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永續打造新未來 金融科技轉型下一站
創新+永續打造新未來
2012年,金融科技浪潮方興未艾,金融業內的暢銷書《Bank3.0》出版,預示未來所謂銀行(Banking)是指一種行為(即取得金融服務),不是一個場所。時隔6年,《Bank4.0》發行,強調金融長在,而銀行不再,再次預言銀行即將走入歷史。如今倏忽又近6個年頭,昔日預言究竟有多少成真?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在下一個6年又將走向何方?
金融機構未被金融科技浪潮淹沒 反成重要推手
首先,傳統金融業並未如部分人士預期般不堪一擊,被金融科技業者大幅取代的情景並沒有發生。也許是類似的警語已聽得太多,金融機構對於置身金融科技洪流充滿自覺,不僅善用熟諳金融法規的優勢,也憑藉著在金融消費者心中建立的長遠信任,穩健而積極的將科技元素逐步融入金融商品與服務,未來也將融入從業人員與企業文化。
台灣金融研訓院所做的調研顯示,國內有9成銀行業者已經啟動數位轉型,3成業者自評其數位轉型完成度已達50%。我國銀行業對金融科技的總投資預算金額逐年成長,例如2021年國內金融業者投入金融科技發展之總金額為新台幣158.59億元,2022年增加為293.22億元,預估2023年投入金額為369.34億元。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新創企業歷經數年競合,漸呈水乳交融之勢。與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的金融科技業者家數逐年增加,顯示台灣的金融科技生態圈日趨完整。
雲端、AI、區塊鏈各擅勝場
金融科技技術面的幾項基石經過這些年的演進,以及與金融需求間的磨合,有些技術的應用已漸為金融業者掌握,但也有不少處於摸索嘗試的階段。
雲端科技技術本身已相對成熟,金融機構也深知上雲的好處,例如可讓成本減少,業務彈性增加,還能在雲端上開發試驗新產品。但是大規模上雲的金融機構目前仍屬少數,根據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2022年的調查, 全球只有少於13% 的金融機構將超過一半的IT基礎架構放在雲端。畢竟雲端遷移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尤其我們的銀行還可能在用現代系統執行幾十年前的應用程式。不過隨著國內法規開放,金融機構增加上雲的程度應屬必然,甚至可能因而改變部分營運模式。
人工智慧基於近20年內深度學習演算法的重大突破,再加上雲端運算與大數據興起的推波助瀾,成為當前在金融業應用最多元的技術。除了擅長鑑別判斷的分析式人工智慧,生成式人工智慧亦廣受矚目。目前雖因資料隱私考量, 多數國銀禁止公務使用ChatGPT,但已有將近半數的國銀開始規劃、實驗或部分導入大型語言模型(LLM)。關於生成式A I的應用,預估銀行業者會優先嘗試將其導引至流程改善與顧客體驗提升,例如升級智能客服系統,或以生成式A I轉錄並摘要客戶服務通話。生成式A I也可協助銀行內的軟體工程師進行程式碼開發,可提升工作效率;甚或經由行內企業版ChatGPT的訓練,讓員工能用來查詢銀行規定、草擬電子郵件並摘要會議記錄等。未來應會有越來越多整合分析式AI與生成式AI的應用案例出現。
區塊鏈在傳統金融業的應用則似乎不如預期,也許和區塊鏈這種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器,與自帶信任且高度中心化的銀行天生命格相沖有關。那些將區塊鏈納入傳統金融業務的嘗試,時有尺寸不符、削足適履之感,相較於其他中心化的解決方案,效率未必勝出,卻常常難以落地。現今區塊鏈與金融最成功的結合,幾乎都位於去中心化金融的場域。這個場域鮮少傳統金融機構參與,暫時也乏人監管,看似欣欣向榮,實則潛藏巨大的監管風險,不出事則已,一出事損失都很大。現在看來,區塊鏈在2009年伴隨比特幣出現,有點像是原本屬於下一個世代的技術,偶然落到了這一個世代。但我們也不該忘記比爾‧蓋茲的忠告:「我們總是高估接下來2年即將發生的變化,而低估接下來10年可能發生的變化。不要讓自己被安撫得無所作為。」對照區塊鏈的發展,真感似曾相識。
