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危險貿易戰全解讀【封面故事-今周刊】

川普用一條法規,惹毛全世界

3 月1 日,川普宣布將對美國進口的鋼鋁,不分國家及地區,分別課徵25%及10%重稅,此令一出全球譁然,中國、歐盟等紛紛揚言報復,接下來,隨「301 條款」調查公布,中美火拚態勢恐更加猛烈。一場全球貿易惡戰,或將揭開序幕……。
「這是一個結束的開始…,」馬丁.沃夫(Martin Wolf)這麼說。他是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全球最具知名度的經濟評論員,針對局勢發表議論是他的日常工作。但在以往,沃夫先生很少會對單一政策,做出這種「改朝換代」式的決絕定論。

美國時間三月一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不分國家地區,對進口鋼、鋁產品分別徵收二五%和一○%重稅,且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當天深夜,也就是三月二日凌晨兩點,川普又在推特上發文表示:「貿易戰爭是好事……,(美國)可以輕易取勝。」

儘管有幾天時間可以斟酌用辭,但沃夫在三月六日落筆評論時,仍對川普政策寫下一句句沒有模糊空間的宣判,「川普是保護主義者,這不是形容詞,他真的就是。」至於所謂「結束的開始」,沃夫指的是「由美國所創造的全球多邊貿易秩序,即將開始走向終結!」

也就是,一場由美國發起的世界貿易戰火,或將因此點燃。

三月八日,川普正式簽署對鋼鋁進口產品全球徵稅的行政命令,這道命令在十五天後的三月二十三日正式生效。就在川普簽署命令的前一天,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已公開回應:「中方必將做出『正當和必要的反應』!」

來自美國各方盟友的火氣來得更早更猛,「我們不會坐以待斃,勢必會採取堅定果斷的措施捍衛歐盟自身利益!」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在三月一日就撂下狠話,他對川普不顧幾十年來歐美同盟關係、趕盡殺絕的關稅政策極感憤怒,並建議對歐洲熱賣的美國貨採取報復性關稅。此外,加拿大、韓國等美國老友,也先後用罕見的強硬態度回嗆川普。

三月十三日,貿易戰的硝煙味更加令人窒息。消息傳出,川普對於去年八月啟動的「三○一條款」調查初步報告大感不滿,因為報告中建議對中國設法徵收每年三百億美元關稅,而川普認為,這個數字應該要到六百億美元才合理。

當世界市場美國用空前力度槓上世界工廠中國,貼合著沃夫的預言,一種扭轉全球貿易結構、改朝換代式的變革,似是山雨欲來。

綜觀川普上任至今,儘管對外「嘴炮」猛烈,惟在政策上卻常變換立場,讓市場對其政策宣示的可行性若非一笑置之,要不就是打上大大問號。那麼,為何這次從各國政府、專業投資機構,乃至於向來少說重話的經濟學者,都擺出一副嚴陣以待的姿態,不敢大意?

爆點一》徵稅從中國或單一國家擴及全球

第一個原因,來自於川普這次發動貿易戰的起手式──無差別的全面開徵關稅。「以往是針對特定國家,這次是全面徵稅,這是最大的不同。」台經院產經資料庫分析師郭明洲表示。

翻開歷史,從一九八三年至今的三十五年,美國對他國課徵關稅的紀錄至少三十次,例如一九八六年雷根時期對日本電腦、電視等徵收一○○%進口關稅,或是二○一二年歐巴馬執政時提高對中國太陽能板進口關稅等。當中,無論要保護的產業為何,目標多指向特定國家或地區,但這次,只要你有出口鋼鋁到美國,不管有沒有傾銷、是不是盟友,都將挨打。

而在歷史紀錄中,美國難得一次發動「無差別關稅攻擊」的結果,就是引發全球災難。

○二年三月,美國對中國、法國、韓國、日本、澳洲等二十八個國家和地區啟動《貿易法》二○一條,對大部分進口鋼材徵收八%至三○%的進口關稅,同時對十四種鋼鐵產品實行進口限額。這是過去三十五年美國發動無差別攻擊的唯一前例。

當年, 被惹惱的歐盟及日、中、韓等國,紛紛向WTO提起訴訟,一場關於貿易的世界大戰幾乎一觸即發,緊繃氛圍下,全球金融市場遭到猛烈拋售,關稅實行的一年間,標普五百大跌二○%,美元大跌十一%,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亦大跌約十五個百分點。隔年十一月,WTO裁決美國敗訴,當時的小布希政府拒絕接受裁決結果,最終,是在歐盟威脅關稅報復以及美國國內鋼鐵業的壓力下,小布希才將這樁政策提前終止。

