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財務決策的心理密碼

我們可以透過思考自己對金錢的看法,來理解早期經驗對深層金錢信念的影響,當自己出現負面或不實際的金錢觀念時,嘗試透過自我對話,挑戰並重塑這些信念。

撰文/掌薇


▲圖片/Pexels

情緒、信念和習慣影響財務決策方式


理財不僅是數字和策略建構的方程式,從消費、儲蓄到投資,都深刻受到心理狀態和習慣的影響。心理學家已經證明,我們的情緒、信念和習慣對於如何處理財務問題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情緒,尤其是恐慌和貪婪,經常並重大影響財務決策。恐慌時人們可能會做出短視的決策,比如在股市下跌時急於賣出,從而錯過後期的反彈。相反,過度自信或貪婪可能導致過度冒險的投資行為,增加重大損失的風險。

意識到情緒的影響後,可以嘗試在進行財務決策時,做一些情緒管理。例如書寫情緒日記,記錄做決策時的情緒,幫助識別模式和觸發點。決策時,也可以透過深呼吸、短暫休息或與他人討論等方式讓自己冷靜下來,以減少情緒對決策的影響。

除了情緒,信念也對財務行為產生重大影響。例如,某些人可能擁有「貧窮心態」認為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擺脫財務困境,這種信念會阻礙他們尋求改變現狀的機會。相反,擁有「富人心態」的人相信能夠通過智慧和努力創造財富,這種積極的信念有助於他們實現財務目標。

最後,良好的理財習慣,如定期自動轉賬到儲蓄或投資賬戶這種「設置並忘記」的方法,可以克服立即消費的誘惑,並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財富。同樣,定期查看和調整個人預算可以更好地控制支出,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記錄日常支出的習慣,則可以增強我們對於自己消費模式的認識,更好的幫助我們辨識出不需要的消費與不良習慣。舉例來說,我的一位諮商個案在生了孩子後,每個月的家庭支出暴增,但在她嘗試記錄每筆花費後,赫然發現忙碌的生活讓她與先生開始習慣點外賣,雖然每次幾百元的金額不算大數字,但累積下來的費用每個月居然高達10 萬元,相當可觀!

當我們能夠辨識出這些影響財務的不良習慣後,便可以逐步以新習慣取代。

早期經驗影響金錢信念


金錢信念不僅影響我們對金錢的態度,還影響消費行為、儲蓄習慣和投資選擇。這些信念往往根植於成長環境和早期經驗。例如,在經濟拮据的家庭中長大的人可能會將金錢當成安全感的來源,而逐漸發展出一種節約至上的心態;而在富裕家庭中長大的人可能更加注重投資和資產增值。另一方面,金錢在某些人心中,或許與「成功」、「自尊」等感受緊密相連。

我們可以透過思考自己對金錢的看法,來理解早期經驗對深層金錢信念的影響,當自己出現負面或不實際的金錢觀念時,可以嘗試透過自我對話,挑戰並重塑這些信念。例如我的一位個案,喜歡追求各種名牌,每個月為了採買名牌服飾讓他的財務狀況嚴重透支。在經過諮商討論後,我瞭解了在他童年時期,父親經商失敗,一家人很長時間必須借住在不同的親友家,有段時間甚至流落街頭露宿公園,這樣的成長背景讓他一直擔心自己因為貧窮被人看不起,而一身的名牌則像一個防護罩,讓他感覺到自己的尊嚴。

有助理財的心理技巧


1、設定具體目標

無論是短期目標,如儲蓄足夠的資金去旅遊,還是長期目標,如退休規劃或資產累積,明確的目標有助於我們保持動力和方向。目標設定時,建議我們可以「明確」、「具體」、「可量化」的方式進行,並且可以嘗試將大目標分解為許多小步驟,在達成每個小目標時,適當的慶祝回饋自己。例如「我要存夠結婚基金」就是很模糊的概念,若可以修正為:「我希望能在30 歲之前,存到200 萬。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每個月的薪水我要將30% 存定存、30% 投資基金、20% 保險、10% 生活費,剩下的10% 則存為旅遊基金,每半年安排一次旅行犒賞自己。」

2、改變習慣,改善財務

改變不良的理財習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意識到我們當前的行為模式,並且有意識地採取行動來建立新的、更有益的習慣。例如,改變衝動購物的習慣,可以通過設立購物預算、避免頻繁逛商場或在線購物網站,以及練習「延遲滿足」的技巧來改變這種行為。這些小變化累積起來,最終可以顯著的改善財務。

3、自我意識提升

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識別自己的強項和弱點,並理解自己在面對金錢問題時的心理反應,有助於更好地控制和改善理財行為。自我反思的問題如:我對金錢的感受是什麼?我在金錢問題上最大的恐懼是什麼?我在理財上的強項和弱點是什麼?通過回答這些問題,更好地理解自己,並採取有效的策略來改善財務狀況。甚至可以進一步與家人朋友討論這些問題,除了了解他們的看法、獲取不同視角外,也能辨識出自我盲點。

4、創建支持性的環境

創建一個支持良好理財習慣的環境,包括與具有健康財務習慣的人交往、減少誘惑,並設立提醒和激勵機制,幫助我們保持正軌。在物理環境部分,可以嘗試在家中或辦公室創造專屬理財空間;社交環境部分則可以加入理財社群,或與志同道合的朋友討論財務目標,以提供支持和鼓勵。同時,使用財務管理應用程式或設置定期提醒,幫助我們追蹤進度並保持責任感。

5、尋求專業幫助

專業人士可以提供客觀的建議,幫助我們制定合理的財務計劃,並提供心理支持來克服心理障礙。例如,如果一個人在投資時經常受到恐慌或貪婪的影響,財務顧問能協助他們制定一個基於風險承受能力和長期目標的投資策略。同時,心理學專家可以幫助他們理解和管理這些情緒。

6、持續的自我教育

理財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除了基本的財務知識,如預算管理、投資原則和稅務規劃,了解基本的投資原則,如分散投資和長期持有策略,可以幫助投資者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同時,關注經濟新聞和市場趨勢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場環境,並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圖片/Pexels

財務決策心理練習題:


1. 自我反思:你的金錢觀念是什麼?這些觀念如何影響你的財務決策?

2. 情緒日記:記錄一周內與金錢相關的所有決策,並反思情緒如何影響這些決策。

3. 目標設定練習:設定一個短期和一個長期的財務目標,並制定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計劃。

認識自己,除了能讓我們更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更可以透過理財,建構富足的人生,這是一個持續學習和成長的過程,更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
閱讀完整內容
張老師月刊2024/3月 第555期

本文摘錄自‎

影響財務決策的心理密碼

張老師月刊

2024/3月 第5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