金融科技發展朝兩大方向邁進
談到監管,這當然是影響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因素。金管會於今年8月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2.0,精神與內容大抵承襲自3年前公布的路徑圖1.0,金融科技基礎建設、優化金融科技法制、人才培育能力建構、推廣金融科技應用等面向都是重點。不過,新版路徑圖有兩點舊版所沒有的特色,恰好提示了金融科技發展的可能方向,一是提升金融包容性,一是綠色(永續)金融科技的推廣應用。
觀察國內金融科技創新與數位轉型表現較為領先的銀行,過去幾年積極投入資源,或由內部團隊自行研發,或與外部團隊(包括科技廠商及大學院校師生)合作。主要取得兩項成效:第一是營運流程優化,透過自動化及機器學習從內外部流程著手,對降低成本有顯著效果;第二是顧客體驗優化,銀行更為重視顧客的反饋意見以及跨機構的合作。
這兩種成效剛好呼應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所提出,兩類不同型態的創新。第一類稱為效率性創新,讓機構用比較少的資源,做比較多的事情。第二類稱為持續性創新,瞄準既有的消費者,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與服務。這兩類創新都能讓機構獲利,也能為現有的顧客與員工增加福祉。
金融機構應重視「創造市場的創新」
然而,金融科技為金融業與金融消費者帶來的益處,不是只有便利與效率,還應該包括提升金融包容性。我們預期,金融機構接下來將會出現更多第三類創新,稱為「創造市場的創新」。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創造新市場,納入更多消費者的創新。這種創新往往發軔於商業模式的創新,不見得一定要使用最尖端的科技,因而在金融科技發展的早期就可以找到案例,最令人耳熟能詳者莫過於2007年在非洲肯亞推出的電子支付M-Pesa。此類創新的關鍵,在於要多花心思觀察那些看似沒有顧客的地方,以嶄新的視角,發掘其他人可能錯過的東西。這類連市場是否存在都不確定的創新當然有其風險,但豐厚的商機也潛藏其中,能讓創新的機構本身、整個產業,以及社會大眾同蒙其利。
消費者保護應與金融包容性同步並進
不過在此應該特別指出, 與金融包容性必須同步並進的, 是消費者保護。因為越多民眾得以接觸金融商品與服務, 代表越多民眾置身於風險中。例如電子支付的確便捷, 對於長居偏鄉的長者或其他所謂金融弱勢者來說, 電子支付固然解決了部分支付難題, 但是否也因而多了一條遭受金融詐欺的管道? 因此適當的金融素養教育不可或缺。
關於綠色(永續) 金融科技的推廣應用, 目前已有案例。例如依據信用卡刷卡資料, 追蹤並計算消費者消費行為的碳足跡與碳排量, 再鼓勵消費者參加環保活動, 或選擇其他補償方案以抵銷消費行為所造成的碳排放。另外,也有將智能投資管理與ESG指數投資結合,引導資金流向對永續發展具有積極影響的項目。鑑於永續轉型現在已與數位轉型並稱雙軸轉型,我們預期,金融業在未來數年引入更多綠色金融科技的應用, 例如人工智慧可以用於識別數據異常以驗證資料的有效性; 區塊鏈則可能用於將可追蹤數據嵌入綠色債券,以印證資金流向。
總的來說,金融科技的快速崛起,確實已改變金融服務的傳統風貌,推動整個金融業轉向數位化,並朝著自動化與智慧化不斷提升。我們期待掌握科技者,能將方向導引為創造更加包容,且符合永續概念的金融體系。這需要監理機關、金融機構、科技廠商以及相關各界的共同努力,確保科技的應用為整個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