沃夫解釋「無差別開戰」特別容易引發野火燎原的路徑,他表示,因為「無差別」,必然就有許多國家遭受無妄之災,這些國家極可能在WTO啟動所謂的「保障措施保護(safeguard protection)」,也就是可以主張「為了自己利益,不履行WTO會員國的義務」,此例一開,「保護主義的氣焰就會開始向外擴散。」

關於鋼、鋁開徵關稅的政策,雖然川普開放各國可以「申請緩衝」,希望藉此達到談判目的,但至今僅有加拿大、墨西哥及澳洲獲得暫時豁免,被惹毛的歐盟則仍態度強硬。三月十一日,歐、日、美三方會談破局,歐盟已警告將採取報復措施,隔了十六年的美歐大戰,正往再次引爆的路上前進。

川普上任至今,因其多變的政策主張,被外界譏諷為「史上最難以預測的美國總統」。確實,根據美國媒體NBC公布的統計顯示,川普執政百日,在僅十三個政策問題上就換過三十二種立場。

然而,如果爬梳川普過去的種種發言,他對「貿易」這件事的立場卻是三十年如一日──川普始終認為,美國總是在國際貿易上被他國占便宜,而一旦被占了便宜,美國就必須討回公道。

例如一九八○年代日本經濟高速成長,當年正在卯足全力開發豪宅的川普,就大力抨擊「日本人偷走美國的工作,摧毀了美國的中產階級」;九九年時,他再就貿易議題發難,稱全世界都在剝削美國,其中日本因為對其汽車出口產品的補貼,對美國的剝削更嚴重。
爆點二》祭《貿易擴張法》逆差升格成國安問題

上任後,川普為堅定施行其「不能被占便宜」的理念,更將美國與他國多年的貿易逆差狀況升格為國安問題。去年四月,川普指示美國商務部針對外國進口產品是否危及美國鋼鋁業進行調查。這是極為聰明的一招,因為只要被調查報告認定為「國安問題」,川普就可以拿出最具破壞力的武器,《一九六二年貿易擴張法》(Trade Expansion Act of1962)第二三二條。

根據美國《憲法》規定,只有國會才有權力徵收關稅,除非國家陷入緊急狀態或戰爭時,則可援引如一九七七年《國家危機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of 1977), 及一九一七年制定的《 通敵法案》(Trading With the Enemy Act of 1917),讓美國總統在不需經過國會批准下亦能課徵關稅。

然而,當中還有一個無須經過國會批准、且在承平時期就可啟用的例外,那就是《貿易擴張法》。據該法第二三二條,若認定外國進口產品有威脅或損害國家安全時,美國政府可逕行採取課徵附加稅、進口配額或禁止進口等措施。換句話說,只要認定危及國安,這是一個讓美國總統可以不經監督、不受限制展開貿易制裁的終極武器。
權力之大、火力之猛,因此必須小心使用,《貿易擴張法》二三二條從一九六二年實施至今五十六年,僅用過二十六次,多集中於七○至八○年代,九五年美國進入WTO後的近二十年,該條僅動用過兩次,最近一次使用為○一年,且沒有一件是以懲罰性關稅告終。

透過綿密布局,川普順利將這部塵封十六年的「貿易戰終極武器」給搬了出來,並在美國商務部最終提出的三種解決方案中,選擇課徵統一的全球關稅,而非僅對部分國家課稅或實施配額限制。事實上,此前即有一○七位共和黨眾議員致信川普,對鋼鋁徵稅表達憂慮,呼籲不該全面性課稅,但川普不為所動,於法,也不必理會。

「既然動用二三二條,可以推論,這只是他的第一波攻勢。」前駐WTO代表賴幸媛分析,WTO的母法「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當中有一條「國安例外條例」,也就是,只要你能合理打出「國安大旗」,WTO就不能阻止你升高貿易壁壘,「這個法條過去幾乎沒人用過。」她認為,川普既已絞盡腦汁的化解國際法規阻力,應該就不會只是打個小規模的游擊戰就作罷。

同時,川普亦在去年八月即依據《貿易法》,再度啟動時隔七年的「三○一條款」,針對中國知識產權政策是否涉及對美的不公平貿易展開調查,報告預料將在近期內公布。而藏在這一招式裡的某個細節,也被認為是川普機關算盡的表現。

