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新標配 永續長
過去,對許多企業來說,永續只是記得關燈、珍惜用水的隨手做環保,或是淨灘、植樹的CSR活動。但這次,永續已從行有餘力、回饋社會的形象公益,變成「不跟上就淘汰」的生存戰。
未來十年內,台灣各個領域的各家企業,將會面對三大「永續強制法規」的倒數計時緊箍咒。為了備戰全球淨零碳排賽局,愈來愈多跨國企業增設「永續長」一職,統籌相關事務,希望趁早卡位綠色供應鏈。
只是,要如何踏出永續第一步?《遠見》深入報導各產業模範生,包括台達電、玉山金、遠東新、統一超、歐萊德等,剖析他們如何將永續策略融入核心業務,並公布全台第一份「2022永續長大調查」,盤點台企轉型現況,獨家解密永續長的關鍵任務。
去年10月10日,總統蔡英文在國慶談話中,做出這麼一段宣示,「我們已經和國際主流同步,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必須和各界一起規劃路徑圖⋯⋯這不僅攸關競爭力,也關係環境永續。」
一個月後的11月12日,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落幕,近200個國家代表簽署《格拉斯哥氣候公約》(Glasgow ClimatePact),第一次把「淘汰化石燃料」寫成白紙黑字,各國政府與企業以「2030年減排目標」「零碳經濟」為目標,做出多項永續承諾。
閱讀完整內容
淨零?減排?2030?2050?台灣許多企業就算還一頭霧水,也感受到「有什麼大事要發生」的危機感。「我們已經接到國際客戶要求,要提供產品的碳排放數據了。但怎麼計算一台設備在製造過程中排了多少碳,還真的不知道⋯⋯。」今年元月,在台灣數位企業總會舉辦的「零碳大學」招生活動上,國內工具機領導大廠台中精機二代、總經理室協理黃怡穎坦白自己的苦惱。也正因如此,她加入了零碳大學。
「你能不能幫我們買綠電?還是可以幫我們做減碳研發?看最後花費多少,我再撥錢給你!」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不諱言,自己曾被熟識的其他企業高層這樣詢問,看能不能直接「外包」幫忙減碳。
「去年下半年開始,每隔幾天就有企業來問我:『你有沒有推薦的人,可以來幫我們做碳足跡計算?』」主持台大環工系永續發展實驗室的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童慶斌說,投入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專業研究多年,學生從來沒有這麼搶手過。永續,過去對許多企業來說,只是記得關燈、珍惜用水的隨手做環保,或是週末同仁一起去淨灘、植樹的CSR活動。但這次,永續已從過往「行有餘力、回饋社會」的形象公益,變成三∼五年內「不跟上,就會被淘汰」的企業生存戰。
為什麼會有這麼劇烈的變化?
為何需要永續長?企業必須永續轉型,拚永續需要舵手
從今年開始,未來十年,台灣企業不管歸屬哪個領域,皆面臨三大「永續強制法規」倒數計時緊箍咒。
即將到期的第一個時間點,是2023年歐盟開徵碳邊境稅。台灣企業只要有產品直接或間接銷往歐洲,若無法提出碳排報告,也就等於被拒於歐盟市場之外。第二個時間點,是2027年金管會要求全體上市櫃企業,必須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在2029年前,取得第三方認證。
第三個時間點,是2030年。許多國際品牌和大企業宣布,這年要達成碳中和,包括蘋果、微軟、IBM、IKEA、沃爾瑪、Amazon、Google、Meta(原Facebook)等,如果供應鏈廠商屆時拿不出相關報告或作法,將直接「掉鏈」。
也就是說,未來,看不見摸不著的溫室氣體,將變成實實在在的生產成本,如果企業沒能及時達成永續轉型,這些「空氣」將吃掉企業最寶貴的獲利。這也讓「永續長」(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 CSO)成為近年來詢問度最高的「CXO」。
國際上,包括蘋果、花旗集團、可口可樂、聯邦快遞、雅詩蘭黛等大型企業,都設有永續長。而在台灣,早年設有專門「永續長」職位的,多是國際觸角廣的高科技公司,包括台達電、友達、華碩、宏碁等。隨著近年永續成為熱門議題,永續長也開始出現在不同產業裡。例如,台灣知名軟體服務業公司精誠資訊,就在去年設立永續長,由人資長黃郁仁兼任;今年2月,玉山金控成為國內第一家設立永續長的金控公司,由總經理陳美滿兼任;甚至高教端的清華大學也設立了永續長,由副校長戴念華兼任。
就算沒有正式「永續長」職位,許多上市櫃公司也設有直屬總經理室或董事會的永續辦公室、永續委員會,並由高階主管擔任主席或召集人,等同永續長的角色。例如,台積電由前財務長兼發言人、現任歐亞業務資深副總經理何麗梅,擔任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主席;統一超則在去年將原本的CSR委員會更名為永續發展委員會,由前星巴克總經理、現任管理群協理徐光宇擔任主委。
永續長做什麼?不只算碳足跡,更要幫組織換腦袋
然而,永續長的工作到底是什麼?
