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經濟M型化大爆發

台灣喵星人增50%、毛孩高齡化


文/吳中傑 攝影/程思迪

寵物經濟在台灣已經不是新鮮事,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它正進入M型化跟高齡化的新紀元。

先看幾個寵物經濟在全球持續掀起熱潮的證明。

寵物經濟產值年複合成長率達8%
大摩:它將是零售業回報率最高業別

根據外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一份報告估計,到二○三○年為止,寵物經濟產值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八%,「會是所有零售業中,回報率最高的業別之一。」

這數字即使放到台灣,也優於過去五年零售業的成長率,僅遜於二○二二年零售業從疫情後恢復的大爆發。

而且,每位飼主也更捨得花錢在寵物身上。根據上述報告估計,二○三○年,美國寵物飼主平均每年在每隻寵物身上花費將近一千九百美元(約合新台幣六萬一千五百元),比二○二五年再增加四四%。

在台灣,寵物經濟的力量也持續推升。


▲4月,7-Eleven在台南永康開幕的旗艦型門市,特別加大寵物用品專區,搶攻毛孩商機。

一直以來,各方對台灣寵物經濟產值的估計不一,但普遍共識是,以寵物食品、用品等最核心相關產品的產值估計,約六百億元,但若加入寵物美容、殯葬等相關服務,可上看千億。

但從幾個最新數字來看,這產值恐怕需要再上修。

根據農業部五月底公布的最新統計,二○二三年登記的台灣家貓、犬數量總計超過二百七十九萬隻,比二一年的前一次調查大幅成長三三%。

其中很有趣的是,台灣「貓奴」數量急遽增加中。根據農業部同一份調查,二三年,全台灣家貓數量超過一百三十萬隻,比二一年增加了近五一%!

這也揭開台灣寵物經濟新紀元,也就是M型化的序幕。

中華民國寵物食品及用品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安庭解釋,從趨勢來看,台灣人養貓的數字,很可能在近兩年會超過狗。這對寵物經濟而言,是不可小覷的改變。

吳安庭分析,貓飼主在意的點,跟狗飼主不太一樣,選商品時更在意品質,價格反而不是第一考量,主要是因為貓的個性差異很大,對商品的好惡很明顯,對飼主而言,能滿足需求才是第一考量,「簡單講就是貓很挑,有些食物,牠就是一口也不吃。」當貓的數量越多,會讓寵物食品與用品的價格跟利潤再往上跳。

而且,M型化,並不是只因為養貓的人增加,更是因為寵物之於台灣人的定位,已經逐漸從奢侈品,變成必需品。

長期研究寵物經濟的台灣經濟研究院第七所副所長余祁暐觀察,毛小孩正逐漸取代人類小孩,成為許多單身者或頂客族的寄託,當寵物變成某種程度的必需品,剛入門養寵物的年輕人,通常經濟還未有餘裕,消費的都是入門級產品,但只要養了寵物幾年,或養第二隻、第三隻寵物的人,多半會越來越「寵」毛小孩,消費持續往上挪移。「寵物經濟的M型化,並不是中間陷落,而是低階跟高階變多,」他解釋。


▲隨著人們越來越把寵物當家庭成員,如寵物美容這樣高附加價值的非必須性服務,將會越來越多。郭涵羚攝

飼主願付價格提高,擬人服務出籠
保母、安親班開張,老毛孩還有長照

M型化,不只提高寵物用品的單價,也會延伸出更多細膩的服務。吳安庭舉例,像是寵物的到府照顧跟保母服務,就是還沒規模化與納管,但實際上已經蓬勃成長的一個業態,坊間也已經有寵物安親班、日間托育等服務。

而且M型化、精緻化,其實也和寵物經濟的另一趨勢:寵物高齡化,相輔相成。

台灣雖沒有本土正式的寵物壽命統計,但從日本的趨勢(見第四十五頁表)可以看見,隨著更充足的營養以及人類越細膩的照顧,貓狗的平均壽命正持續增加。

商周這次採訪超過八位獸醫師與寵物產業業者也都認為,目前台灣貓狗如果沒有特殊病痛,活到十八、九歲其實很常見。

高齡化,就會讓寵物產業跟人類類似,有許多保健食品、醫療服務、甚至是長照等需求。

大樹藥局副總經理,同時也是大樹寵物董事長盧山峰觀察,例如近年,動物醫院也開始強調次專科,動物健檢也逐漸普遍,就是很明顯的例證,「以前動物醫院只有內科、外科,現在分工越來越細,有骨科、腎臟科、皮膚科等。」

而且,廣義的大健康範疇,現在連寵物的洗沐用品,甚至是寵物喝的水,也都出現不少強調健康機能的商品,「像是有的瓶裝水,會強調喝這個水寵物比較不會口臭,排泄物也比較沒味道,」盧山峰表示。這也是為什麼大樹藥局要切進寵物通路的原因,看重的就是隨著寵物高齡化與精緻化照顧,會延伸出非常多商機,他們會讓門市結合獸醫師駐點,提供差異化服務。

余祁暐認為,這些寵物經濟的發展趨勢,其實根本原因都是因為人類幾乎已經把寵物視為家庭成員,看作是「人」,因此不是只讓貓狗物質好,而是全方位的照顧,連心理健康都著重。「像是安親,因為很多養寵物的人,可能三、四十歲,正衝刺事業,但又跟寵物有很深的感情,常常不在家,因此有安親需求。」

雖然寵物經濟在台灣已經被熱烈討論五、六年,但對照歐美、日本的產業發展成熟度,台灣其實仍在起跑階段。隨著越來越多原本做人類生意的業者,也跳進這市場,一場新的賽局才正要揭幕。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4/6月 第1909期

本文摘錄自‎

寵物經濟M型化大爆發

商業周刊

2024/6月 第19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