「川普所指示的調查中,對於智慧財產權的定義範圍,跟WTO的定義不太一樣喔!」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研究員顏慧欣拆解其中巧門,她表示,美國這次「三○一條款」調查中,是指明要查「美國企業到中國投資造成技術移轉」的威脅,「而『技術移轉』,並沒有在WTO的規範之內。」

也就是,川普屆時若引用這次調查祭出三○一條款制裁中國,WTO恐怕也難有置喙空間。
爆點三》反川普勢力不再對中鷹派全面抬頭

一連串的精心安排,一方面說明川普這次掀起貿易大戰的後勁不容輕忽,另一方面,卻也埋下對全球貿易秩序造成更大傷害的隱憂。沃夫就表示,鋼品占美國進口總額不到一%,以這樣的占比數字,如果美國還能用「國家安全」的旗號在WTO裡橫行無阻,那麼,全世界每個國家恐怕都會起而效尤,貿易秩序也就蕩然無存。

川普的綿密安排不只是在法規層面,還包括「 人」。「 白宮最後的絕地武士倒下了!」在得知川普的首席經濟顧問柯恩(Gary Cohn)於三月初離任後,花旗合夥人弗雷澤・金(Fraser King)感嘆說到。

曾任高盛首席營運長的柯恩,是川普政府去年稅改的最大功臣。然而,一向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他,在得知川普欲對進口鋼鋁課徵關稅時曾多次表達異見,惟最終建議未果,決定請辭。

接手柯恩的, 是CNBC經濟評論員、曾擔任華爾街投資銀行貝爾史登(Bear Stearns)首席經濟學家的庫德洛(Larry Kudlow)。七十歲的庫德洛是共和黨員,信奉雷根的小政府及減稅,八○年代擔任過雷根的經濟顧問,亦曾在川普競選總統時擔任非正式顧問,算是川普的密友之一。

儘管庫德洛接任時表示他不喜歡全面性關稅,亦表達自己支持自由貿易,然而在談到中國時,他卻與川普的立場基本一致,「美國必須讓中國知道他們在四處破壞規則!」他說。美國媒體有此解讀:任用庫德洛當首席顧問後,川普會問他怎麼繼續打中國,但不會問他對全球貿易的意見。

說到全球貿易,影響川普最重大的兩號人物,終究還是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以及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

現任白宮貿易顧問的納瓦羅,是不折不扣的對中貿易鷹派,其《致命中國》一書大力提倡中國對美國的貿易威脅,亦間接構成了川普「美國優先」政策的理論基礎。

至於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則是納瓦羅的好麻吉,律師出身的他,深信貿易世界是黑白分明的二元關係──別的國家占了美國便宜,美國的利益就必然受損。萊特希澤過去不僅成功主導了二十多個美國與他國雙邊貿易協定,也曾多次在國會上建議美國應該挑戰WTO的規則底線,以維護美國自身利益。
聚焦「三○一」後勢歐盟、中國首當其衝 就怕愈演愈烈

而預計即將在近期公布、由萊特希澤所主導的對中「三○一調查」,即是被許多重量級外資認為未來美中貿易戰是否會進一步惡化的一大觀察重點。知名投行高盛於近日報告中即指出,隨著三○一結果的公布,可能會導致美中之間的進一步衝突,「屆時恐將危及美國企業在中國的銷售和供應鏈!」

瑞銀(UBS)則分析,目前看來美國僅會對一小部分特定的中國出口產品徵收關稅,惟具體政策(如品項及稅率等)仍須隨著三○一結果的明朗化才能得到確認。「擴大徵收範圍的可能性依舊不可忽視!」

三○一調查結果之所以受到高度關注,其一原因在於川普上任後即不斷宣示要改善美中貿易逆差,然而逆差近期甚至進一步惡化,其中商品貿易逆差在去年甚至創下近三年的最大增幅,今年一月對中貿易逆差亦創下一五年九月以來新高。

雖然有分析指出,貿易逆差擴大是美國景氣回溫擴大進口需求的「自然現象」,但這個自然現象畢竟與川普上任至今的政策宣示全然違背,川普的「鷹派四人組」,在貿易政策上也更不會有妥協空間。

短期來看,川普「貿易戰起手式」的實際衝撞並不算大。美國前三大鋼鋁進口國當中,除了歐盟,排名第一與第三的加拿大、墨西哥都已拿到臨時豁免。至於死敵中國,去年出口至美國的鋼材量,僅占鋼材出口總量的一・六%;鋁材部分,去年對美出口量亦僅相當於全國產量的一・二%,「實質性影響有限。」中國中信證券策略團隊指出。

