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政府通膨率錯估之謎

CPI失真〉體感通膨遠超2%、房租漲幅計算相差12倍


一般認為代表通膨指數的CPI,可能反映不了真實通膨情形?房租指數可能被嚴重低估、核心民生用品漲更凶,一探CPI失真之謎。

撰文/黃浚瑋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通膨最直接的觀察指標,也是各國央行決定貨幣政策的重要參考數據之一。美國聯準會之所以在今年不斷推遲降息腳步的一大原因,就是美國上半年的CPI年增率始終維持在三%以上,使得主席鮑爾一路按兵不動,直到九月才啟動降息循環。

台灣央行也不例外,在今年九月最新一次的理監事會議新聞稿中提到:「考量本年以來國內通膨緩步回降趨勢,明年可望降至二%以下,本行理事會認為本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將有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可見央行對於目前通膨的控制,顯然滿意。

但這個最重要的CPI數字,真的能和通膨程度畫上等號嗎?換個問題,現在台灣漲得最凶的商品是什麼?大部分人第一時間的答案恐怕都是「房價」。據內政部編製的全國住宅房價指數,自二○二○年第四季央行祭出第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打擊炒房開始,至今年第二季,指數已從一○八.一七點攀升至一四六.四八點,漲幅超過三五%。


▲台灣居住成本不斷提升,但主計總處統計的房租類CPI卻被質疑有低估之嫌,可能連帶影響整體CPI失真。攝影·蕭芃凱

買房估吃掉終生薪資六到七成

房價漲勢凶猛已非新聞,一般受薪階級要買房,恐怕真得勒緊褲帶。簡單估算,一位碩士畢業即考上高考的公務員,若是工作順利、一路平步青雲,就銓敘部公布的敘薪標準來看,工作三十年的「一生收入」將會接近四千萬元,以近年房市熱點新北市林口區為例,近一年新成屋成交總價落在二四○○萬元左右,可以看出民眾至少必須付出「終生」薪資的六到七成以上,才能勉強在雙北市郊買到合宜的房子。

不過,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說明,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共同編撰的CPI編製手冊規範中,房價漲跌並不會包含在CPI之中。主計總處提到,「住宅為固定資產,購屋支出(房價)非CPI衡量範圍。」其實在CPI的分類中,也有和房價高度相關的項目,也就是房租類支出。

然而,台灣的CPI房租類指數,一直以來都有被低估的嫌疑。二二年台大經濟研究所畢業生李祖福發表碩士論文《使用民間大數據租屋資料估算消費者物價指數》中,可以看到一些令人吃驚的數據。

根據主計總處說明,房租類CPI的數據基礎,主要是由測量全台約一千三百戶固定的私有住宅樣本決定。而這篇由央行前副總裁陳南光共同指導的論文中,李祖福使用了○八到二一年房屋租賃網「五九一租屋網」的資料,計算出房租指數的變化,他提到:「二一年第四季信義房價指數年成長率是十四.九%,本研究CPI房租類年成長率是十二%,主計總處CPI房租類年成長率則為○.九八%。」

論文計算出的房租類CPI與主計總處的CPI年成長率,竟有超過十二倍的懸殊差距,可能導致台灣的通膨被嚴重低估,這項發現在去年一度成為學界討論話題。而主計總處副主計長蔡鴻坤去年在面對媒體相關提問時,僅表示「一點也不訝異」,並且還說出「所以我們是建議他,重新算一下啦!」

不過,不僅是學術界注意到這問題,早在二○年,時任立委邱顯智已經就此議題,質詢過當時的主計長朱澤民。邱顯智發現,主計總處每月公布的租金指數,也是有嚴重低估的嫌疑。


租金指數 連主計長都答錯

邱顯智表示,若以家庭收支調查的數據顯示,台灣的房屋租金水準漲幅從一九八一年來看,四十年來已經漲了超過三○○%,而主計總處統計的租金指數,則是僅成長了七一%。當時,邱顯智將兩個數據做成圖表,問朱澤民哪一條才是台灣的租金指數?朱澤民居然想都不想就答錯,可見連主計長的親身感受都與自己單位的調查甚有差距。

除了房租類CPI指數可能被低估,民眾房租支出在CPI中的占比是否過少?也是值得探討的議題。邱顯智發現,台灣自一六年起將房租類支出占整體CPI的權重,從十八%下調至十四%,但一般民眾的每個月房租負擔是否真的只占到總支出的不到六分之一?相信有許多租屋族不會同意。

事實上,依據內政部的全國行政區租金統計,在不少年輕上班族選擇租屋落腳的新北市永和區,二四年第一季該區獨立套房的租金中間值約為一萬兩千元,而去年底國人每個月的經常性薪資為四五一九七元,以此計算,為了在永和區租一間小套房,約須花掉每個月薪水的二六.五%,明顯高於CPI編製規則中的十四%權重比率。

在各方對於房租類CPI檢討聲浪不斷下,主計總處也提出「有關我國CPI房租之編製及各界常見問題說明」,不過就連主計總處自己也同意,「若欲觀察民眾房租『實際支出』變動,家庭收支調查比CPI房租指數更合適。」顯現出目前房租類CPI, 能否真實反映房租上漲的幅度,政府調查單位自己都沒有信心。

除了CPI指數的計算可能本身就有疑慮,民眾實際感受到的通膨痛苦程度,可能也跟央行認為的「通膨受到控制」有一段落差。有幾項數據可以明顯看出為何感受如此不同。


▲主計總處資料顯示,「每月至少購買一次」的物價指數明顯高過CPI,是民眾感受通膨更嚴重的原因之一。攝影·唐紹航

民眾遭通膨凌遲之苦 遠超統計數字

首先是「每月至少購買一次」的物價指數。這項數據名字雖然冗長,但其實相當直觀,是由統計單位從民眾購買的項目中分類,將消費品以購買的頻率分為「每月至少購買一次」、「每季至少購買一次」以及「每季購買不到一次」等項目。而每月至少購買一次的內涵,正是那些民眾最常購買、最有感的商品物價。

數據發現,每月至少購買一次物價指數,比起總計的CPI,有一定程度的差距。據統計,在二一年以前,每月至少購買一次物價指數與CPI大致尚能亦步亦趨,兩者高低互見;但自二一年八月以後,前者則常態性高於後者,今年九月數據顯示,每月至少購買一次物價指數,比起CPI多出超過五個百分點,凸顯民眾遭到通膨凌遲的痛苦程度,早已遠超通膨率的數字。

此外,從主計總處的資料也發現,所得最低二○%的家庭,比起所得前二○%家庭,對於物價指數的感受更為痛苦;而高齡族群感受到的物價指數也比其他族群來得顯著。

從這些數據可以發現,關於「台灣的CPI能否反映真實通膨情形」這個大哉問,確實仍存疑慮。在央行高度仰賴CPI作為利率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下,近來不少學者急切建議央行本身也應規畫「通膨預期調查」;至於負責編製CPI的主計總處,當然也該「重新算一下啦!」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2024/11月 第1454期

本文摘錄自‎

拆解政府通膨率錯估之謎

今周刊

2024/11月 第1454期