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怎麼避免「德國危機」?快算能源可撐幾天、快抱團!

借鏡國際 當中國把經濟當成政治工具


文●吳中傑 攝影●程思迪 今天,從俄烏戰爭而起,一路延伸出的能源、通膨、經濟與政治等危機,其實不只是德國的世紀困局,更是台灣明天必須解決的課題。

八月初,中國大規模軍事演習,國際航班、貨輪改道,甚至停航。導彈更首次飛越台灣,打破不穿越海峽中線演習的慣例,並宣稱以後軍演將常態化。

未來,不論是更大規模的演習,或是真正戰事爆發,台灣最脆弱的一環,正是能源。


▲目前台灣幾乎每天都有載運著液態天然氣的船隻靠岸,但萬一戰事發生,海域封鎖,天然氣的供應將成為大問題。

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只有二.三%的能源可以自給,其餘的石油、煤、天然氣等都須仰賴進口。以目前安全存量天數最低的天然氣為例,僅有約十天,也就是說,當中國侵台,禁止所有天然氣運輸船靠岸,大約十天後,台灣也可能面臨跟歐洲一樣的「斷氣」危機。

「我們要趕快做極端的壓力測試,」長期關注能源議題的台灣環境規畫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表示,不論能源自給率或安全存量天數,要如何換算成台灣能源可以「撐幾天」,背後計算非常複雜,包含製造業要不要照常運轉?哪些設施供電、哪些停電?

但問題是,政府其實沒有針對過這些極端情境,做沙盤推演。他舉例,「歐盟這次,兩週內就提出能源因應方案,而且不是原則性的東西,是很細緻的談要怎麼做。這是因為他們本來就有盤點,才能做出這樣的規畫。」

先盤查、釐清漏洞,才知道問題能如何改善。至於中長期,最重要的,仍是得拉升再生能源占總能源供給比重,就如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所說,沒有任何軍事行動,可以封鎖風、水、太陽能等再生能源。

同時,從德國與俄羅斯的博弈當中,台灣更應該自問的是:我們在經濟上是否仍然過度依賴中國?

目前,中國與香港仍是台灣最重要的進出口國家與地區, 占出口比率超過三七%。但,從近年,一波又一波的禁銷農產品、各種針對台商的整頓,已經再再凸顯出,不能用過去的經驗,和今天的中國打交道,否則,隨時可能翻船。

「俄羅斯、中國都有一個特徵,他們非常擅長,而且樂於把經濟當成一種工具,做為落實政治、外交或其他戰略目標的手段。」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提醒。

而這次軍演,更是敲響一記警鐘,如同二○一四年俄羅斯侵略克里米亞,傳達出的象徵意義是:大局已變。

但,我們究竟該怎麼做呢?
葡萄牙外交政策舵手、該國前國務卿瑪薩艾斯(Bruno Maçães)認為,不論德國或台灣,目前最該做的,就是在國際政治與經貿上分散風險。「教訓很明顯,你必須多樣化、必須有替代方案,不能依賴單一合作夥伴。」

他說, 否則就可能像德國,目前除了俄羅斯外,未來,還得處理太倚賴中國市場,以及在國防安全上太仰賴美國的兩個潛藏危機。

可是,長年在外交上被中國打壓的台灣,如何成功向外抱團?

「其實大家都不是友誼的結合,是利益的結合。別人揪團為什麼要揪台灣?這利益可以來自我們的科技、生產製造、供應鏈角色,」李淳提醒,回歸根本,還是要厚實自身實力,強化我們既有在半導體等領域的不可取代性。「你的實力、定位、價值,會決定你能抱哪個團。」

沒有人希望九千多公里外,德國的困局真降臨在台灣身上。但唯有直視困境,做好準備,我們才可能真正的追尋自由。

軍演中啟程的採訪》當這一次,台灣成了主角⋯⋯


「你們從中國來的?⋯⋯噢,是台灣,我很抱歉。一切都還好嗎?看起來真的有點瘋狂。」法蘭克福機場租車櫃台服務人員一知道我們來自台灣後,隨即關心起中國軍事演習的情況。

在中國對台軍演的第3天,我們在中國軍機「伴飛」之下出發前往歐洲採訪。一路上,不論是櫃台人員、學者、銀行家,幾乎我們接觸過的每一個人,總會好奇的詢問台灣狀況,甚至,我們反而成為被採訪的對象。

出國採訪數十趟,從來沒有一次像這樣,台灣,成了人人關心的主角。

過去,我和許多人一樣,知道中共犯台不是小機率事件,但從小已因各種文攻武嚇而感到麻木,漸漸的,不把這當一回事。但在歐洲採訪十幾天後,深刻感受到,那些我們總隱隱知道可能發生、卻僥倖認為不可能的事件,確實會一夕成真。就像俄烏戰爭、就像德國如今的能源危機,並非毫無跡象,只是人們在真相面前,闔上了自己的眼睛。

我們不可能因為一場不知何時到來的戰事,而每天心懷恐懼的生活。但如同一位受訪者對我們說,他很清楚、也願意共同承擔對俄羅斯制裁的代價,「我敢肯定,最終,德國不會因為1、2千億歐元的損失,就放棄民主。」

我不禁想,那台灣呢?我們想好取捨和代價了嗎? (文●吳中傑)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2/9月 第1817期

本文摘錄自‎

台灣怎麼避免「德國危機」?快算能源可撐幾天、快抱團!

商業周刊

2022/9月 第18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