「零碳大學」推手、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曾擔任友達總經理兼執行長的他,當時就是國內科技業中,第一位率領團隊盤點碳足跡的先行者。
他指出,企業若要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必做先做碳盤查,了解產品生命週期產生的碳量;之後再進行相關的碳定價,把碳排從計算量體轉為成本數字,成為生產成本的一環;最後,再來思考如何透過製程更新、技術改善、材料替換,進行碳中和。
「這些,都是永續長要領導組織去做的,但不代表永續長就是那個每天抱著報表算數字的人,」陳來助強調,永續長最主要的任務,是讓組織中每個人都理解什麼是碳足跡、碳定價、碳中和,具備永續基本知識。最重要的,是這些和自身日常業務有哪些關聯。
陳來助進一步說明,碳足跡會發生在產品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從一開始的原料採購、生產製造、包裝運送、廢棄回收,牽涉到全公司幾乎所有單位,如果大家沒意識到這件事和自己有關,永續長一個人就算再厲害,也無法推動企業的永續轉型。
例如,採購部門人員在選擇供應商時,除了過往的定價、品質、交期外,也必須考量對方是否存在ESG風險。陳來助說,風險高低怎麼判斷?供應鏈對永續的要求又是什麼?如果採購人員不清楚,可能會做出錯誤決定,到時公司將蒙受損失。
「這些細節,不可能由永續長一個一個親自去盯,就算看到報表或合約抓出問題,也已經發生了!」陳來助說,永續長真正的責任,是帶著所有人換上「永續腦」,訂立每個部門需要了解與實踐的碳排責任,並落實在企業日常營運的每個環節。
永續長的責任重大,不言而喻。
誰能擔任永續長?三大特質條件,引領組織看見未來
那麼,企業該選什麼樣背景或條件的人,來擔任永續長?很多人會想,既然帶領企業減碳,想當然耳是環工背景的人最適合;或者,接下來的淨零碳排,與國際法規、碳權定價息息相關,法務或財務背景的人擔任,才能做好相關計算。
然而,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以輔導多家企業永續轉型的經驗指出,「永續長在組織內橫向溝通、多方串連的能力,遠大於單一技能專業。」也因此,企業在挑選永續長人選時,比起專業,更應鎖定以下的人格特質:
❶「人和為貴」,內部晉升優於外部空降
「永續長在公司必須具備『人和』特質,」黃正忠強調,永續長必須讓大家從對減碳及永續的不了解、甚至是不想了解,一步步引導到願意理解,說明到對方聽懂,並欣然同意去做,最後願意跨部門配合。過程中,還要協助對方取得相關資源、預算,幫對方掃除執行過程中會遭遇的制度阻礙,「永續長最重要的人格特質,就是『願意促進與協助他人』(facilitation)。」
也因此,永續長最好是由內部資深同仁擔任,對不同部門的業務都有一定了解、也都有一些認識的人,打通企業永續轉型過程中的任督二脈,「最忌諱的,是那種好大喜功、專斷獨裁的自負個性,這只會在不同部門間豎立壁壘。」
❷「領導人格」,組幕僚小組匯集眾智
永續長的第二個人格特質,是能集結眾智的「廣納型領導人格」。
公司業務包山包海、各具專業,永續長一個人不可能全部都懂。所以,永續長可以是財務、技術、人資或任何背景,重點是要能組合不同領域專長的人,例如各部門的主管或資深人員,成為幕僚小組,幫自己在複雜的組織部門中,做出好的判斷。
這也是為何許多企業並沒有設永續長,而是採取永續委員會的緣故。
❸「引領創新」,讓永續轉型從減法變成加法
永續長的第三個條件,是必須具備創新概念。投入綠色品牌超過15年、推出全球第一支零碳洗髮精的台灣綠色永續美妝品牌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指出,企業在投入減碳工作時,除了精算碳足跡的「減法思惟」外,更應具備「把減碳當作創新原點」的加法思惟。
例如,為了減少沖洗時的碳足跡,葛望平給歐萊德研發團隊開出新命題:「同樣的洗淨力,能否用更少水就沖洗乾淨?」研發團隊發現,過去必須用大量清水洗淨,是因為清潔成分用有機溶劑萃取。
因此,歐萊德實驗室開發水萃法,不僅保留清潔成分的天然營養,還讓清洗時的水量可以減少一半以上。最重要的,這種萃取法可延伸到美保產品、生物製劑,也打開其他企業主動找上歐萊德合作的契機。「減碳看似是給自己人難題,但其實是讓我們在技術上成為領先者,延伸新商機。」葛望平說,把永續從挑戰變機會,不僅對環境好,也讓公司變得更好。
「永續長不能只陷在『什麼時候之前,要降低多少碳排量』的議題中,」周志宏說,企業不該把永續當作是「被迫去做」,永續既然是「轉型」,就是帶領所有人對未來進一步想像,並審視自己現有工作,可以如何對應並接軌這個未來。
「以願景串起組織對ESG的共識,並開啟企業永續轉型的正循環!」周志宏直指永續長的關鍵任務。永續長,不只是企業新標配,更是企業不可或缺的永續發展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