錄自‎

中年保養術 6大祕訣維持體態

天下雜誌

2019/2月第6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