對台灣來說,儘管鋼材輸美僅占總出口值的一・二%,而鋁的占比又低於鋼,但對相關業者來說仍屬一記「悶棍」。對此,我方已派出以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為首的談判團隊赴美磋商。「我們會極力爭取鋼鋁的豁免權,預計鋼鋁的上中下游供應鏈都會納入談判範疇。」 經濟部國貿局副局長徐大衛表示。此外,如果後勢發展如悲觀預期地演變為貿易大戰,那麼,全球經濟重創之外,台灣更已被投資機構點名,恐將身處風暴核心。

不排除再陷金融危機恐引發通膨惡化、掀美債拋售潮

根據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如果全球爆發「平均關稅增加一○%」等級的貿易戰,則大多數國家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將會減少一%至四・五%。除了經濟層面,金融市場也可能在短期之內受到直接影響。

「貿易大戰可能引發通膨惡化,對全世界金融資產都將帶來影響。」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受訪時表示,屆時,美國聯準會可能以加速升息來對抗通膨,「所有的資產價格都將受到衝擊,甚至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尤其美國債券市場,除了面對升息加速的壓力,還得擔心中、日兩國以拋售美債作為報復手段的賣壓。美國知名金融部落格Zero Hedge分析,中國若要報復,「只要讓美債殖利率重演今年二月時的急升戲碼,就足以對川普政府構成壓力。」

回到經濟層面,報復戰一旦全面開打,台灣的處境更加險峻。根據WTO一六年數據,台灣的全球價值鏈參與程度高達六七・六%,對中國的中間財出口占台灣GDP比重亦達到十一・四%,雙雙位居主要國家第一。「這些與中國貿易密切的國家,將是貿易戰下的第一批間接受難者!」美銀美林(BAML)資產策略分析師豪納(David Hauner)強調。

就看短期內即將公布的三○一調查,消息傳出,結果可能拉高中國資通訊產品關稅,若此,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的眾家資通訊相關台廠就將受到間接衝擊了。中經院副執行長李淳分析,若是針對「中國特定品牌」課稅,對台商影響較小,「但另一種方式是對品項課稅,這對台商就會造成較大衝擊!」

對台灣更深遠的影響,還是在於這次川普徹底挑戰世界貿易秩序的後座力。「WTO一定會被嚴重破壞,川普從來都是不管後果的。」中國知名經濟學家謝國忠表示。

李淳也指出,「 其實『三○一條款』根本就不符合現行WTO規定。」屆時調查結果出來,川普如果真的要對中國訴諸提高關稅,中國仍可試著提起訴訟,「但美國早就不斷重申, 只要WTO的要求不合理,它根本就不會履行!」經過這樣一趟折騰,這個在過去扮演國際貿易秩序維護者的角色,只會喪失更多的話語權。

曾在雷根政府時期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的布羅克(Bill Brock),在去年底就對川普政府高分貝警告:「我們非常需要WTO,否則各國很容易就陷入一報還一報的狀態,那樣的混亂將是一場災難!」其實,台灣比其他國家更需提高警覺,尤其,WTO底下的「資訊科技協定(ITA)」,是台灣在亟缺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的前提下,資通訊產品仍能享有公平貿易待遇的一道護身符。

歐盟會不會反制?中國會不會報復?WTO能不能治住川普?川普會不會更加肆意開戰?種種問題,攸關著全球經濟結構與台灣未來。依照目前進程,接下來首先必須觀察歐盟與美國的談判、三○一條款的調查結果,以及中國反應。

此外,賴幸媛認為川普最近的大動作,基本目的是為十一月的美國期中選舉布局;以此來看,選情變化或許也是川普暴衝指數的另一指標。

但如果回到馬丁‧沃夫的評論,即使只看川普掀起貿易大戰的第一步,當他以輕率的理由掀起貿易戰端,所引發的蝴蝶效應恐怕都是難以避免了。「脆弱的全球貿易將再被撕裂︙︙。幹得好啊,川普!」他用這句嘲諷,提醒世人嚴肅面對未來變局。

川普鋼鋁關稅政策所衍生的後續效應,或讓數十年未見的全球貿易戰再度降臨。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1109期

本文摘錄自‎

超危險貿易戰全解讀

今周刊

2018/3月第11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