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被通膨吃掉 實質薪資倒退5年來首見

加薪被通膨吃掉

去年每人每月平均41,422元 年減0.04%

受物價高漲影響,去年我國實質薪資倒退;主計總處2月17日發布2021年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1,422元,較2020年的41,437元減少,年減0.04%,是五年來首次負成長;可見國人去年薪資成長都被通膨吃掉,實質購買力下降。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在受僱勞工薪資結構中,「經常性薪資」扮演重要角色,包含本薪及月津貼等,也就是一般慣稱的月薪;至於「非經常性薪資」包含年終獎金、年節獎金、績效獎金及加班費,兩者合計即為上班族領到的總薪資。實質經常性薪資及總薪資則是剔除物價因素後,代表勞工實際能用來生活的薪資。

物價漲得凶,導致去年每人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呈現五年來首次負成長,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去年確實受到物價影響,但去年實質總薪資53,445元,年增0.96%,連五年來都是正成長,代表實質薪資購買力還是維持正成長。

陳惠欣指出,過去大家比較關注經常性薪資,受僱員工多半年底才拿到年終和績效獎金,但現在不僅各廠商發放的非經常性薪資在總薪資占比從18%提高到22%,就連發放時機也多改成按季,讓受僱員工得以比較即時統籌運用。
就行業別觀察,2021年全體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為55,754元,其中海洋水運業14萬7,586元最高,年增47.3%,反映長榮、陽明等海運公司去年業績大增。其次是其他金融服務業(主要為金控)12萬2,233元,年增9.6%;證券期貨及金融輔導業11萬4,546元,年增21.6%,排名第三。其他汽車客運業29,261元、美髮及美容美體業29,888元,相對較低,主要是受疫情影響。

主計總處昨日也發布2021年12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人數817.3萬人,較上月底續增3,000人,連續六個月正成長,去年全年受僱員工人數平均為813萬人,年增1.7萬人。

陳惠欣表示,全體受僱員工人數去年5、6月受疫情影響減少後,7月以來連續六個月成長,總人數回升,但各行業有別,若去年12月和4月相比,製造業增加8,000人,住宿餐飲持平。

竹市勞工年薪 超越北市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2月17日首次發布各縣市企業僱用員工薪資統計,2020年各縣市企業僱用員工全年總薪資,科技業重鎮新竹市以97.2萬遙遙領先,狠甩「天龍國」台北市的86.3萬,排名第三的是新竹縣85.8萬。

新竹市高科技光環實在耀眼,此次調查新竹市不只員工年薪亮眼,年增2.5%,同樣居各縣市之冠。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指出,各縣市企業僱用員工平均薪資易受該地區產業結構發展影響,高薪產業密集度較高地區,平均薪資相對較高。以這次排名前三的新竹市、台北市、新竹縣為例,新竹縣市因高科技電子業聚集,又是竹科園區所在地,有「台灣矽谷」之稱;台北市因金融及保險業比重最高,加上企業總部群聚,使得薪資水準相對較高。

主計總處首次發布的各縣市企業僱用員工薪資統計,2020年全國20縣市企業僱用員工全年總薪資平均為68.5萬元,年增率1.1%。但,高於全國平均的也僅有前三名的新竹縣市和台北市,排名第四是桃園市的67.7萬、排名第五是苗栗縣的64萬,新北市跌出前五名,以63.7萬排名第六。

其餘全年總薪資高於60萬的縣市,還有基隆市、高雄市、台南市、雲林縣。

閱讀完整內容
經濟日報 20220218

本文摘錄自‎

實質薪資倒退 五年來首見

經濟日報

2022/第02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